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域医改的四点建议
县域医改在整个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居重要位置,从体系、医疗服务水平、人口老龄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四方面对县域医改提出建议。
来源: 老徐评医
作者:徐毓才
①基层不强,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医疗设备、医疗技术落后和人才队伍匮乏,基层医疗服务很难得到群众认可。 ②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短板明显,治大病重病和急救能力不强。 ③人口老龄化又有新挑战。人口流动加速农村人口老龄化快速出现,在农村交通不便信息化建设滞后的情况下面临新的风险。 ④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医院运营困难。 ⑤乡村医生队伍青黄不接现象严重。 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问题突出。疾控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短缺,缺编严重;疾控机构基础设施老化,投入不足;疾控机构能力不能满足新时代疾控工作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应急处置设施不全,没有卫生院设置发热诊室,慢病管理能力不足,医防融合机制未形成。 ⑦县域内医共体建设工作停滞不前。 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任重道远。政府办医体制不健全;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难落实;医院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符合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难建立;投入补偿机制还不完善,医院债务负担重,运营较困难。
一是加强县疾控中心建设,对疾控中心实行迁建或改扩建,将疾控中心建设成为全县疾病预防控制指导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及指挥中心、医用防护物资储备中心,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加强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建设。配置必要的检测、检验设备,改造升级实验室,加强人员培训,启动计量认证,切实提高疾控中心检验检测工作能力。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加专业技术编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把疾控建设成真正的专业化技术队伍,让疾病预防控制的专业问题由专业机构专业人员说了算。让疾控中心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参谋部、顾问团、应急物资储备库;
三是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多渠道增加疾控工作经费,保障疾控业务正常有效开展,将疾控机构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并全额保障,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持;
四是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五是进一步提高疾控中心慢性病管理能力,发挥疾控中心统筹慢病管理职能。
六是建立健全奖励激励机制,实行绩效考核制度。研究制定疾控机构职工薪金绩效考核办法,提高疾控机构人员待遇水平,有效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让想干事、能干事、肯干事的职工能力充分得到发挥;将疾控中心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兑现奖惩;落实文件要求,提高疾控中心防疫津贴补助标准。
探索开展医养结合和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缓解老年人医疗护理病床紧张、看病住院困难等问题。医疗卫生机构要为老年人开设就医绿色通道。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开设老年病科和老年病床,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依法依规开展养老服务。鼓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定期为老年人开展义诊。
05|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建立高效规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
二是建立符合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探索院长年薪制。落实“两个允许”,允许医院自主制定内部收入分配标准和方法,允许医院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
三是强化政府投入责任,完善投入补偿新机制。制定公立医院历史债务化解方案,对2021年前县级公立医院历史债务统一打包剥离由同级政府偿还。发挥医疗服务价格补偿作用,进一步理顺比价关系,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强化价格与医保、医药、医疗政策衔接。
来源: 老徐评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