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陈何芳/邱敏:硕士生成长的社会支持如何改进

关键词:硕士生成长;社会支持;改进

摘 要:为了促进硕士生成长,社会应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在声誉、资源和出路等方面的公平。首先是“声誉公平”,社会应建立多样化人才评价标准,以减少声誉差异。其次是“资源公平”,社会应增强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均衡性,以减少资源差异。最后是“出路公平”,社会应关注人文社科等弱势专业,以减少出路差异。

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教育形式,其中的硕士生往往兼具学术目标与职业目标,在校期间受外界社会的影响巨大。为了扶持硕士生的成长,社会影响的不当之处需要得到改进。总结以往硕士生培养的社会支持问题,主要是存在过大的声誉差异、资源差异和出路差异。因此,必须减少这种社会性的两极分化,为硕士生成长提供更好的社会性支持与保障。

一、声誉公平:建立多样化人才评价标准以减少声誉差异

声誉歧视在社会中以不同的形式广泛存在。中国社会有一种现象叫“别人家的子女”,这一声誉歧视往往伴随着人的一生。在上学时,与他人比较学习成绩、学校层次等;在工作后,与他人比较社会地位,工作收入等,似乎一直在和他人比较。对于硕士生而言,这种不合理的评价标准,也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压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了普及化时代,硕士生的学历优势不如以往,也无法缓解日益严重的危机感。他们本来想要通过考研改变命运,却遭遇学历贬值。社会对学生的接纳不仅要求其达到一定的学历层次,还要求学生出自更高层次的高校。而对于大多平凡的硕士生而言,研究生阶段学业表现一般,也没有高水平高校的资历背景,就很容易陷入自卑情绪中,不断怀疑自身能力,为自己设定“我不行”的标签。

声誉公平需要社会尊重多元并克服偏见。为了改变“唯学历、唯学校”风气,社会大众应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学会容纳每一类型群体,让不同层次的硕士生都能拥有健康的舆论环境。硕士生不是同款复制的工厂加工品,不能仅看学历和学校标签。在评价硕士生群体时,不仅要看其学校层次,更应看到努力付出和个人闪光点,尊重每个人不同的发展方向,扶持硕士生的多元化成长。

二、资源公平:增强资源分配公平均衡性以减少资源差异

资源悬殊往往会导致质量悬殊。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通道,其资源保障能有效影响硕士生的培养质量。在同等条件下,为硕士生提供的社会资源越充足,人才成长的质量越高。遗憾的是,在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阶段,研究生人数的大规模增长导致了资源分配的短缺,使得人才培养达不到硕士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比如,有些薄弱高校面临着校舍资源短缺,师资力量短缺等困境,无益于质量保障。而那些资源富足的高校,能够为硕士生提供充足的科研支持,给予硕士生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其享受更好的学习资源,就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资源公平需要补足短板并改进管理。社会应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资源保障,让硕士生无学习的后顾之忧。同时要减少校际差异,为薄弱学校“雪中送炭”,减少人才培养的资源不足。社会不能仅仅关注清华北大等一流高校,而应对普通院校加大扶持,给予他们发展的空间。如果经费投入过于悬殊,就会扩大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差距,不利于全体硕士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资源分配的差异应当匹配人才标准的差异,对于清北名校的硕士生,可以提出较高的科研要求;而对于普通乃至薄弱高校的硕士生,就应降低甚至取消科研要求。总之,社会应追求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均衡性,不宜造成硕士生培养条件的过度悬殊。在资源差异下,应对不同高校提出不同要求,不能用同一标准评价全国所有硕士生。

三、出路公平:关注人文社科等弱势专业以减少出路差异

人文社科等弱势专业的求职困境值得关注和帮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一句经典名言从小就刻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似乎都依托于理工类专业的发展,导致人文社科类专业社会需求较低,也有不少学生担心毕业后的出路。人文社科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导致其毕业生在求职就业时的学科竞争力低下。甚至有些专业,学得再好也不受就业市场青睐,让学生产生了“读研无用论”思想。在这种情况下,硕士生阶段的学业优异显得意义不大,也严重影响硕士生的自信心。尤其是新冠疫情中的研三学生,疫情突如其来打破了生活的宁静,也破碎了人文社科学生的内心。访谈过程中,不少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哭诉自己的就业遭遇,并且陷入负面情绪而无法自拔。对比理工类学生,文科硕士生的危机意识更强。虽然理工类学生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但依旧能找到求职的空间;而文科类学生的求职岗位更加有限。因此,社会应增强对人文社科硕士生的关注,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窗口,增强对其就业帮助,让学生感受到自身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

总之,硕士生成长需要加强社会性支持。社会应关注人文社科等弱势专业,减少名誉差异;应增强资源分配的公平和均衡性,以减少资源差异;应建立多样化人才评价标准,以减少出路差异。硕士生接受的高层次教育,需要增强在“入口-过程-出口”环节的公平公正性,以避免在声誉、资源和出路方面两极分化。

(0)

相关推荐

  • 底层的出路

    ​职场精鹰知鉴书院知鉴老师分享 第一代人靠"老子",先天资源决 定出路; 第二代人靠"胆子",心理资源决定出路; 第三代人靠"卷子",考试分 ...

