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适合秋天的书(国外作者)

今日推荐

我和秋天有个约会

九月,

带着秋的内敛,

蕴着秋的端庄;

九月,

携着秋的成熟,

含着秋的向往。

书单汇总

《万物静默如谜》

《秋季环游》

《孤独者的秋天》

《族长的秋天》

《秋之蝇》

上期国内作者书单链接:

今日分享|适合秋天读的书(国内)

《万物静默如谜》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于不写诗的荒谬。

——维斯拉瓦·辛波斯卡

辛波斯卡是当代最为迷人的诗人之一,享有“诗界莫扎特”的美誉。她1923年生于波兰小镇布宁,擅长以幽默、诗意的口吻描述严肃主题和日常事物,以诗歌回答生活。199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史上第三位获奖女诗人。

她的诗别具一格,常从日常生活汲取喜悦,以简单的语言传递深刻的思想,以小隐喻开启广大想象空间,寓严肃于幽默、机智。她是举重若轻的语言大师,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大的粉丝。

这本书收录了她各个时期最迷人的75首佳作,包括激发知名绘本作家幾米创作出《向左走,向右走》的《一见钟情》,收录高中语文教材的《底片》,网上广为流传的《在一颗小星星下》《种种可能》等,曾获得《洛杉矶时报》年度最佳图书,新浪中国年度十大好书,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等各种年度好书。这本书的出现直接带动了国内出版诗集的热潮。

《秋季环游》

一个开流动图书车的男人决定去死,直到这天他打开窗,迎来一次“午夜巴黎”式的邂逅。从《秋季环游》的开篇起,加拿大当代作家、加拿大总督奖得主雅克·普兰就开始用他迷人的语调,向你轻轻诉说这个故事。环游各地的图书车仿佛流动的莎士比亚书店,开启了一次精彩的文学之旅,带你穿越一场流动的盛宴。打开这本书,似乎就能看到打开生命的正确方式:有猫,有她,有书,有阳光。

为什么爱的本质总是如此相同,每次却又如此不同?加拿大当代实力派作家雅克·普兰在《秋季环游》中细致入微、温和从容地讲述了这个故事。这是一部缓缓流淌的迷人的小说,是后现代喧嚣世界里的一股清流,让人耳目一新。本书的男主角“司机”是一个畏惧衰老的人,他爱猫,没有朋友。他开着图书车在各地巡回,供当地人借阅,由此编织出越来越大的读者网络,也越来越牵绊着孤独的他。牵绊着他的,还有她——街头表演团成员玛丽。这两个人相遇的故事实际上只讲述了一件事:生命,倔强而强盛,总是会占上风的。

作者雅克·普兰是加拿大小说家。他在魁北克市的拉瓦尔大学学习心理学和艺术之后,开始了自己的翻译生涯。在他的第二部小说《吉米》获得成功之后,他全身心投入写作。普兰共写了十四部小说,其中《大潮》获加拿大总督奖,《年久的悲伤》获魁北克—巴黎奖。

普兰的写作风格安静私密,简单却充满魅力。其作品吸引读者的并非曲折的情节,而是叙事者的心路历程、对人生以及对与他人关系的思考。

《孤独者的秋天》

《孤独者的秋天》是特拉克尔的诗歌集。包括诗集、梦中的塞巴斯蒂安、孤独者的秋天、死亡七唱、逝者之歌等八部分。

其中《孤独者的秋天》这首诗共有三节,每节由六行组成,结构和谐匀称,语言干净纯然。

诗人着力营造出一种静谧氛围,而这种氛围如同一幅表现主义的美术绘画,色彩灰暗,阴冷凝重。诗人内心的矛盾、挣扎纠结盘旋于诗歌文本之上,显得超绝与宁静。

格奥尔格·特拉克尔(Georg Trakl,1887.2.3—1914.11.3)是奥地利表现主义诗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服毒过量死于前线,年仅27岁。

他是一位兰波似的天才诗人,富有感觉和激情,极具语言天赋,为20世纪德语国家五位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代表作《梦中的塞巴斯蒂安》(组诗)。

