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敏明|杏树脚下的阿官

文/应敏明

缑城人物

缑城西门有株千年杏树,三人合抱大,枝干有人腰粗,树皮已像鱼鳞般的坚硬,这株树是缑城树中的老祖宗了。相传在明万历年间,有一位外地刘姓的卜易家来到此地,观天象察地理,手指老杏树说,此地宜卜易者居。自此,缑城西门杏树脚下卜易者众,成为缑城周边五县(奉化象山嵊县天台临海)的卜易胜地。

民国至"文革"前,缑城最有名的卜易家杨子云先生,民间叫其阿官,就住在杏树脚下。阿官先生是位盲人,人长得清瘦高大,常年一袭粗布衫,平时走路持着一根已油光水亮的细竹竿,深一步浅一脚。他家有五间木结构的房子,三间二层,两间平屋,其中两间平屋的后墙就搭在千年杏树的树身上。他的卜易馆在他家东头那间房屋,约二十平方,中堂挂着人皇伏羲的图像,图像下一张长条案上放着各一对香烛和瓷质帽筒。阿官差不多每天都端坐在长条桌前一张八仙桌旁的太师椅上,八仙桌上还放着一把紫砂壶。当年,找阿官算命、测字、占卜、挑日子都是要排队的。阿官声音洪亮,抑扬顿挫,神情像判官。

阿官出生于1907年,老家在三门沙柳镇溪头杨村。他自幼聪慧,三岁那年因故失明。阿官十岁时,他父亲来缑城给芸香纸店做伙计。阿官则在三门跟着一位盲人算命先生学算命,以求将来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当年他师傅教他学的是鬼谷子给盲人算命先生创造的、口口相传的"瞽目遁",为了能倒背如流"瞽目遁",他曾被师傅打得皮开肉绽。二十二岁之前,阿官住在溪头杨,白天游走于乡间替人算命糊口,生活艰辛。

事有凑巧,当年缑城杏树脚下的三间木结构矮屋是芸香纸店老板的柴屋,阿官的父亲也经常来此叠柴运柴。他很早就认识了也住在杏树脚边上的卜易家张广扬先生,并结为好友。张广扬先生也是盲人,但他手指极细长,人长得有仙气。一天,阿官的父亲看到张广扬先生心情不错,就趁机要求张广扬先生收阿官为徒。阿官二十二岁那年,就这样来到了缑城杏树脚下,一边在杏树脚下摆摊算命测字,一边跟张广扬先生学艺。

阿官极具卜易天赋,三年后他从张广扬先生处出师。出师那天,缑城周边五县卜易高手齐聚缑城西门杏树脚下,一来论天文地理易经卜卦,二来验证一下阿官的功力。那场面由张广扬先生主持,大家面朝祖师人皇伏羲图像,由五人通香,并一一宣读通情。通情毕,只见五人每人手握三只铜钱,放入课筒中摇,接着占卜起卦。根据卦象由阿官一人摸着铜钱断卦,说明事由。只见阿官淡定从容,把天干地支掐于掌中,把卦象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清爽爽,并指明了解惑的方向。一时,艺惊四座。民国二十三年,阿官和他父亲购置下了杏树脚下芸香纸店的三间柴屋,经过扩翻建,正式开起了卜易馆。一时,生意兴隆,高朋满座。

长期以来,缑城民间对于阿官的神机妙算,传说众多,最神奇的有这么四个故事:

其一,民国二十四年,一日缑城发生一起凶杀案,凶手已逃,李涵夫县长多处搜捕,感到束手无策。他不得法,也就来到阿官的卜易馆占上一卦。卦毕,阿官说,今天上午巳时凶手会出现在溪南范家一带,中午午时,凶手就会跑到城东面的白峤岭脚。李县长将信将疑,但他也无它法,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回县府组织了两队人员,一队人马去溪南一带搜捕,一队人马由他自己带领去白峤岭截人,上午巳时去溪南范家一队人马未逮住凶犯,中午午时,凶手真的出现在白峤岭脚,被李县长一行一举擒获。为了感谢阿官的神算,李县长亲书"杨子云卜易馆"的匾额,挂在阿官卜易馆的中堂,直至文革前。