  • 何谓公平?平等?

    ​        何谓平等?过去人人追求温饱,有一个人吃不饱,就是不平等.现在人人追求好房好车,但不是都买的起,也是不平等. 君不见吃饱者,鸡鸣而起,日耕晚归:不知开豪车者,曾经发愤读书,抑或早入社会 ...

  • 50岁的人创业20年,今年倒下了,如何才能东山再起?

    当前社会上创业几十年,几乎拼搏奋斗一辈子的老一代创业者,如今倒下的不少,这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怎么办?回答这个粉丝的问题,一个50岁的人,创业20年,今年倒下了,如何才能东山再起?作为一名创业 ...

  • 月半谈

    在写文章之前,首先澄清一个问题:我不是社会学科班出生,很多时候不能用到完全学术化的研究方法与术语,因此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各位提出批评指正. 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公平究竟是什 ...

  • 431陈何芳/邱敏:硕士生成长的社会支持有何不足

    关键词:硕士生成长:社会支持:不足 摘 要:当前的硕士生成长面临社会支持的不足,导致声誉悬殊.资源悬殊和出路悬殊.首先,"社会的专业褒贬"反映了社会大众对不同专业的推崇或贬损程度, ...

  • 410陈何芳/邱敏:硕士生的个性心理对自信心有何影响

    关键词:硕士生:个性:心理:自信心:影响 摘 要:硕士生的自信心受到个性心理的影响,性格特质和心理健康发挥着中介作用.一方面是先天类型的影响,内向和悲观的性格惯性会降低自信心:另一方面是后天状态的影响 ...

  • 411陈何芳/邱敏:硕士生的个体能力有何侧重

    关键词:硕士生:个体能力:侧重点 摘 要:硕士生的个体能力侧重学术性和通识性.一方面强调"专精",本专业的思维能力.研究工具使用能力和基础研究能力等,有助于专业核心技能的习得.另一 ...

  • 412陈何芳/邱敏:硕士生的家庭教育如何改进

    关键词:硕士生:家庭教育:改进 摘 要:硕士生受到原生家庭的持续性影响.理想的家庭教育注重培养自立.自信.自适.首先是锻炼自立,父母采用民主型科学教养方式,有助于促进子女的自立自决.其次是增强自信,父 ...

  • 413陈何芳/邱敏:硕士生对于“导师指导”有何期待

    关键词:硕士生:导师指导:期待 摘 要:硕士生成长离不开导师的支持与指导.硕士生对于"导师指导"的期待,聚焦于提升指导的激励性和学术性.一方面是"塑信心",期待 ...

  • 415陈何芳/邱敏:硕士生学习态度的表现及影响

    关键词:硕士生:学习态度:表现:影响 摘 要:硕士生的学习态度在不同层面有不同表现,涉及到学习投入.预习准备.计划执行和方法借鉴,是全面全程的对待学习的行为倾向.首先是"努力度", ...

  • 417陈何芳/邱敏:硕士生的家庭教育有何影响

    关键词:硕士生:家庭教育:影响 摘 要:硕士生的成长仍然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影响.首先是影响自立,教养方式越民主越能促进自立自决:其次是影响自信,父母反馈越积极越能增进自信坚韧:最后是影响情绪,家庭沟通 ...

  • 418陈何芳/邱敏:硕士生学习焦虑的类型及对策

    关键词:硕士生:学习焦虑:类型:对策 摘    要:硕士生的学业压力巨大,致使学习焦虑频发,但也体现出不同的焦虑状态类型.首先是"容易焦虑但会调节"型,需要转化焦虑:其次是&quo ...

  • 419陈何芳/邱敏:硕士生学习的规划与兴趣为何重要

    关键词:硕士生:学习规划:学习兴趣:重要性 摘 要:硕士生的规划和兴趣在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实现了"理性设计"与"感性试误"的统一.一方面,学习规划体现了个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