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细根】神枪手,王有来的故事
大家好,这是《马鞍岭伏击战》的后续篇
神枪手,王有来的故事
作者:葱丛
隐于乡间的故事,口耳相传,浮起又沉落。《掏细根》栏目将与您一起穿村走巷,倾听,记录,分享,流传。
掏细根
1
掏细根一词,系宁海老话:意为刨根问底,一探究竟
《马鞍岭伏击战》一文于6月4日发布后,当年参加过游击队的童田村前辈,91岁高龄了,对这次战斗记忆犹新,他说看了这篇文章,如同重温了一段远去的历史 ;而读者葛政西却留言道,他的外公王有来曾经参加过这次伏击战。
当晚,微雨,我与阿明一同前往桑洲与东岙夜访枪王后人,一段尘封的故事得以再现。
上洋村村口
上洋村,位于宁海东岙西北天灯盏山之东,一个小小的高山村落,也就二十来户。
海游太尉庙中所奉的蒋姓五太尉,忠孝不屈,溺塘而死,据传曾在此避世而居,故而亦名蒋公洞村。小村四面围山,隐于其间,别有洞天。若非留心细看,还真难发现羊肠小道深处尚有烟火人家。
上洋虽说位于深山围抱之中,村外之道却也连接东西两地,山货海鲜互通有无。由东而下,经下洋陈村边,可达东岙;自西北行去,即是前童柘湖杨。每逢东岙或前童市日,两地赶市的乡民手提肩挑,翻山越岭而来,热热闹闹而过。
神枪手
王有来青年时,受海游章氏所托,独居于山厂(守林茅屋),专事管理章姓族坟、庄园。
个子高高的王有来,身手异常敏捷,常年行走山林,健步如履平地。深山密林之中,王有来最享受的莫过于背上一杆猎枪,追寻山鸡野兔的踪迹,或静卧大树或身依岩石一侧,等待精确射击的那一瞬。久而久之,上洋神枪手之美名,远近皆知。到了农闲季节,装满上好柴爿的船只从三门运往上海,王有来与附近的青年还时常受邀押镖随行。
当年活动于这一带的“洪流”部队看中了这个得天独厚的小山村,童先林、杨民奎一行时常来到简陋的山厂落脚,操练、休整。王有来一家古道热肠,真情相待,妻子烧饭,丈夫挑水,忠厚的大儿子义炳担来稻秆为客人们铺起简便的床垫,机灵的小儿子义宪则参与放哨、送信。
一日,杨民奎受了风寒,身体虚弱。王有来吩咐妻子烧好开水,他背起猎枪举步出门。没成想锅里的开水还未烧开,王有来就回来了,猎枪上挂着一只山鸡,说是给杨队长补补身子。杨民奎既感动又叹服,神枪手,果真名不虚传!
上洋村
伏击战
1949年6月9日,杨民奎接到紧急情报,国民党部队第二天要到前童抢粮。战机不可失,但是,这一仗很不好打,抢粮部队平时都带着一拨挑粮的民夫,民夫不是敌人,战斗中子弹可没长眼睛。打击敌人,保护民夫,是这次战斗部署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
杨民奎想起了老友王有来。
可是,王有来当时因罹患痛风,走路略有不便。行走困难的人,还能不能打仗?杨民奎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派人把王有来抬来参战。
王有来背上一支步枪,顺手带上一把锄头、一把柴刀。他笑笑说,步枪打仗用,锄头、柴刀备用,万一战斗失利,我撤退困难,背把锄头、拿把柴刀,不就是一个普通山民了?敌人想必不会抓他。他又坦然道,抓住了又能怎么样?杨民奎听了笑起来,说:“有来兄想得周到。”
杨民奎派两名战士配合王有来,组成一个战斗小组,执行一项特殊任务……
长江部队押着一长串民夫,上马鞍岭来了。近了,快要进入伏击圈了。
眼看国民党先头部队已经到了岭头,却在枫树脚下歇息了。见杨民奎纹丝不动,王有来心里犯嘀咕:伏击,伏击,伏而不击,难道杨大队长改变主意,不打伏击战了?
王有来手心发痒,手指扣紧扳机……但是他不能先打第一枪,杨民奎事先再三叮嘱过,打猎也要先观察猎物的动向,不能随便乱放枪,打仗一定要听指挥。
南岭的百步峻陡峭难行,抢粮部队单列行军,一半到了马鞍岭南岭脚,一半还在岭中央,战斗终于打响了。敌兵送到枪口之下,王有来来神了,马上瞄准敌兵开枪,一连撂倒两个。神枪手的子弹毫不含糊,吓得其余的敌兵都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抢粮部队被拦腰斩断,分成两截,首尾不能相顾。
岭的南侧经过激战,抢粮部队已被击乱,敌兵慌不择路,从南岭往和尚岭跑,跑累了,正想缓口气,突然枪又响了。
马鞍岭
战后
马鞍岭战斗胜利结束之后,“洪流”部队将四把枪支存放于王有来家,临走时杨民奎关照说,切记凭他的条子方可领枪。事后杨民奎还特地叫其胞兄杨民礼送去黄酒一埕,奖励王有来参战之功。
解放军南下后,村中有人举报,王家藏有枪支。然则因受杨所托在前,见来人并无杨民奎的条子出示,认死理的王有来口风铁紧,誓不交出家中枪支。之后遭强行搜出,被关押一月有余。
彼时杨民奎有一位警卫员名叫杨小昌,将近一米九的高个子,自小因娘转嫁至上洋村而随住。一日因事回家,把玩拆卸携带的枪支后,无法组装回去,情急之下找到下洋陈的杨朝南帮忙。当时杨朝南在国民党部队任职,得知杨小昌在洪流部队任警卫员,就暗中策反。之后因内部泄密事件发生数次,引起“洪流”部队核心层的高度警觉,经秘密调查,证实确系杨小昌所为,故而在解放庆功宴五天后将其惩处。此事一出,同村的杨小昌亲友疑是跟“洪流”部队时有往来的王有来所举报,故而日后在村中行事,多有侧目。
晚年
神枪手王有来晚年的日子因乡邻的误解,过得憋屈又无奈。
八十年代,次子王义宪给时于台州工作的杨民奎去信征询多年的困惑。杨民奎给王义宪的回信,开头是这样的一一王义宪同志:你父王有来对革命是有贡献的,他参加过马鞍岭战斗,功劳不可埋没。但是,他没有正式入伍……在信中,还明确回复当年杨小昌并非王有来举报,而是经组织调查取证,认定其被敌方策反属实。此时,神枪手已离世十余年。
硝烟散去,“特邀”战士王有来的故事,与上洋四周的巍巍大山一同归于寂静。然则回首那一段“洪流”部队的峥嵘岁月,人们终究不会忘却他。
王有来次子义宪讲述神枪手的故事
备注
本文据王有来子女王义宪、王仙妹口述并参考宁海革命斗争故事材料整理成文。
倾听:隐于村头巷尾的故事
交流:作者来稿或实地采访
联系微信号:zcf106zcf
掏细根栏目
第1期
栏目主持:葱丛
图片:芦苇扬
审核:浩海紫烟
文化宁海工作室出品
— END —
文化宁海邀请你给美文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