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归汉图卷 张瑀(金)

一、“文姬归汉”故事

蔡文姬出生大家,父亲是东汉大儒蔡邕,精文学也精书法,也是曹操的好友。有这样一个通晓经史、天文、音律,擅长辞赋的父亲,蔡文姬自然也博学善辨。

在父亲政治生涯遭颠覆而死于狱中后,蔡文姬于逃难中被骁勇的匈奴掠去。因为她长得美,匈奴的左贤王就娶了这个汉家女儿为妻,待她十分恩宠,生下一双儿子。直到十二年后,成一代雄霸之主的曹操,因念其好友蔡邕的后代尚在匈奴,才花重金将蔡文姬赎回。

二、陈居中——《文姬归汉图》

论气魄,《文姬归汉图》画得最夺人眼眸的,当属南宋画院画家陈居中的这一幅了。

陈居中是最擅长描绘少数民族生活情态的一个画家,他的画,线条与敷色都费尽思量,饱含着一股富贵气。长年被朝廷供养着的画家,生活优越,富贵气是他们的主要特质。他就用这富贵的、史诗般的长卷,来描绘了文姬被接回家时那付且悲且喜、与夫君孩子惜别的情景。

陈居中——《文姬归汉图》

画面之中,一派荒凉萧索的塞外景象:土坡黄沙,枯树短草……画面中心,蔡文姬正与左贤王对坐饯别。贤王侧身饮酒,但仍转眸回视文姬,依恋不舍。

陈居中——《文姬归汉图》局部

文姬则盘膝而坐,面向贤王。文姬身后是她的一对子女,年幼者紧抱母亲腰际放声啼哭,年长者似乎正规劝其弟回到另一妇人(或是乳母)处。

陈居中——《文姬归汉图》局部
三、张瑀——《文姬归汉图》

张瑀,金代画家。生卒年不详,画史无传。传世作品有《文姬归汉图》和《明妃出塞图》,前者描绘东汉末年蔡邕之女文姬从匈奴归汉行旅在漠北大风沙中之情状。

全卷共画12人,前有胡服官员执旗骑马引道,中间是头戴貂冠、身着华丽胡装、骑着骏马的蔡文姬,马前有两人挽缰,后面还有官员护送,并有猎犬、小驹、鹰相随。

画面上沙尘迷漫,人骑错落有致,互相呼应,神情逼真,塞北风光尽现纸上。此图题签“宋人文姬归汉图”,系清高宗乾隆所书,并有乾隆、嘉庆、宣统诸鉴藏印。

张瑀——《文姬归汉图》

据顾丞峰先生介绍, 金朝张瑀的这幅 (为卷) , 绢本, 淡设色, 纵29厘米, 横129厘米, 现藏吉林省博物馆。在这幅画中, 文姬头戴貂冠, 身着未解的胡装, 足蹬皮靴, 双手持缰, 挺直身腰, 目光凝视前方, 透出一种坚定的期待神色;而端庄威仪、向后飘动的发带和衣巾, 又分明显示出她的风尘仆仆。

张瑀——《文姬归汉图》局部——文姬

除了马头左右两名胡兵夹马而行外, 中间一丛士人亦正驱马随文姬之后。其前面一头戴帻巾、手持团扇者可能是曹操的使节;旁边一人伏于马上, 勒马者似为匈奴的官员;其他5人情态各具, 但都藏头缩身, 似在躲避扑面寒风。画面的前后都各有一兵卒偕行, 前一汉人肩上倚托着汉家的圆月旗, 为画面添几分意兴;后一胡人右手持鹰, 似正在追赶队伍。

张瑀——《文姬归汉图》局部

从构图上看, 主要人物蔡文姬处于画面中偏右的位置, 马前左右牵马而行的胡兵为突出她做了衬托;而众男子旁腰护面避风, 与文姬挺直的身躯和坚定的面容相比, 更显示出后者此时急切归汉的心情和坚忍不拔的性格。马队在主体前后各有一人, 坐骑下有小马、狗各一只, 可以看出作者在构图平衡上的用心。

张瑀——《文姬归汉图》局部

另外, 作者并未选用忽见故人的场面, 而描绘了归途之中的片断。这个构思颇为巧妙。它是在高潮出现之前给人以联想和期待。作者用笔雄健刚劲、挺拔流畅而又富于变化, 既继承了吴道子落笔雄健而傅粉简淡的作风, 又学习了唐代画马名家韩幹、北宋李公麟的优良传统, 马的动态、用笔、虚实和质感尤见功力。金代的绘画作品很少见, 但仅此一幅的水平就很高。

张瑀——《文姬归汉图》局部

张瑀——《文姬归汉图》局部

四、佚名——《文姬归汉图》

宋画《文姬图》描绘的也是文姬的故事,但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文姬归汉”。

佚名——《文姬归汉图》

历代画家多有取此题材创作者,但一般都按照唐代诗人刘商所创作的诗文来进行描绘。与早期画家绘制文姬归汉这一题材时所流露出来的强烈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色彩不同的是,宋画《文姬图》着重展现了蔡文姬在匈奴生活中幸福的一面。

佚名——《文姬归汉图》局部

两匹彪悍的骏马上,蔡文姬和他的丈夫各自抱着一个孩子,一家人挽辔徐行。骑在枣红马上的父亲温情回望骑在白马上的妻儿,黑色的箭囊里伸出的羽箭,喻示着作为丈夫和父亲带给全家的安全感。

佚名——《文姬归汉图》局部

《文姬图》这一独特视角的刻画,体现了画家对历史事件与文学主题的重新认识。

(0)

相关推荐

  • 讲堂 | 他鲜为人知,却留下了宋代令人惊叹的西北画作!

