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音(第十四辑)
童音(第十四辑)
本期的《童音》收录了四篇文章,前三篇是同题文章,即《初夏晓风》,第四篇是李瑶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四篇文章各具特色,但同样做到了文学和学术的纯真和美好。初夏晓风只是给出一个情境,就是在初夏的清晨,晓风款款吹来。此外,再无其他了,余下的要靠作者自己补充了。在这样一个情境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怎样表现这个故事呢,作者发挥的空间是很大的。从创作实践来看,孩子们的确有了很棒的作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现的是青年早期的学生与父母之间尴尬而虐心的人际关系,同时在艺术上也很值得称道。
初夏晓风
文/张梓暄
清风拂过云稍,扬起片片清凉,浓浓白雾弥漫于茶园间,模糊了叶缘,正值初夏,山林间的水气凝结为露,化为天地间一点晶莹。
我扶着书包的肩带,漫步于茶间,效仿那位收留我三天的老茶农,捻起嫩嫩芽,放到背后开着口的书包里,转身向那位年近古稀的茶农道谢告别。就这样,我完成了我今年寻茶之旅的第一章。
五年前,姥爷因病逝世,研究了一辈子茶的姥爷却还有一个未完成的心愿:远行寻茶。姥爷生前,为了能够照料我那体弱多病的姥姥,他一生几乎未曾远行过,自然也完不成那个心愿。
姥爷临终前把那个心愿告诉了我们,可惜,表兄妹中无一人放在心上,于是我放下了姥爷生前因重男轻女而对我的种种不公,一个暑假对于几次短暂的游行来说,足矣。
世人皆知春花秋月的风雅,却鲜少有人知于初夏漫游茶海之乐。一个背包,几只小茶瓶,即可让我知足知乐,我有时还会想:姥爷生前对我的不公,是否是为了他逝世后我的如梦之旅做铺垫。因为姥姥曾说过,人这一生,受过的苦与福,都皆乃上天冥冥之中注定,只不过是早晚之别。
清风忽至,卷起云雾,泛起翩翩清涟,茶叶微动,显现出我前进的脚步。我知,我这样做的意义,不过是守一抹茶香,安一缕幽魂。
注:作者系衡水中学实验学校初一年级学生。
【江一点评】
梓暄的这篇文章是一篇小小说,超出考场,但从纯文学、纯学术的角度,我要给她很高的评价。这里我要对文学要一点思考,文学就是人学,人学就是要表现人心灵中不可更改的存在。文学的本质应该是诗性,而诗言志。因此,文学绝对不是对大众的屈从,人们喜欢什么就写什么,也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绝对客观的反映,有什么就写什么。而是要体现出一种诗性,完成一种心灵的叙事,而不是为叙事而叙事。在这个意义上说,小说、散文、戏剧等都应该是诗性的,只是没有用诗的形式来表现而已。因此,我认为梓暄的这篇文章有很高的价值,她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儿,而完成这样的作品,真的难能可贵。这篇文章给人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她能满足我们对美好的想象。作者通过一篇唯美且略带凄婉的文章朦胧的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重男轻女”,也许这并不是作者要表达的重点,但文章离开这几个字似乎重量会减轻不少,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现实是有认真而深刻思考的。此外,梓暄的语言值得我们学习,比如“清风忽至,卷起云雾,泛起翩翩清涟,茶叶微动,显现出我前进的脚步,我知,我这样做的意义,不过是守一抹茶香,安一缕幽魂。”最后,文章也出现了哲学性的思考,比如“人这一生,受过的苦与福,都皆乃上天冥冥之中注定,只不过是早晚之别。”虽说是姥爷所说,又何尝不是作者所思呢。
初夏晓风
文/王若阳
又是一个初夏,习习清风推着我到爷爷的家——一片安静的山林。
山林里的初夏特别美丽,恬静里沉淀着诗意。我穿梭在湖边山水,行进在林间小道,空气里弥漫着树叶和潮湿泥土的气息,蓦然回首。石子路的尽头,一座白砖青瓦的小屋。啊,这就是了。
轻推开有点潮湿的木板门,一声沉重的呻吟回荡开来,孤独又凄凉地荡满整个山谷。我走进屋里,望着无比熟悉的一切——窗边的檀木桌椅紧挨着壁炉的大书柜,左边的床板和爷爷钟爱的一套茶具。这屋里的一切都想是原来的样子,又仿佛爷爷只是去山里散步,过一会儿就会回来似的。
那套茶具,陪伴爷爷度过了几十个春秋年华,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伴着初夏晓风,我坐在高高的门槛上数星星,爷爷就在里屋泡茶喝,水是山泉,架在火上烧热后,撒几片爷爷自己的茶叶进去。我常常数着星星,就被茶水倒来倒去的叮咚声打断,我便回过头来看爷爷。爷爷一手小心翼翼的端着他那古董紫砂壶,不停地往小茶碗里倒茶,小碗从空的有了一半,再由一半盛满,接着,茶水溢出来了,我心疼爷爷的茶白白浪费,不由得去夺茶壶,爷爷示意我别激动,我又不解地坐下。久末,壶内茶尽,爷爷将茶碗递到我嘴边,说:“茶水从碗里一出来的过程,本身是对茶碗的冲洗,茶碗越是有光泽,就证明它被茶水冲洗的越多,时间越久远,自然,它本身就越有价值。”我点点头,便抿了一口爷爷泡的茶。说不出来的味道。爷爷泡的茶有一种味道叫家......
