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5.3【2017-7-31】
#每日学论语#15.3
【原文】
子曰:“由,知(zhī)德者鲜(xiǎn)矣。”
【译文】
孔子说:“仲由啊,真正懂得德的人太少了呀!”
【微言微感】
对孔子而言,鲁莽的子路需要更多的关照。因为,子路容易把问题想得简单,容易内心浮躁,需要经常点化,经常敲打。
这一天,孔子对子路说:“仲由啊,真正懂得德的人太少了,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很多人都是言不由衷,很多人都是浅尝辄止。
那么,什么是德呢?
我们首先来说文解字,从甲骨文看,“德”字左边是“彳”(chì),表示“行走”的意思;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上面有一条直线,表示眼睛要看正;二者相合就是“行得要正,看得要直”之义。
“德”的金文形体与甲骨文形体基本相似,只是在右边的眼睛下加了“一颗心”,这时的人们又给“德”字的含义加了一条标准,即除了“行正、目正”外,还要“心正”,可见人们对“德”字的含义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小篆的形体结构基本沿袭了金文的形体结构,楷体的形体又沿袭了小篆的形体。
《荀子 · 非十二子》:“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就是说:一个人要做到“问”、“学”、“让”才能算是有“德”。
不知就问,不耻下问,虚心好问,勤思善问,问得好,问得妙,就是掌握了学问。
孔子是问问题的高手,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向老子问礼,汲取道家的思想精髓,而后根据社会需求,有所发展和改进。
孔子向苌弘问乐,探究韶乐和武乐之异同,并与次年前往齐国聆听了韶乐的演奏,乐得手舞足蹈,如醉如疾,“三月不知肉味”。后来,孔子做“六艺”(礼、乐、书、诗、易、春秋)中“乐以发和”思想即源于苌弘的乐学理论。
孔子向师襄学琴,向郯子问少昊时期的管理制度,和顽童项橐辩日,和叶公论证,和弟子问仁、问礼、问政……
“不能则学,虽能必让”。则倡导“吾日三省吾身”,闻过则喜,知不足则进取,适可而止,谦卑礼让。
《道德经》中有“德”字四十一处,提出了“上德”“玄德”“孔德”“积德”等等,“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即大德只服从于道。第五十一章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将“道”和“德”两者规定为“生长万物”和“畜养万物”的关系。
我个人以为:道是规律,德是规矩。循道而为,就是大德。
教师的德,就是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成就学生。具体说就是懂他、敬他、理解他、宽容他、唤醒他、激励他、督促他、成就他。离开了学生谈师德,是毫无意义的。
学生的德,就是学习生活,学习生存,学习生命成长。学生不好好学习,不知道感恩父母和恩师,就是不道德。
父母的德,其一是养孩子,其二是育孩子,其三是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
西周文化的重要内涵的“礼乐文明”中,“德”是核心。德归纳为“勤朴古健、果义敢为、居安思危、善始善终。”
孔子当年之所以念念不忘“克己复礼”,就是因为以德为核心的西周之礼是儒家思想最为推崇的道德标准,周人制作礼乐,隆礼重仪,确立了以“德”为先的价值原则。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是周人的基本的精神信仰。周人认为殷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无德,天命转移到了有德的周人身上。
《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是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
“德”的价值原则,被孔子发展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王道原则;被孟子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原则;被《礼记·大学》发展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道德纲领。
“德”成为中国伦理的核心概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德”的外化即为礼,在心为“德”,发之于心而表现为行为即为“礼”。
“德”往往和“行”结合在一起,称之为“德行”。可见,德重要的不是想,不是说,而是做。
世界最远的距离,是从知道到做到的距离。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有个有德的人,吾日三省吾身,清理自己内心的脏东西,每天要用感恩的心态,用微笑去温暖服务你身边的每个人,使他们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德,是一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