其二,民国某年间,缑城西门的八士巷夜里经常会出现一个女鬼的哭泣声,凄惨无比,弄得人心惶惶。八士巷的一位长者,就来卜问阿官。阿官占了一卦说,那女鬼是怨死的,会报复害人。长者一听非常害怕,就问阿官有何解法。阿官说,下礼拜桃源桥市日,在下午申时,有个东路老妇人会牵一头乌羊来卖,其它乌羊是黑卵,但这只乌羊是白卵。你把这只白卵乌羊买下来,在晚上子时牵它到八士巷走一圈,那女鬼就会被它收走,八士巷从此会太平。到了那天市日,下午申时,老者果然看到来自东路的一位老妇人牵着一头乌羊来了,他埋头一看乌羊真是白卵,就买了下来。到了晚上子时,他牵着白卵乌羊到八士巷走了一圈,从此,八士巷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女厉鬼的叫声。事后,老者去询问阿官缘由,阿官说,天机不可泄漏也。

其三,民国三十六年,有一天缑城有名的郑姓财主被枫槎岭的土匪绑走,土匪扬言要五天内送赎金大黄鱼(金条)二十根,不然撕票。消息传来,郑家人惊慌失措,并积极筹措大黄鱼,虽然郑家屋多田地多,但家里哪有现成的二十条大黄鱼。家人赶紧四处筹措,筹了两天也只筹到八条大黄鱼,非常慌张,只好来找阿官算算吉凶。只见阿官面朝人皇伏羲,上香,占卜,并根据卦象,掐指一算,说,你家主人有惊无险,明天上午辰时必定回家。郑家人将信将疑,准备等到明天上午辰时,如郑财主未准时回家,就拿八根大黄鱼和避司弄的房契去赎人。哪知到了第二天上午辰时,便见郑财主竟然真的神色自如地回来了。一时,一家人惊喜无比,随后就请人写了横匾"神算阿官先生",下午就送过去谢阿官。下午郑家一家人到了阿官家,一开始郑家人调侃阿官说,阿官先生你说今天上午辰时我家先生能自行回家,可现在已到下午酉时了,先生还不见踪影。那知郑家人话音刚落,阿官就拍案而起,手指着郑家人说,你家先生上午辰时已回,你竟还敢诓言。看见阿官先生真生气了,郑家人赶紧笑脸赔礼,并送上横匾。此故事一时成为缑城美谈。

其四,话又说到李涵夫县长。民国二十七年,有天李县长来阿官处喝茶。阿官怎么都感觉李县长的言谈举止中有异样,但他一时也说不出什么原因,只见他马上拿出竹签筒,叫李县长测字抽了支竹签,李县长当即抽到了支有血光之灾的下下签,接着阿官又替李县长排了生辰八字,算了命,阿官大吃一惊,跟李县长说,县长大人,您半月内有血光之灾,请您在此月内,在家中静养,不宜出远门。当时,李县长身体健康如牛,便一笑了之。哪知刚到半月,李县长赶赴宁波开会,在途中车祸而亡。李县长之死,竟被阿官一语成谶。