此刻,我又回到了空无一人的屋子,初夏晓风吹开了那本静静躺在茶具旁边的书,是宋词。风翻到的那一页,是一首南宋蒋捷的《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度与泰娘娇。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在年年的初夏晓风中,我们不断成长,晓风吹红了樱桃,吹绿了芭蕉。方才也吹来了美好的回忆。但是初夏晓风不停“流光”,也终究挽回不了辞别已久的那位故人。
注:作者系衡水中学实验学校初一年级学生。
【江一点评】
这篇《初夏晓风》是若阳半年来最好的作品,我感到很欣慰。欣慰的原因不仅仅是这篇文章,还在于若阳对写作的执着、认真与刻苦。她曾给我写过一封短信来表达这层意思,我感到非常感动,同时也感到身上担负着某种不可言说的使命,这种使命似乎是可以贯穿历史的。看到若阳的这篇文章,我认为她在构思方面做的非常精妙,几乎到了让我震惊的地步。由现实回到往事,再由往事回到现实,这种常见的结构在若阳这里运用到了“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境界,回到爷爷住过的山林,似乎爷爷还在,只是出去了一会儿,马上就会回来。一个“似乎”便道明了真相,而对爷爷煮茶、冲茶碗的回忆真的堪称经典,活画出了祖孙二人异常鲜明的形象,这形象重在心灵与认知方面。回到现实中,若阳并不是大肆的伤感,也没有匆匆的收场,而是用一首词来结尾,完成点睛。此外,我认为若阳在细节和语言方面也实现了自我的突破,比如对煮茶、冲茶碗的描写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让人过目难忘,惊叹不已。而这靠什么呢,无非是语言。好的语言不是五彩斑斓,不是晶莹剔透,而是准确、鲜明、生动的表现人、事、物,并且带着某种浓淡不一的情绪。
初夏晓风
文/聂天祺
夏天是一个令我讨厌的季节,我是个北方人,习惯过冬天。
这几年,冬天没那么冷了,羽绒服、棉裤都还没有穿上,夏天就要来了。
这几年,夏天越来越热。春天还没有结束时,人们都换上了背心短裤。夏天这不来了吗?
今年,我倒盼望着夏天快点儿来,春天这么热,还刮那么猛的风,春天的风虽然没有冬天的风那么无情,但是劲儿那么大。
过了几天,风不再是强烈的了,刮起了初夏的晓风,我知道:夏天来了。当我跨出家门时,闻到清风带来的清香,听到鸟儿叫,却看不到一只鸟,我闭上眼,感觉没那么热了,这是大自然万物和谐给我带来的平和的心境。我爱上这个季节了,初夏,感觉一切都在这时缓一缓,包括时光,停下脚步来歇歇儿:风,缓了;阳光柔和了;声音,变小而丰富了;湿的泥土,干得缓慢了。
这看似悠闲的初夏,是大自然用心去呵护的,让一年当中有了一个放松的时候。
这个时候很短,人们往往注意不到。小草、树木在这个极适宜的季节快速生长。
雨在这个美丽的时间里也是很有魅力的。老天爷没有一点儿应付的心理,完全是一丝不苟地向人们赠送雨露。
站在雨里,雨点很小很细,像雾一样,还很暖,柔和一点也无力,看上去雨很小,可是用手去接,不一会儿就满手掌啦!老天爷真照顾人们和植物,雨水那么多,可是那么柔,那么暖,那么干净,不打伞也没事儿。
初夏的风、阳光、泥土、雨水,尤其让我震撼,其它万物也都做到了最好。在初夏,你可以什么都不管,大自然都为你准备好了,尽管放松,去享受吧。
注:作者系衡水中学实验学校初一年级学生。
【江一点评】
这是一篇带有情感变化的描摹自然的散文,文中只有作者一个人在活动,观察、思考、感悟。自然中的风、雨、鸟、泥土、草都是带着浓郁生命气息的。可是,就是这样的景致,作者却是讨厌的,因为作者开头就坦言自己是北方人,习惯了冬天,不喜欢夏天。然而,从文章的后面看,似乎又是不对。因为对于夏季,作者用到了“平和的心境”、“生长”、“悠闲”、“放松”、“享受”等词语。这些词语给我们暗示,似乎作者只是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似乎很简单,但却鲜明的反映出作者内心情感甚至情绪的变化。纵观本文,没有明显的情节,没有鲜活的叙事,有的只是视野的变换和情思的跳跃,这些都是通过白描的文字来完成的,让我们看到一个心绪复杂的男孩儿。这是符合文学之诗学传统的,可以被感觉,可以被想象。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文/李瑶
夕阳的背后,月牙悄悄爬上了夜空,回家的归途,有谁在默默守候……
当我拖着沉重的脚步慢吞吞回到小区里时,四周漆黑一片,就如我此时的心情,依然有着委屈和悲伤,往日家里明亮温馨的灯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微弱光晕,让人产生阵阵寒意。我鼓起勇气回到家中,仍是一片昏暗,不安充斥着我的内心,让我有些后悔今早的举动。
“你回来了。”妈妈带着沙哑的声音低声说。
熟悉的声音穿破黑暗,使我感受到了一些慰藉,但我保持沉默,一声不吭。
升入高中以来,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各式各样琐碎的事压得我喘不上气,看什么都不顺,我把母亲的唠叨当做对我的讽刺,我认定母亲变了,变得再也不关心我。
“洗漱一下睡吧。”妈妈边说边默默给我准备牙具。
