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太行八陉”之一的军都陉
太行八陉,陉,即行,意为通道。
太行八陉
八陉之名,其中的好几个,战国时期就有了,比如,楚汉相争,韩信打了著名的井陉之战。韩信以少胜多,背水一战,率三万兵马,击败陈余率领的赵军二十万人,陈余被杀,赵王赵歇、谋士李左车被俘。
井陉之战
军都陉,是太行山与燕山的分界。太行山的余脉,是西山;燕山的余脉,是军都山。
军都陉,位于西山、军都山之间,在明帝国时期,从怀来,到南口。
居庸关,是内长城的三关之一,居庸关的前哨阵地是八达岭长城。
居庸关与古北口,分别扼守京畿的西边和东边,共称为“京师锁钥”,是明时期著名的要塞。
1568年,蓟辽总督谭纶,举荐抗倭名将戚继光为蓟镇总兵。戚继光到任后,大力修建从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镇守十余年,威震北边。
居庸关
军都陉,起始于延庆怀来盆地的怀来,到八达岭长城,出居庸关南口为止,然后就可到北京了。军都陉自八达岭到南口一段,称为关沟。
在历史上,军都陉是北京通往蒙古的重要通道。
居庸关扼守两山之间,“切近京师,天险莫比”,其绝险地理形势,使其占据非常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北京,以北、以西,皆有大山防卫,而关沟是北京西北山脉的唯一山口,便于驰马行车,此通道一旦失守,胡虏即可突破山势防卫,半日内便可到京师,可见居庸关的设防是何等重要!
虽然明长城是明中期修建的,居庸关城当然也是明城,但是,由于军都陉的独特地势,古代居庸关在金时期就有了,金军据守居庸关,蒙古军屡次攻打而不克。成吉思汗遂改变计划,佯装败退,诱敌出关追杀,蒙军突然反击,遂破居庸关。蒙军夺居庸关而据守之,严重威胁金中都。
明修长城后,明末,李自成也是攻破了居庸关之后,而占领北京的。
居庸关是天险,却屡被攻破,这取决于当时的国势和人心。明末顾炎武,闻说居庸关被李自成攻破,感慨地说:“地非不险,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粮非不足,乃国法不行,人心去也。”
关沟贯穿八达岭长城到南口
说过了军都陉,再来说说居庸关八达岭以北、以西的几大盆地。
居庸关八达岭长城以北,是延庆怀来盆地。
延庆怀来盆地以北是张家口盆地,张家口是外长城的重要关城。
张家口盆地以西,是大同盆地。
桑干河是发源于山西的重要河流:桑干河以西,是大同盆地;桑干河以东,是蔚县盆地。
在战国时期:大同盆地,属赵国;蔚县盆地,属代国;张家口盆地,延庆怀来盆地,属燕国。
延庆怀来盆地,张家口盆地,大同盆地,蔚县盆地
张家口盆地,延庆怀来盆地。图中长城是燕国长城
说明一下,燕赵长城,位于今内蒙一带,朱棣篡位后,将明的国界后撤,因此,明长城,急剧后撤,位于今山西一带,所以,现在的代县,也就是明代县,位于大同盆地以南的忻州定襄盆地,比之于战国代国,也是急剧后撤了。
且说,今张家口一带,就是燕国的上谷郡。
明初,藩王谷王及其军队,就封于今张家口一带,修建宣府城,即今宣化县城。朱棣篡位后,撤除藩王的军队,谷王被废。后来明中期修建长城,宣府为外长城重镇,宣大总督,统一镇守宣府、大同两镇。
历任宣大总督,最著名的是卢象升,1600到1639,活了三十九岁,南直隶省常州府人氏,曾任兵部尚书。他率军迎战清兵,在北直隶省巨鹿县一带,被清兵包围,不屈阵亡,朝廷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
卢象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