民间除了占卜测字,需求最多的还是来算命,排八字婚配、红白事、造屋选吉日。阿官其实最有名最擅长的还是算命。阿官的盲人算命,还接受过缑城上辈卜易算命名家"桃源子"的点拨。每当有人来算命,阿官都会端坐在太师椅上,让人报上年龄出生年月性别,然后,他掐指默算了几分钟,在这几分钟内,他大脑迅速换算,把顾客的信息,换算成天干地支,用天干地支换算成年月日时四柱八字,再按四柱八字分析阴阳五行的旺衰休囚冲克制化,排列出主顾的个性、学业、文印、事业、婚姻、财运及寿年等一生流年运程。这时,他便胸有成竹,"眼睛白着,三弦挟着",一边弹三弦一边念唱,念白徐缓,唱腔高亢,道出顾客的一生运程。说得一清二楚的,比如婚姻、财运、官运、寿年等他都用念白,对于劝人为善类他会用“算命调"唱,比如要说顾客境遇不佳,疑遭小人时,阿官会唱道:

做人要小心,

背后的小人。

你难忖(方言:不要以为)肩膀被他拍一拍,你就可以把他当成大善人;

你难忖衣裳边被他拉一拉,

你就可以把他当成活菩萨。

他是小人呀!

你可要当心。

在昏暗的房间里,一脸严肃的盲人,冷漠地弹着算命调,高深莫测,场景神秘。一般来算命者,都会入戏,奉阿官为神明。

当年,缑城儿女婚配,许多家庭都会由大人和媒婆拿着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和生肖,请阿官算算天干地支和生肖是否三合六合。一旦阿官算下来不合时,阿官一定会正襟危坐,眉头紧蹙,连说三声,配勿来咯,配勿来咯,配勿来咯,最后一句还拖着长音。中配的,阿官则说两声,一般配配,一般配配。上配的,阿官则喜笑颜开,一边用手指有节奏地敲着八仙桌面,一边也连说两声,好配咯,好配咯。相对于婚配,红白事、造屋选日子,相对简单些,只要当事人的生肖和吉日宜就行。只是丧事,出丧日脚和参加葬礼的人生肖不合时,则出丧那天要回避一下。这些凡是来请阿官来选日子的,都会按照阿官吩咐去做。

"文革"开始后,阿官是缑城第一个被游街批斗的人,他手持细竹竿,戴着高帽,步履趔趄,吃尽苦头。那年月杏树脚下从事卜易者都歇业了,有名的有阿官、乌人、严望水、泮为丁。由于阿官名气最大,政府就要求他现身说法,破除迷信。"文革"前一段时间里,阿官天天被宣传部的同志领着去各个公社大队作报告,要他以自身的亲身经历,说明算命测字占卜挑日子都是骗人的把戏。在台上的阿官说,卜易者都是一听(引诱多讲),二套(套话),三哄(骗) 。他还经常举了个他算命的例子,解放初东门有位六旬汉子来算命,阿官听他声音洪亮,握他有手劲,认为他身体很好,就说他能活过阎王都要来讨命的八十四,哪知这东门人当年便病死了。更为有趣的是,阿官说,有次西门柔石故居边有户农家能生蛋的老母鸡不见两天了,那时候鸡蛋是一家人换盐吃的,老母鸡是她家的"鸡屁股银行",老母鸡两天不见了,这家女主人就急得不得了,没办法她就来找阿官,请他算算老母鸡跑到哪里去了。只见阿官掐指一算说,这只老母鸡还在,在离鸡主人家西边一百来米处一户人家的柴屋里,女主人一寻,果然寻回。其实这鸡是有人把它关进别人的柴屋,然而告诉阿官,讨点酒喝的。阿官还说,对解放后来算命求财的人,他都会说其财运平平,因为,那年月农民打工分,干部工人赚平均工资,财运当然都是平平。当时,阿官的此类现身说法很受欢迎,宣传部的同志看他说得生动,也就很高兴,阿官在台上作报告时,他会主动给阿官倒茶水,以示对他的奖励,阿官对此当然也是受宠若惊。

其实,阿官的卜易真还有个好处,一些走投无路寻死寻活的人,来阿官处卜易过,听了阿官的劝慰,都能增加他(她)们活下去的信心,因为,他(她)们因此而认为一切的厄运都是天注定的,人是争不过命的,也就好死不如赖活,认命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卜易者又是心理学家,能安慰人的。

