『古方新解』《新方八阵·补阵》用药思想初探

  □ 张云龙 丁晓 高金金 任丽丽 白允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张景岳是明末著名医家,代表作《景岳全书》是其毕生学术成就及临证经验的结晶,对后世影响深远。书中第五十一卷《新方八阵》更是其学术思想在组方用药方面的集中体现。《新方八阵》共载方186首,均系景岳新创。每方均详明药物、用法、主治,部分新方后附有基本辨证加减用药及精辟议论。景岳为温补宗师,在治疗虚损病证方面经验颇丰,今在其阴阳精气思想的指导下对《新方八阵·补阵》的用药特色做以下分析。

  药贵精专  切忌杂芜

  景岳诊治疾病力求“精一”,在《传忠录·论治篇》开头便提出“凡看病施治,贵乎精一”的观点。他认为“天下之病,变态虽多,其本则一”,“是凡诊病者,必须先探病本,而后用药。”在求得病本的基础上“凡施治之要,必须精一不杂,斯为至善”。因此景岳用药时大力提倡药精力专,其自创新方补阵药力皆纯厚精专,如左归丸、左归饮、右归丸、右归饮,均由古方六味地黄丸、八味丸,去掉茯苓、泽泻、丹皮,增加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等,而成纯补无泻之方。景岳自释为“今之人欲用之补阴,而必兼以渗利,则焉知补阴不利水,利水不补阴,而补阴之法不宜渗。”体现了景岳“与其制补以消,孰若少用纯补”及“若用治不精,则补不可以治虚,攻不可以祛邪”的用药思想。

  其次,景岳还力倡处方用药药味宜精,药杂味多则药力分散不专,故量大味少是景岳处方用药的一大特色。新方八阵补阵29首方子中,药味超过10味的仅1首,约占总方的3.5%;用药数以5~8味居多,共23方,约占79%。平均每方用药约6.5味。正如景岳所云“既得其要,用一味二味便可拔之,既或深固,则五六七八味亦已多矣,然虽用至七八味,亦不过帮助之,引导之,而其意则一也,方为高手。”另外,景岳在其所创新方补阵中,用药药量一般为数钱或数两,少有几分者。景岳曾云:“但用一味为君,二三味为佐使,大剂进之,多多益善……性缓者可用至数两,性急者可用至数钱,若三五七分之说,亦不过点名具数,儿戏而已。”体现了景岳“治病用药,本贵精专,尤宜勇敢”的思想。由此可见,景岳用药,确如其言“贵乎精一”。

  长于温补  重视精血

  “补方之制,补其虚也”。景岳针对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提出“阳非有余,阴亦不足”之说。基于此,对于虚证的治疗景岳用甘温阴柔之品以补其虚。景岳用补,以形体为主,重视精血。景岳在《治形论》中讲到“内形伤则神气为之消靡,外形伤则肢体为之偏废,甚至肌肉尽脱,其形可知。其形既败,其命可知”可见形之重要,“而形以阴言,惟精血二字足以尽之。”故景岳提出“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此实医家之大门路也”。观补阵,景岳常用补益精血的药物为熟地、当归、枸杞等,而以熟地黄为首选。景岳云“形体之本在精血,熟地至静之性,以至甘至厚之味,实精血形成中第一纯厚之药”。新方八阵补阵29方中,用熟地者达22方,约占76%。

  景岳用补的另一特色是补必兼温。景岳云“虚实之治,大抵实能受寒,虚能受热,所以补必兼温,泻必兼凉”。景岳常用熟地同当归、枸杞、菟丝子、山茱萸、人参、白术等药甘温相配,如大补元煎、左归丸、五福饮,以温补气血阴精;阳虚者则在补精血的基础上加以肉桂、干姜、附子、鹿角胶等温补,如右归丸。正如前述,景岳强调温补,重视阳气,实乃救误应时之举。由此可见,景岳是在阴阳互根、精气互生之基础上运用温补之法的。

  慎苦寒  用甘寒

  景岳在治疗虚火之证时喜用甘寒滋阴清热之品,而慎用苦寒伤阴之品,此用药特色源于景岳认为阳气在人体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而苦寒之品,其性苦劣,本无生气,用于清实火则可,但不能太过,过则必伤元气;但对于阴虚火旺之证,非但不能补阴,抑且善败真火,若屡用之,则会令人精寒无子,且暗损寿元”,景岳将阴虚火旺却用苦寒之品喻之为“犹小人在朝,而国家元气日受其剥,有阴移易而莫之觉者,是不可不见之真,而辨之早也。”故景岳在《新方八阵·补阵》中治疗虚火常用甘寒清热之品,如疗肾水虚损、虚火发热、阴虚动血的一阴煎,疗肾阴虚火旺的加减一阴煎,疗心阴虚有热的二阴煎,疗肺阴虚、相火炽盛的四阴煎等,均用生地、麦冬、白芍、沙参、玄参等甘寒滋阴清热之药。

