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生,语文的出路
为人生,语文的出路
文/江一
”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这句经典的话语依然指导着我们的点滴生活,更指导着我们的学习与工作。当下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阐释语文核心素养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如何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在我看来,培养语文核心素养,需要重新给语文设定出口。所谓出口,就是学语文是为了什么,学语文能干什么。自然,学语文有一个重要的出口,那就是考试,为了升学。但仅仅有这一个出口是不行的,如果只有这一个出口,那么考完试升完学呢,语文怎么办。无论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所处的尬境也是不乏其例的,在离开学校后,学生不会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不是没有学语文,而是没有感受到语文,语文作为一个工具,一个方法,尚且没有被掌握。更不要说能将语文与自我、人生、国家、民族联系起来,从而将语文从工具上升到思维、审美、文化境界。
与武侠中的武功如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等一样,语文也是有层次的,从低到高依次为工具、方法、思维、审美、文化。在这个序列中,由低到高逐渐提升,并不见得那么艰难,更艰难的是清晰的认识到这个序列,到了可怕程度的是,我们只是认识到工具与方法层次,而漠视、丢弃其他三个更重要的层次。既然语文核心素养是丰富的,那么,语文的出路就不能仅仅是考场、考试、升学,还应该有更高级别的出路。
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音乐等可以做什么,或许可以有据可查,而学语文可以做什么,排除考试之外,回答起来却模糊不清。因此,语文的出路必须给予认真的思考和研究,这个出路要清晰,要丰富。那么,语文这个出路的方向一定要面向社会,面向国家,面向民族,面向实际,面向人生,从这些中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总之,学语文也要、也可以经世致用,比如写一手优美而强力的文章,做一场澎湃而深刻的演讲。语文,从这些中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总之,学语文也要、也可以经世致用。
从这个逻辑关系出发,我很赞同一种观点,即语文从来不是一个学科,而是学科基础。当作为工具、方法,语文又成为了思维、审美与文化。毋庸置疑,语文也成为了人生的基础。而语文素养概念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又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作为关键的后者,该如何解决,即语文的出路要靠谁来开拓,自然是师者。在这个问题上,教师是不能缺位的。语文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师者要有新智慧、新探索、新方法、新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解释语文,又改变语文。
【江一简介】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编剧,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号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实力派作家、诗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胡业昌先生,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词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湖畔弦歌》、诗集《桃花坞雨》《榷山问樵》、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哲学著作《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