    <胡笳十八拍图卷2> 陈居中 宫廷画家在古代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专为皇家人画画,甚至还为他们代笔.他们大多画花鸟.山水,但有一位几乎没有记载的宫廷画家却留下了大量描绘西北少数民族生活的精品画 ...

  • 明清历史画,演绎一个意料之外的故事给你看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东西逐渐消逝,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或许多年以后,很多东西都将不复存在,但它们可能会出现在我们的旧照片中. 如果说照相让我们可以更好的记录曾经的自己,那么绘画自然是在照相出现之前最佳 ...

  • 她是东汉第一才女,异域归来,一生三嫁

    宋  陈居中(传)  文姬归汉图   局部 壹 黄沙漫漫,旌旗猎猎. 一行来自中原的使者顶着风尘返程,大风吹得旌旗猎猎作响.队伍中一位头戴貂冠.身着胡服的女子在这恶劣的归途上思绪万千. 十二年来她已被 ...

  • 餐松饮涧 - 蔡文姬与辣椒中的爱马仕

    汉末三国第一大才女蔡文姬,先后嫁给过3个男人,但对她最好的并不是她的三任丈夫,而居然是"人妻控"曹操,各位可别想歪了哦,曹操对大才女的感情很纯洁的. + 文姬归汉图 / 局部1 蔡 ...

  • 蔡文姬的故事

    蔡文姬原名蔡琰,字昭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才女"之一,晋朝时为避司马昭的讳而改名文姬."由于郭沫若的贡献,后人熟知了蔡文姬的故事.这姑娘极有才华,能够凭记忆默诵出父 ...

  • 宋《文姬归汉图卷》欣赏

    卷画东汉末年文学家蔡邕之女文姬归汉的故事.重点突出归汉的行旅场面,不如配景,人疏密错落,互相呼应,真切描绘出长途跋涉的气氛和朔风凛冽的塞外环境.笔墨遒劲简练,富于变化,设色浅淡丰富,典雅和谐.画左上方 ...

  • 宋《文姬归汉图卷》

    卷画东汉末年文学家蔡邕之女文姬归汉的故事.重点突出归汉的行旅场面,人疏密错落,互相呼应,真切描绘出长途跋涉的气氛和朔风凛冽的塞外环境.笔墨遒劲简练,富于变化,设色浅淡丰富,典雅和谐. 局部高清 来源: ...

  • 京剧【文姬归汉】迟小秋

    京剧【文姬归汉】迟小秋

  • 京剧伴奏《文姬归汉》送儿女足陷风尘身披霜

    京剧伴奏《文姬归汉》送儿女足陷风尘身披霜

  • 陶汉祥:谈程派名剧《文姬归汉》

    程砚秋<文姬归汉> <文姬归汉>这个戏,程先生很看重的,常常被当作过年封箱戏唱.他到外地演出,最后一天如果要唱<文姬归汉>得加钱,原来卖三块钱一张票,这得卖四块. ...

  • 收藏殿堂 | 战汉玉鎏金器——两千多年前大师们的艺术杰作

    昨天有藏友对宋代鎏金器物的金色觉得是不是过于完美了,其实,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黄金属于铜族元素但化学稳定性却很强,近于铂族元素的性质--曝露在空气中不被氧化.不怕各种单一的酸碱.而且耐高温.不要说宋代 ...

  • 村民家发现《文姬归汉图》,专家凑了150元买走,如今是无价之宝

    文物这个东西对于懂行的人来说自然就是无价之宝,而对于那些不懂行的人来说,文物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物件,可能他会当它是一个喂狗瓷器,或许是一个挡灰布,也可能是一个普通的插花瓶等等,这些年来我们的文物专家确实 ...

  • 汉末才女蔡文姬的传奇人生(二):文姬归汉,时代悲歌

    冬去春来,在蔡文姬心里,回归故土已经变得像梦一样遥远. 多少个日日夜夜,家乡和已故去的亲人的脸如同荡漾在心头的涟漪,一层层扩散开,又一层层聚拢来. 建安十三年,南匈奴的单于呼厨泉特地到邺城(今河北省临 ...

  • 郭沫若为范曾《文姬归汉图》题诗

    范曾用微微颤动的手,将画轻轻打开,眼中不觉一亮,只见郭老在上面题满了诗,仔细一数,竟长达四十八句,且有简跋,云:"一九六二年七月八日,江左小范作<文姬归汉图>索题,因成此诗.&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