  独具卓识 巧用熟地

  善用熟地,乃景岳用药极具特色之处。《本草正》中景岳用970字之多对熟地进行了论述,《新方八阵·补阵》29方中,22方用到熟地,新方八阵186方中,50方用熟地。“无论阴阳,凡病至极,皆所必至,总由真阴之败耳!然真阴所居,惟肾为主。”“虚邪之至,害必归阴,五脏之伤,害必及肾。”而熟地秉至静之性,及至甘至厚之味,乃滋培精血形质中第一纯厚之药。

  景岳对熟地的认识与应用颇具特色,如“阴虚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创左归丸以充精血,敛神气;“阴虚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创一阴煎以滋阴清热;“阴虚而躁动着,非熟地之静不足以镇之”创加减一阴煎治阴虚火热躁烦;“阴虚而刚急者,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缓之”创三阴煎,以填精补血,柔肝养筋;“阴虚而水邪泛滥者,舍熟地何以自制”创理阴煎、金水六阴煎以治阴虚水肿、痰饮;“阴虚而真气散失者,舍熟地何以归源?”创贞元饮以填精血纳气归根平喘;“阴虚而精血俱损,脂膏残薄者,舍熟地何以厚肠胃”创五阴煎,以治真阴亏虚、脾虚失血。由此可见,景岳对熟地应用极其灵活,所治病证广泛,如痰饮水肿、外感表证、喘脱危证、等前贤所顾忌之证,只要临证符合,即可大胆用之,多获奇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固阴煎------治疗崩漏,滑精,阴挺,经量异常,腰疲乏力等症

    导读:固阴煎,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具有养阴固精的功用.主治肝肾两亏,遗精滑泄,带下崩漏,胎动不安,产后恶露不止,妇人阴挺. 方歌      固阴煎是景岳方,山药山萸参草商,菟丝熟地远 ...

  • 《本草精荟》:滋阴养血:熟黄

    熟地为地黄经加工炮制而成.通常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至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粘腻.古时加工熟地,有"九蒸九晒"之说,故又称熟地为九地.生地和熟地是中药通过炮制,改变药 ...

  • 中药熟地性甘,微温。

    功能主治 滋阴,补血.治阴虚血少,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 ①<珍珠囊>: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②王好古:主坐而欲起,目琉琉无所见. ③ ...

  • 『古方新解』小方大方 不可拘泥

    导读:邢老师的这则医案真是很妙啊!陈年胃病,胃痛泛酸.嗳气纳呆.苔腻恶呕,竟然用苏叶3g,黄连2g的小方就大有奇效,而后来治疗患者失眠时却用到了半夏60g,果如邢老师文题所言:小方大方,不可拘泥. 小 ...

  • 『古方新解』理中丸方中的甘草

    读<临证指南医案>,见叶天士使用理中丸加减方,每每不用甘草. <临证指南医案·湿>:"张四五,阳伤痿弱,有湿麻痹,痔血.生白术.附子.干姜.茯苓." 吴鞠通 ...

  • 『古方新解』防风通圣散方解

    吴昆在<医方考>中对防风通圣散的方解较为精彩:"防风.麻黄,解表药也,风热之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泄:荆芥.薄荷,清上药也,风热之在巅顶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黄.芒硝,通利药也,风热 ...

  • 『古方新解』小青龙汤方解

    小青龙汤方组成: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最早对小青龙 ...

  • 『古方新解』厥阴头痛名方吴茱萸汤新用

    来源:民族医药报 作者:叶乃卫 厥阴头痛名方吴茱萸汤是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收载的.由吴茱萸9克,人参9克(可用党参代),生姜18克,大枣4枚组成.水煎服,每日3次.   功能:温 ...

  • 『古方新解』白僵蚕新用七方

    白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的幼虫在未吐丝前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干燥体,属息风止痉药,其主要功能是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治疗惊痫抽搐.口眼歪斜.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痰核和瘰疬等.常用量5 ...

  • 『古方新解』桂枝汤及桂枝汤类方析

    桂枝汤乃<伤寒论>中群方之冠,具有解表发汗,调和荣卫之功效,此方升中寓降,热中有寒,泻中兼补,为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之第一方也.本文主要浅述了表证及汗法的一些本质性问题,认为表证乃正邪交争于 ...

  • 『古方新解』《伤寒论》:治水方之苓桂术甘汤

    机体水液代谢平衡,人体生命活动才能正常,一旦代谢失衡,就易导致"水"病. [水液在体内运行的方式] 我们喝进去的水是如何在体内代谢运行的呢?正常的水液在体内运行必须以"气 ...

  • 『古方新解』苏合香丸的新用途

    苏合香丸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冠心苏合丸是在苏合香丸处方的基础上精简部分药物制成,二者功能.主治相同.均有芳香开窍.理气止痛功能,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胸等症,近年来的临床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