特拉克尔是德语诗歌的“黑暗诗人”,与里尔克、保尔策兰一同鼎起20世纪德语诗歌的辉煌。作为19世纪浪漫主义向20世纪表现主义诗歌过渡的一位重要诗人,他诗篇里的意象纷繁复杂、奇诡神儁,如蓝色的兽、月亮凋残、朦胧的壁龛、阴郁的鹰、肉体绿色的腐烂、黑夜的悬崖、石化的脚步等奇傀的形容,还有诸如十字架、坟墓、黑雨、魔兽、假面、火焰、洞穴、罂粟等具像的主体,以烈性酒和麻醉品的癫狂迷幻向我们扑盖而来,展示出特拉克尔娴熟的表现主义手法,也呈现出他心灵巨大的孤独感、荒凉感和极度崇尚的死亡感。

《族长的秋天》

加西亚·马尔克斯最有名的作品当数《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他还有一部重要作品《族长的秋天》,常常被人忽视了。

它问世于1975年,从1968年动笔到1975年成书,历时长达八年,被公誉为“盼望已久的作品”。小说面世后,再次轰动拉美和世界文坛,美国《时代》周刊推荐该书为1976年世界十大优秀著作之一。有的文学评论家把它推崇为加西亚·马尔克斯“又一部新的经典性著作”,认为“这部小说无论从结构还是语言来看,在拉美文学界以及作家本人的作品中,都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赞扬作者“是无与伦比的语言巨匠”。

它可以说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文学成就最高的杰作,将魔幻现实主义发挥到极致,也最好地体现了他在诗歌、音乐等方面的艺术素养,被誉为“近五十年所有语种里最伟大的小说“。它又是马尔克斯倾注最多情感的内心告白,融入了他个人对孤独的深沉感受:族长的孤独,正是在名望光环下马尔克斯孤独内心的写照。

《族长的秋天》以近乎散文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独裁者无所不能却孤独落寞的一生。

他在难以数算的岁月中享尽荣光,对权力的痴迷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却无法改变“没有能力去爱”的命运,于是他一边用权力的罪恶补偿这无耻的命运,一边在只有母牛的宫殿里沦为自己孤独的祭品。他在自己的王国里随意颠倒白昼,确定节日;要求他下达的命令必须得到执行;在权力的金字塔中,他不相信任何人,不断地背叛同道,肆意地残害生命。

因此,才会在自己的荣光中孤独地死去,孤独得连一个敌人都没有剩下。小说写尽了这位族长对权力的痴迷,对同道的背叛,对女人的渴求,对爱情的绝望,对生命的残害,对现实的逃避,以及对孤独的恐惧。作品的重点并不在叙述事件本身,而在于塑造人物形象。通过意识层面和内心独白,刻画出性格特征鲜明的人物。

马尔克斯在谈论《族长的秋天》时认为:“如果同意《百年孤独》是对拉丁美洲历史的象征性概括这个说法,那它就是一部不完全的历史,因为它缺乏关于权力问题的思考。这便是《族长的秋天》的主题。”

《秋之蝇》

小说《秋之蝇》《秋之蝇》收入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两部以俄国革命为背景的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31年,是以传奇女作家内米洛夫斯基的亲身经历写就的。

主人公塔季扬娜是一名忠诚、能干的仆人,也是卡林纳家好几个孩子的奶妈。俄国革命爆发后,卡林纳一家开始逃亡,她留下看家,埋葬了卡林纳家惨死的小儿子尤里,还不远万里为主人家送去缝在衣服里的珠宝。后来,她随他们一起定居巴黎。然而,就在卡林纳一家开始享受新生活的时候,塔季扬娜对旧时光念念不忘,愈发显得多余,如秋天的蝇虫般无力地挣扎,最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小说《库里洛夫事件》首次出版于1933年,取材于俄国革命时期的真实事件。布尔什维克党人莱昂·M身负刺杀臭名昭著的俄国教育大臣库里洛夫的重任,以家庭医生的身份逐渐成为库里洛夫的亲信。渐渐地,莱昂·M心中的仇恨开始化解,取而代之的是对库里洛夫的怜悯和无奈。经历了血雨腥风之后,莱昂M明白了:“革命,就是一场杀戮!……其实,没有什么是值得换取的,重要的只有生命。”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于1903年出生在俄国基辅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移居巴黎,凭借其处女作小说《大卫·格德尔》(1929年)登上法国文坛。二战爆发后,她躲在法国南部一个小镇里。1942年夏被杀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

