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轩论太极拳的九种劲

李雅轩先生认为:太极劲主要是粘劲,太极八劲的掤、捋、挤、按、採、挒、肘、靠都是粘劲不同用法而已。粘劲、化劲、拿劲、发劲四个过程,是太极拳中的精髓。

太极拳的劲表现形式很多,在李雅轩的论述中能找出九种太极劲形式:即长劲、短劲、截劲、冷劲、硬劲、僵柔劲、松柔劲、轻灵劲、虚无劲。

这九种太极劲,李雅轩这样论述:

从外形上看,发劲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实质上只有长劲和短劲两种。长、短是指力量在对方身上起作用的时间而言。

初学发劲、或没有得到沉劲的,都只会发长劲。水平较高、或懂得沉劲的,才会发长、短两种劲。真正精彩惊人的发劲,是在明劲彻底丢掉之后的神经上极快、极灵的反应。要功夫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才可能产生。

长劲是以后脚向下踩、向前蹬为主要动力,依节节贯串,由下而上,顺势涌出的劲(全身完整的合力)。

短劲是快速的弹力,与压缩之弹簧突然弹出之原理相同。(只要身势下沉,既可产生强大的爆发力。)

冷劲,冷是冷不防的意思,是更为精彩的短劲。

截劲是按对方来力而转换方向发劲,或对方的劲还未发足,我以更快的劲将其堵回去。这要功夫较深的,才做得到。

至于硬劲、僵柔劲、松柔劲、轻灵劲、虚无劲是按学习太极拳的历程分出的五种劲道。

李雅轩强调:推手是学习懂劲的妙法,也是从学会拳架到学习散手的阶梯。学习推手的次序,先学粘劲、化劲,能粘化之后,再进一步学习拿劲和发劲。即:先学化劲,通过两手接触中的不丢不顶,学习粘连,学习懂劲。也可以说,真正能化劲时,发劲也就在其中了。触觉越灵敏,懂劲的水平就越高,取胜的把握就越大。不论练拳架与推手,在运用腰胯这一点上,要求一致。因之,会不会用腰胯,可以说也是分别太极拳真假的一条重要的标准。对腰胯善巧利用的程度,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拳艺水平的高低。推手要领研究的,正是粘的灵活运用的妙法。

许多前辈从各自不同角度,对太极拳做过精辟论述。因所处时代、文化程度、表达方式等存在很大差异,使后人产生许多理解偏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凡是正确的论述观点基本一致,相互佐证即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