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讲座】楹联格律基础知识
楹联格律基础知识一
提要:楹联起源,楹联平仄要求。
一,探究楹联起源。
在讲楹联格律基础知识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楹联起源。
定义:楹联原指悬挂于楹柱的书面联语。也称桃符,门贴,对子,春联,对联。
在文学史上楹联是从古代诗文词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而来。
可分三个阶段
①对偶 先秦至魏晋,《尚书》三言有句:“满招损,谦受益”。《诗经》四言对偶句,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②骈(pian二声)偶起源汉赋兴于魏晋,以对偶句组成的骈文。
③律偶始于魏晋,兴于唐代。以绝律诗见长。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最早没有发明纸张前,周秦时就有人在入腊以图润笔,祭灶粘挂。把辟邪桃木(古代东海)刻上驱鬼神四字“神荼(shu一声),郁垒(li四声)”,悬挂谓之门神。延续千年后蜀国君孟昶在桃木上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幅对子平仄合宜,对仗工整,词性语法协调,堪称第一联。又据《宋代楹联辑要》所载最早园林楹联“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说的是孟昶花园百花潭,兵部尚书王瑶题句。也就在宋代改红纸贴对联。宋王安石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当时春联。而真正被独立成为文学体裁时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视。他本人十分喜好对联,当时喜欢用对子评价王公大臣,比如写给中山王徐达的对子:“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可见楹联兴起有源头活水,发展颇为雅俗。这种语言文字平行对称,与哲学的“太极生两仪”即世界万物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相通,因此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阴阳二元论还可以追溯到《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乾以易知,坤以简能”。老子《道德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皆有阴阳阐述。《文心雕龙》:造物赋行,支体必双。“文之骈,即数之偶也。。。”曾国藩“天地之数,以其而生,以偶而成”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二元阴阳观念,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心理。语言学家王力在《诗词格律》阐述:“诗词中对偶,叫做对仗”,对联是在对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有当短联发展为长联,具有不同律诗和骈文的结构时,对联才能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参考资料(中华版)1994p10
二.楹联的平仄要求
了解楹联起源历史。对于创作楹联有哪些启示和帮助呢?下面我们从简单的四声格律探讨到成诗联。
①何为四声?何谓平仄?
古汉语四声和现代汉语四声最大区别在入声字。南朝永明年,佛教盛行,佛经梵音对四声创立产生最大影响。古代我们称五音为“宫商角羽徵”。周颙著《四声切韵》,提出平上去入四声,这个新生事物,引起梁武帝的兴趣,曾三问群臣:“何为四声?一曰“天宝寺刹”一曰“天子圣哲”一曰“天子万福”确有“平上去入”四声也。而后由沈约,谢脁,王融,范云等将四声的区辨同传统古音韵知识相结合,开创了著名的“永明体”,有效的避免声律上的毛病。归纳的“四声八病”对近体格律诗产生后世影响至今。现代陈寅恪先生也曾在四声三问,阐述四声为佛经转读,即佛经唱诵对齐永明体的产生有直接重要的影响。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平仄归纳(入声字单列):
四声 一声 二声 三声 四声
Ma 妈 麻 马 骂
(阴)平 (阳)平 (上) 仄 (去) 仄
注:拼音的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入声字为仄。平声分阴平,阳平,仄声分上声,去声,入声。
②兹举王之涣《登鹳雀楼》,分析诗联内在联系。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分为:起句,对句,连句,尾句。每两句为一联。四句两联为绝句,八句四联为律诗。
平仄粘对规律:(四种其一)
(起句)仄仄平平仄,出
(对句)平平仄仄平. 对
(粘句)仄平平仄仄,出
(尾句)仄仄仄平平。对
注:左边所标绝句的对粘,右边所标楹联的对仗。两联成诗也是联。
③楹联平仄:根据出句平仄相反即是对句。如:
三山半落青天外(出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水中分白鹭洲。(对句)--李白
仄仄平平仄仄平
晴川历历汉阳树,(出句)
平平仄仄仄平仄
芳草凄凄鹦鹉洲。
平仄平平平仄平。(对句)崔颢
综上之言,在这个信息发达时代。除了诗词曲赋,琴棋书画人生之八雅,早已习以为常。楹联已然也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精神生活。女同胞们除了入厨房上厅堂,更多的扮演角色适应社会需求,更要为自己量身定做老有所学,老有所依。 省书法协会的女书法家们,当我们在饱墨临帖之时,古贤达圣人留给我们的诗文皆是瑰宝!只要肯下决心,用技之长会四声拼音,就能分辨四声,也就是能读出平仄,分析对句。攻关指日可期。拙作一首可谓:常(藏)书三百首,对子万千联。且看娇娥笔,描成华夏篇。
出句人:周海燕
出句一:日临丹洞;
对句一:云涌碧山。
出句二:浮云遮望眼;
对句二:逆旅立行舟。
出句三:渔舍清幽临岸;
对句三:灵山缥缈隐峰。
出句四:东篱采菊南山下;
对句四:北海游鲲西域边。
出句五:爆竹一声,驱邪除旧;
对句五:桃符千贴,余庆换新。
出句六:重九登高,落红谁谓无情物;
对句六:三秋坐石,浮白方知有心人。
对句作者:弘灵
20210905辛丑白露前一日采薇轩弘灵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