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陨石真伪初步鉴定
玻璃陨石特征明显,为半透明的玻璃质体,光照通体色泽呈现墨绿色,玻璃陨石是在高空、高温、高压和高速下形成的,所以它有明显的形成特证:内部高纯度无杂质,通体布满致密的小气泡,外部有融壳,融壳上有流纹,外部和融壳下有时会产生大的气印。
玻璃陨石陨落区有捷克陨落区、象牙海岸陨落区、澳大利亚陨落区、北美洲陨落区。在埃及西部与利比亚接壤处的沙漠地区,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等地也有玻璃陨石陨落的记录。
玻璃陨石是一种天然玻璃物质。由于外观似黑曜岩,故又称似黑曜岩.唐代刘恂著《岭表录异》曾有记载。玻璃 陨石内常含有气泡空腔,大小由几微米至几毫米,个别可达几厘米。还含有焦石英、柯石英、斜锆石和陨石中常见的铁镍金属等包体。一般认为,玻璃陨石是巨大的 陨石或彗核撞击地球,使地球表层岩石熔融高速溅出坑外急速冷却而成。也有人认为,玻璃陨石是从宇宙空间降落到地球大气层的玻璃雨。关于玻璃陨石的成因,还 没有一致的看法。大多数玻璃陨石的形状与熔融溅射物的形状相似,常呈黑色或深绿色,半透明,一般认为是陨星事件造成的,大陨星冲撞使地表及陨星的碎裂物很快融熔、迅速冷却结晶而成。有球状、哑铃状、液滴状、纽扣状和不规则的块体。
玻璃陨石的颜色有黑、墨绿、棕褐,表层具拉长状气泡及大小不等的气泡,有的似如月球表面的环形山状图案,密度约为2.38-3.0。
关于玻璃陨石的成因现已探明,科学家研究表明它是某种石陨石高速陨落时融化后的产物。但对于其形成过程,却还是未知,虽然如今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是巨大的陨石或彗星(核)撞击地球,使地球表面物质熔融,溅射到空中,急速冷却而成。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对澳亚区和北美区的玻璃陨石群,并未找到相应的陨石坑,因此地球熔融物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从全球范围来看,玻璃陨石代表了曾经发生在地球的许多次较大的陨石雨事件,也很有可能是引发地球生命危机的成因。
大多数玻璃陨石的形状与熔融溅射物的形状相似,常呈黑色或深绿色,半透明,一般认为是陨星事件造成的,大陨星冲撞使地表及陨星的碎裂物很快融熔、迅速冷却结晶而成。有球状、哑铃状、液滴状、纽扣状和不规则的块体。易碎,破裂后多具贝壳状断口。大陆上发现的玻璃陨石的大小,从几毫米至十几厘米不等,反射光下发暗,但薄的边缘透亮,并具有不同的颜色,从黄 色到绿色,从橄榄褐色到暗褐色。比重一般为2.3~2.6,折光率为 1.48 ~1.62。其组成,同一区域比较一致,不同区域差异很大。但SiO2含量都很高,实际上是100% 的玻璃。微玻璃陨石只在海洋沉积物中有发现。其大小都在几毫米以下,与附近大陆上的玻璃陨石具有同样的年龄、组成和形状。
在研究玻璃陨石中,科学家们把玻璃陨石中的圆形颗粒定性为球粒。论文认为:“发现在玻璃陨石中存在3种磁性球粒:(1)玻璃基质中以纯铁为晶核的磁铁矿骸晶;(2)与方铁矿交互生长的磁铁矿;(3)含有细粒磁铁矿骸晶和与方铁矿交互生长的自形磁铁矿的单一玻璃球。这些现象表明玻璃陨石经历了高温熔体的快速冷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