阿官喜喝酒和美食。他一天要喝四顿酒,早中晚夜。解放前阿官喝酒有讲究,要陈酿,解放后他喝酒就不论好坏了,也没条件讲好坏,他有一段时间还专喝"枪毙烧”(甘蔗酒)。喝酒,人家是越喝越糊涂,他可是越喝越兴鲜。阿官喝酒最著名的事件,就是当年李涵夫送匾那次,阿官高兴了,跟李县长在西门杏树小酒馆喝酒,据说他一个人喝了一坛酒,讲了一夜故事。六十年代初,阿官经常囊中羞涩没酒钱,没酒喝阿官的肚子难受得就好像是爬满了蚂蚁般。一天,阿官把他的老婆叫到跟前,拉着她的手说,老婆呀,你手上的戒指成色太低,香港的戒指成色才好,款式又新颖,现在我把你的戒指卖掉,托人去香港给你带只戒指来。说着阿官就把他老婆手上的戒指撸了下来,转眼就去换酒喝了。

六十年代之前,阿官日子过得还算富足,不仅蔬菜要吃时令,猪肉要吃岔路的黑猪肉,还一天到晚念叨着,八月桂花大黄鱼,冬鲫夏白,九鲣十泽。那时杏树脚也卖海鲜,到了有大黄鱼的季节,往往小黄鱼都卖光,大黄鱼价高卖不掉。这时卖大黄鱼的人,一定会拎着最大的那条大黄鱼去找阿官,阿官每次总会推辞着说,大黄鱼太贵了,我吃勿起,吃勿起。一边却用手去摸摸大黄鱼肚子大不大,肚子越小黄鱼肉就越细紧鲜滑。这时,卖鱼的人总会说,阿官先生这大黄鱼您先吃上,等有钱了再付我。每当此时阿官都会说,好咯,并顺水推舟地把这条大黄鱼收下,当天就会清蒸或红烧着吃了。阿官赊账吃大黄鱼在杏树脚是有名气的。阿官平时还喜欢煮田螺下酒,尤其是喜欢吃清明前后的田螺。他总说,清明前后的田螺最能醒目。这时,一起喝酒的人往往会笑着揶揄着阿官说,阿官先生,你还需醒目?说毕,阿官也会哈哈大笑了起来。其实,阿官对三岁失明一事一直是耿耿于怀的。

阿官有八个子女,他家平时每餐吃饭前,家人一定要先坐齐等他。在他动筷前,他有个习惯动作,一定要伸手再把桌上的菜碗再拢一遍。然后,他先动筷,全家人才能动筷。他管子女也很特别,靠声音,他会站在自家的二楼的窗户前,喊他子女的名字,子女一个个有回音,他才放心。

阿官卒于1974年,时年66岁,至今已有45个年头了,但缑城还流传一句妇孺皆知的口头禅:“尔(你)象阿官一样”。在此,阿官泛指能预测点事情的人,而且这句口头禅,已成为当今缑城一句很有名的民间谚语了。

  • 人物:卜易家杨子云先生旧照

来源:作者提供

(0)

相关推荐

  • 大黄鱼

    大黄鱼

  • 你知道差与缺究竟有何不同吗?

    一老铁问算命先生,"你看我的命中五行差什么呀?"站在算命先生一旁的临时工立马抢答道,"你差火呢!"老铁顿时火冒三丈,"你才差火呢!"算命先生 ...

  • 皇帝都爱权如命,为何乾隆却主动让位?说了你可能不信

    我们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都能够看见帝王掌握大权,受万人敬仰膜拜的场面.对于大部分皇帝来说,能把握住所有的一切,是一生都梦寐以求的事情.除非发生意外情况,自己才会宣布退位.那么,为何乾隆却宣布主动让位了 ...

