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凯文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用药规律及相关机制预测研究 方剂
研究目的挖掘胡凯文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用药经验,并分析核心药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数据挖掘部分收集并整理胡凯文教授自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处方,运用Excel 2016、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s 24.0软件,对符合纳排标准的病历及门诊处方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以总结胡凯文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用药特点,获得核心药组。2、网络药理学分析通过中药数据库及文献补充获得核心药组的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检索疾病数据库获得非小细胞肺癌相关的疾病靶点。对疾病-药物交集靶点分别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功能富集分析,以预测核心药组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靶点、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等分子机制。运用Cytoscape 3.6.0软件将数据可视化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靶点图、核心模块图及“药物-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图,并做网络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胡凯文门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处方166份,中药共117种。
(2)前十味高频药物分别为熟地黄、当归、甘草、黄芪、茯苓、生姜、竹茹、蜈蚣、蜂房、麦冬。
中药四气以温为主;中药五味以甘味药物次数最多,然后是辛味药物;药物归经以入肺、脾、肝为主;最多使用补虚类药物。
(3)关联规则获得4个核心药对,分别为“熟地-当归-黄芪”、熟地黄-肉桂-茯苓”、“丁香-全蝎”、“蜂房-蜈蚣”。(4)聚类分析共获得4个新药组,分别为“蜈蚣-蜂房”、“麦冬-芍药”、“茯苓-枳实-竹茹-生姜-天花粉-甘草”、“当归-黄芪-熟地黄-肉桂”。(5)选取“当归-黄芪-熟地-肉桂”药组作进一步网络药理分析。(6)共筛选出药组的42个活性成分和297个潜在靶点,非小细胞肺癌的1584个潜在靶点,疾病-药物交集靶点共143个。(7)药组潜在活性成分:槲皮素、山奈酚、D-丙氨酸、7-O-甲基异马齿苋醇、丁香酚、芒柄花素。(8)药组作用于NSCLC的核心靶点:MAPK1、AKT1、TP53、JUN和TNF。(9)PPI 子网:子网 1 的核心靶点为 E2F1、CDK1、CDK2、CDKN1A、PCNA 和CCNA2。子网 2 的核心靶点为 AKT1、MAPK1、SRC、HSP90AA1、ESR1、MAPK8、RELA 和 EGFR。子网 3 的核心靶点为 IL-6、TNF、IL1B、IL4、CCL2、CXCL8。(10)药组作用于NSCLC的富集结果:信号通路主要是:癌症的途径、IL-17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EGFR-TKI耐药和细胞衰老;生物过程主要是:对无机物的反应、对伤害的反应、凋亡信号通路、对脂多糖的反应等;细胞成分主要是:囊腔、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复合物、膜筏、转录因子复合物、细胞外基质等;分子功能主要是:蛋白激酶结合、转录因子结合、蛋白激酶活性、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蛋白质同源二聚活性等。研究结论胡凯文教授治疗NSCLC经验包括:①肿瘤起病与衰老、代谢紊乱相关,NSCLC的治疗时时围绕“促代谢,抗衰老”的目的;②肿瘤患者体质为全身虚寒,局部实热,阴阳不和,寒热错杂。局部与全身分而论治,全身辨证下以中药内治,注重温补阳气,调补五脏;局部辨证下以外治为主,直截癌肿;③提出肿瘤治疗“归元论”,肿瘤患者全身存在上热下寒,火不归元的证型,治疗当以补益肾中阴阳,引火归元为要;④肿瘤患者气机紊乱,常出现“清浊相干”的状态,治疗当调畅气机,升清降浊,以通为补;
⑤肿瘤病机总属气机逆乱,火不归元;治疗原则为调畅气机,引火归元;
⑥临床常用方剂包括
:越鞠丸合半夏汤加减、温胆汤、加味引火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生脉地黄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乌梅丸、麦门冬汤及虫类药对等。
通过聚类分析获得的药组为“当归-黄芪-熟地-肉桂”,该药组可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地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挥疗效,这可能与抑制炎症过程、抑制细胞增殖、调节免疫、逆转多药耐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