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马冲桃花坪……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听到桃花坪的名字,由字义联想到这里应是桃花盛开的地方,一片片美丽的桃园浮现于心头,更想起了那首耳熟能详,换着歌词笑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位好姑娘……”,意由心起,微风吹拂,天地万物便如同韵律闪烁。不经意间,便走进了桃花坪,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九曲环绕,溪畔柳树成荫,溪中鸭戏鱼游,竹篱围院,好一派田园生趣。只是并不见桃树,据说大跃进时溪畔两岸,田间地头,穿插着几十亩地的桃林,后因“农业学大寨”时造田开荒,桃花谢去,桃林不再,但桃花坪一名随着历史沿革而沿用至今。
来到桃花坪,正值金秋,桃花坪里无桃花,亦无桃树在,难免感叹此行来的不是时候。然则,立于石桥之上,极目望去,却多了一份春的绿意。沿着这条穿梭在桃花坪的野麓溪,沿溪两畔良田千顷,溪岸柳树成荫,竹林挺立,溪岸两行百年、千年古树倒映于清溪之中,随微波荡漾。正值上午,我们行走于溪堤上,倒真成了“人行堤岸上,倒映水中行;人在岸上走,影在画中行。”
九曲环绕于桃花坪的野麓溪,发源于“五一煤矿”的温水洞,冬暖夏凉,清澈见底,原生态的清洁环保。其自然之美自不必多说,桃花坪人早已把这条小溪当成了自己的母亲河。这条不是河的母亲河——野麓溪,流经了桃花坪的唐家仁、石家塘、余家仁、舒家仁、覃家仁、陈家仁、八斗坪等数十个自然村,哺孕了桃花坪唐、毛、石、余、舒、覃、陈、黄、李、曾、向等十来个迁于此地的大家族2100多名优秀儿女,如果没有野麓溪,也就不会有桃花坪如今的山水的靓丽,人文的兴盛。
桃花坪最大的自然村当属唐家仁了,唐姓先民兄弟四人携作为挑夫的毛姓祖先由江西填湖广时期先迁石碧岩底,后迁于此龙形之地——黄花坪唐家仁。唐姓和毛姓先人从江西一路行来,历经千难万险,方寻得此花开遍地之所,可谓是患难见真情,时至今日,唐家仁还有“唐毛二姓不分家”之说。居于龙形宝地的唐家仁在几百年的发展史中,文脉兴盛,人才辈出,财富帝国甚为丰厚,时至今日,我们行走在唐家仁,早已旧貌换新颜,仅保留着一口古井和毛姓湖湘名医毛万年的故宅大门,上书“世绍风雅”四个繁体大字,院中只留有古时的红砂岩地基,地面建筑早已遗存无迹,传说中的可供上百人饮水的巨大石缸也了无踪迹。
虽是金秋时节,但说起桃花坪,从作为向导的本地人张老师的口述中,夏日时节,桃花坪亭亭玉立的池塘荷花,鹅鸭戏水的溪流,柳树成荫的溪岸,牛背上的牧歌,稻花鱼儿地跳跃,太垂钓的溪湾,白鹭成群的栖息等等如画美景还是浮想于我的眼前。而我的耳之所听,也仿佛尽是阳春三月时布谷鸟的宛转啼唱,野兔归巢的悉悉如斯,锦鸡飞鸟觅食的欢声相伴着后倚青山松涛的歌唱之声。一行之人,目之所极,耳之所听,鼻之所闻,尽是心旷神怡的欢愉。此时,虽是金秋,却有了胜如春夏的花开叶茂之感。
一路行走于桃花坪,房倚山立,村环溪建,溪水潺潺绕着村子穿梭流过,百米座的小桥下流水穿洞而过,炊烟袅袅随风升上了天际,如同欣赏着一幅小桥流水人家式的山水墨卷;一路行走于桃花坪,成片的良田沃野泛着青色,阡陌交错的田地里尽是勤劳耕耘的足迹,村前篱笆人家的竹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又如同当下采菊的陶翁,悠然之间望见了桃花坪往日的桃花。一路行走于桃花坪,一座座小桥横跨溪涧,连通着南北的村落,桥边溪畔码头上洗衣的却尽是男儿,我只能感叹着桃花坪里的好男人们。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一个好姑娘……”这道自己改了歌词的歌曲又再一次浮现于我的脑海。只是我又得把这个歌词改一改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一群桃花坪的好男儿……”。当然,总是来得不时候的我,此行只能静待来年桃花盛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