  • 【明月尚乡】第十八章 洞房也要争分夺秒

    没有看清楚这个坏人的样子,认出他是谁,跟出来的围观的宾客都有点失望.但是王天堂没有失望,站在原地心中充满了愤怒. 他的生身父亲,现在的族长王普敏在一边拍了拍王天堂的肩膀,轻声说道:"看清楚是 ...

  • 厉害了算命先生,高等学府开设算命博士学位

    厉害了算命先生,高等学府开设算命博士学位

  • 追随梁公及诸贤去应县

    [应县之行] --- 应县古城墙遗址 --- 要提起山西应县,那真是天下闻名,几乎可谓无人不知.但是要撇开那座尽管无人不知,但却没几个人真正了解的木塔说说应县,嘿嘿,恐怕大多数的人都要去"百 ...

  • 应敏明|“神针”葛道官

    图片选自网络 这里不仅有乡土味 微信公众号:乡土宁海 来源:<岔路记忆>初稿 作者:应敏明 (宁海收藏大家) 岔路镇祥里村,西北面依靠天台山山脉,天台山一支清流从村中蜿蜒曲折流过.东南面开 ...

  • 应敏明 | 父亲的嗜好

    我的父亲与他的孙子 这里不仅有乡土味 微信公众号:乡土宁海 作者:应敏明 父亲一米七二,不算高,但他腰板挺直,一辈子没塌过,在我记忆里,他一直都是个高个子. 父亲这辈子嗜好烟酒茶,在当时,这嗜好算是高 ...

  • 应敏明 | 缑城曾有个“拐老本”

    城关的拐老本 这里不仅有乡土味 微信公众号:乡土宁海 作者:应敏明 插图:柴伟国 原标题:拐老本 出处:甬派APP 缑城是个小镇,建在一道陡坡上.传说很早时,天下了一场大雪,有只猴子沿着这陡坡跑了一圈 ...

  • 应敏明 | 横金,淹没在山里的小村庄

    横金村 处帽(妙)峰山北 仅十几户人家 隶属桃源街道 据<宁海地名志>载 金姓于清雍正(1723-1735)初 自天台大石乡后田金村迁此 以村边有五条横路 金氏居住,故称横金 横金,淹没在 ...

  • 应敏明 | 豆腐老头

    宁海奉有羊祜的还有哪些地方? 受<羊祜志>编委委托,"乡土宁海"向社会各界咨询有关宁海民间信仰羊祜的地方(只要奉有羊祜相公.羊府相公即可),目前我们了解到的有: 东南溪 ...

  • 应敏明 | 组织

    上一辈,包括我们这辈人,都有着深深的"组织"情结. 文丨应敏明   正文 一天,我们当年公司办公室的朱主任急冲冲地来找我,气喘嘘嘘地对我说:"应经理,X书记这几天每天眼睛 ...

  • 应敏明 || 小张和老张

    小张 小张今年三十岁,小个,圆脸,眼窝深,有些像越南人. 小张玩瓷器,玩老窑瓷器.小张在宁波古玩城有爿店,店不大,放着一张八仙桌,几把凳子.柜台.橱窗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瓷器.瓷片.平素里,小张总一副无 ...

  • 父亲节特刊丨应敏明:父亲的乡愁

    献给天下所有的父亲 父亲的乡愁 应敏明 晚年的父亲很少有笑容,更不要提有笑声了.父亲年轻时身体很棒,且上代人均高寿,本就有长寿基因.但晚年的父亲显老,六十多岁就步履蹒跚.他每晚几乎都很晚睡觉.到现在, ...

  • 贺岁佳作丨应敏明:灯火可亲

    灯 火 可 亲 应明敏 小时候我们家每年过了农历十二月二十,母亲就会请小镇上有名的书法家给家里写上幅大红春联,内容无非是辞旧迎新.祈祷祥和,父亲就会忙碌地找来梯子,给自家门口挂上红灯笼.也就是从那个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