又是一阵沉默……
“今天停电了”妈妈似乎在自言自语。
简单的三个字却仿佛戳中了我的要害,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悲伤和愤怒。
“停电停电,明知道停电,也不来接我,我……”我委屈的大声喊。
想到这,我便更加难过,放学路上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
“你去哪了,怎么这么久”她急切却温柔的说。
充满担心却又格外温柔的声音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个很年轻的女士,可眼角些许的皱纹暴露了她的身份,母亲。她看起来已经等了很久,虽冻得满脸通红额头却沁出了汗,因为担心始终皱着的眉头像一根解不开的乱绳,刚跑回来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这么幸运,被牵挂了这么久,反而担心自己偷偷跑出去玩会不会被罚。不过,这位母亲却没有丝毫埋怨,而是拉起孩子的手,擦擦被泥和土装点过的脸。
“走,回家吃饭。”她又 轻声说
“为什么人家妈妈就那么好,为什么我收到的只有唠叨”我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努力不想让它掉落。
“对不起,可……以前的灯,还有今天的蜡烛,都是为你留的。”妈妈似乎不知道如何说了。
为我?是啊,无论放学多晚,无论多黑,无论是否下雨与下雪,只要我没回家,靠近窗户的灯便会一直开着,以前一直以为是忘了关,母亲今天却说,那是为我留的灯,让我在回家的途中只要看到灯,便知道终点有人等待着我,让我不再害怕,我伴着灯,母亲伴着我,度过一个又一个日夜,度过一年又一年岁月。可慢慢的,我把这种等候当做了习以为常,不再以一颗感恩之心对待,甚至说出了不再回家的气话。
我悄悄瞥向那根蜡烛,那根放在窗户旁,放在我在回家路上刚好能望见的蜡烛,正闪着清光,吐着缕缕轻烟,虽微弱不起眼,却在这黑暗的日子,给人温暖,给人关爱。有了光,我便不惧怕黑暗,有了光,我便不害怕独行。
我的泪水在那一刻喷涌而出,再也止不住。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紧紧的将我抱在怀中。
无论千里之外,蓦然回首,那人一定在灯火阑珊处,默默等候。
注:作者系石家庄二中高一年级学生。
【江一点评】
李瑶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真假参半的,她具有小说的虚构性,又具有散文的真实性。因为,从本质上讲,这篇文章反映的是青年早期的孩子与父母之间尴尬而虐心的人际关系。基础此,我们可以理解她的真实性,因为或多或少,我们与父母都有过这样的境遇,我们也可以理解她的虚构性,因为这篇文章只是对这种境遇的艺术投影。因此,从文章的主旨上看,我很认可作者的这篇文章。对李瑶的这种坦诚、率真、明朗,我也感到非常钦佩,同时我也有一种希望,那就是李瑶能够将文章中的美丽、力量成为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精神食粮甚至精神武器。从艺术上讲,我认为李瑶在叙事上的构思是很值得称道的,因为她很明显的用了倒叙的方式,不是从矛盾冲突开始写,一直写到问题解决,而是从问题解决的时候写,中间夹杂一点回忆,这样处理,文章的层次性和艺术性就显得很突出。再者,文章运用对话描写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绪变化表现的十分真实,应当说,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最后,文章塑造出了优美的意境,这种意境似乎又是对情节和主旨的某种暗示,比如“夕阳的背后,月牙悄悄爬上了夜空,回家的归途,有谁在默默守候”“有了光,我便不惧怕黑暗,有了光,我便不害怕独行。”
【江一简介】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号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实力派作家、诗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胡业昌先生,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词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湖畔弦歌》、诗集《桃花坞雨》《榷山问樵》、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哲学著作《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等。曾长期负责全国创新作文大赛的指导工作,并担任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河北省决赛评审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