2004年,由内米洛夫斯基的女儿德尼斯·爱泼斯坦在母亲遗物中找到的未完成小说《法兰西组曲》得以出版,破例获得当年度法国雷诺多文学奖,迅速成为风靡世界的当代文学经典。

(0)

相关推荐

  • 夜与书

    今夜,有风吹来.今夜,我会遇见你. 很多书,我都是夜间读的.从<高玉宝>,<金光大道>,到后来的<简爱>.<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

  • 我与世界文学:从街头到案头

    胡续冬 自歌德提出世界文学这一伟岸而模糊的概念以来,对它进行的阐述多如牛毛,其中最常规的两种,一是将其当做传世经典的总体谱系,一是将其视为世界各国文学的总和.这两种意义上的世界文学我都没有资格唠叨,因 ...

  • 她们有个鸡毛的价值,为什么还要恬不知耻地活着

    ◆ ◆ ◆ 在这虚幻的秋天的午后,一觉醒来,闻听窗外婴儿的啼哭,寂静的巷子带着秋天的深沉,一个婴儿断断续续地啼哭,开门声懒懒地响起,自行车呼噜呼噜碾压而过,头顶的飞机轰隆轰隆,几声鸟雀,安静的秋天,这 ...

  • 〔俄国〕莱蒙托夫《无题》诗词原文及赏析

    无题 [俄国]莱蒙托夫 我俩分离了,但你的姿容 依旧在我的心坎里保存: 有如韶光留下的依稀幻影, 它仍愉悦我惆怅的心灵. 我虽然委身于新的恋情, 却总是无法从你的倩影上收心, 正像一座冷落的殿堂总归是 ...

  • 我的自救书单

    ◆ ◆ ◆ 文丨曾瑞 由于对教育的失望乃至痛恨,从高三开始,我放弃学业,一味读课外书.好歹考上一所大学,我基本没去听课,自大一第二周起,就开始逃课,天天泡图书馆,照样看书.当下,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某 ...

  • 有一种传记叫“百年孤独式”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 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 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看完上面这段话,你的感受是什么?是不是大脑一片空白,然后扼腕叹息:天呐,每天净瞎忙了,关于日子,我竟然只记住了小时候! 读 ...

  • 学者作家谈聂鲁达:像写情诗那样写政治

    [摘要]我觉得我们自清代以来,在写作上有种嘤嘤病态,跟美洲像向日葵般的创作生态差别巨大.我们写小说会有很多精于算计的东西,人和人之间,在聂鲁达或是在马尔克斯的东西里,你看不到这些.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 马尔克斯之后,拉美文学要看波拉尼奥

    中信大方新出了一套"最后的访谈"系列,第一辑收录了六位作家的访谈,其中有海明威.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冯内古特.波拉尼奥和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每本书的篇幅都不多,一般都有四五篇的访 ...

  • 阅读难度完爆《百年孤独》,《族长的秋天》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文|大翎 马尔克斯曾说:"有一天,当没有人记得<百年孤独>中的奥雷里亚诺是一个人还是一条街的时候,<族长的秋天>将使我免于被遗忘." 毫无疑问,<族长 ...

  • 欣赏丨马尔克斯的语言

    欣赏丨马尔克斯的语言(摘录' 文/余长城 马尔克斯的语言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书中达到巅峰,甚至远超<瓦尔登湖>书中梭罗的语言.这种语言在中国是没有过的,萨特有过类似的语言一一 ...

  • 大家讲坛‖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难写与“难看”

    □ 赵月斌 加西亚·马尔克斯最有名的作品当数<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他还有一部重要作品<族长的秋天>,常常被人忽视了.就像我,虽然早也买了中译本,却只是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