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感悟丨成都高新新城学校:品味春花古诗,提升自主写作

直播课程感悟

成都高新新城学校 周佳琪

“你关注过自然吗?了解动植物趣闻就会激发好奇心,写作就不是难事!”
我们知道了写作文:第一需要观察,第二需要多元兴趣,第三需要多元知识。在平时要重视实践和体验。
作文素材就在身边。从二十四节气找到二十四番花信风。从节气入手,按照时间顺序,学古诗,读花语,从诗人的视角学习他的写作角度和思路,不一定要华丽的辞藻,也不需要堆砌很多形容词,语言可以是非常干净清爽的,就用自己的最真实的感受,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出来就是最美的语言。
随时随地积累素材。要重视平时的体验和感受,多多亲近大自然,去观察、去了解、去感受。用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去看世界。
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会去发掘身边的素材,为我所有,为生所用。

成都高新新城学校 牟丹老师:

古诗词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诗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与写作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古诗词的表现手法、语言特色对学生写作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今日,我有幸听到了保冬妮老师的“阅读中的春花古诗:教你提升自主写作小妙招”的讲座,从中更加深刻地感悟到诗词与创作的魅力。

诗词虽然是古人常用的文学体裁,但作者对自己情感态度的表达,其在表达方式、表达技巧诗词凝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以及诗词本身都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很好的思路。保冬妮以24节气的故事为线,带给我们一堂以“节气”为主线的通识课。她将书本和生活、旅行结合起来,可以为孩子们打开广阔的视野。通过节气展现中国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穿插了时令起居饮食、传说和历史故事、农耕文化、地方特色民俗、名胜古迹,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贯穿旅行吃喝玩乐,带我们走遍祖国大好河山,拥抱广袤自然,领略舌尖上的中国,足尖上的节气,从书本阅读走入烟火生活,孩子们的见识多了,写作也就不是难事了。

古典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园林中的瑰丽奇葩。它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形象丰满。叔本华说:“阅读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自己的思想路线,只有经过写作才能把阅读来的东西消融掉,才可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读和写是两个互动的思维活动,写作水平的高低能反映阅读的实效,阅读又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从古典诗词中寻找创作灵感,让读和写结合起来,既锻炼了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理解和鉴赏诗词的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读为写奠定了基础,写又促进了读的深入理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感谢保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提升自主写作的小妙招。经过这次学习,我也将在教学中尝试多加尝试。

成都高新新城学校 兰宇沛妈妈:

作为一名学生家长,非常有幸聆听了保丹妮老师的《阅读中的春花古诗:教你提升自主写作小妙招》,受益匪浅。保丹妮教我们从节气中发现写作素材,用植物和动物做素材,把中国传统24番花信风的秘密告诉我们,让我们在春天关注花讯,和我们一起讲春天节气里的花、讲与花相关的古诗词,和我们分享了很多写作小妙招,我也身受启发。

一、 观察生活,丰富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可以为作文提供取之不竭的材料,让孩子养成用心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从而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在日常生活中,用手机拍下一些景物的视频,让孩子去观察,练习口头作文,建立写作体验,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生活,让孩子观察得更有效,更有东西可写。同时,以节气中的春花古诗为例,如《梅花》、《菜花》、《樱桃花》……,带领我们品味古诗,模仿诗人是如何创作古诗,深入浅出地教会孩子们也学着诗人如何讲所见、所闻、所感创作出富有灵气的诗作。

二、激发兴趣,拓展思维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讲座中,保丹妮老师拍摄的一群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杜甫草堂,感受诗词魅力的画面,让我们家长明白,要想激发孩子的习作兴趣,可不受时间、地点等限制,如:下雪时,就可以领孩子去看雪、写雪;写小动物时,就可以让让孩子到饲养小动物的地方去看一看,摸一摸小动物;写活动时,就亲自组织一场活动,让孩子边感受边提出有趣的问题,时时激发孩子的兴趣,保持创作得热情,增强写作的灵动性。

三、 海量阅读,获得多元知识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孩子的语言积累不足,写起文章来,就难免会“入不敷出”,所以平时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让孩子摘抄妙词佳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只有孩子在长期的语言积淀中,习作如行云流水,下笔才能洋洋洒洒。

通过这次讲座,让自己的观念得以更新,方法得以提升。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力争做一个幸福、快乐、智慧和研究型的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成都高新新城学校 曹雪老师: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假如没有诗词,我们今天似乎很难找到更加优美生动的句子来描绘世间美好之物。中国古诗词的力量和情感,可以穿越千年而丝毫不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想所谓人生体验无非就是眼前所见和心中所想,眼前为物,心中为我,而我们的诗词恰好就是我们的文化当中连接物我的一个最为独特的纽带。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远方有多远不得而知,但其实诗近在眼前。它可能是在月圆之夜大家共同吟诵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它也可能是我们登高望远的时候,脱口而出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然它也可能是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无限感慨的那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我们常说诗句是天才创造的,但是诗意却可以属于每一个追求真善美的灵魂。

今日,我有幸听到了保冬妮老师的“阅读中的春花古诗:教你提升自主写作小妙招”的讲座,从中更加深刻地感悟到创作的魅力。保老师的讲座教大家从节气中发现写作素材,用植物和动物做素材,把中国传统24番花信风的秘密告诉大家。让我们在春天关注花讯,讲春天节气里的花、讲与花相关的古诗,和大家一起分析写作的小妙招。她以大量的古诗为例,讲述了怎样在阅读中去观赏春花,怎样在古诗中去了解春花。她将二十四节气恰当的融入到了她的讲座之中,尤其是“惊蛰、清明、春分、谷雨”这四个节气,将这些节气当中相关的春花的古诗,细致的分析,总结写作方法。她认为,写作文一需要观察;二需要多元兴趣;三需要多元知识。她提出,关注自然,了解动植物趣闻,就会激发好奇心,写作就不是难事。

从中,我体会到了要让孩子们细心观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多看多思考,再写在纸上,如果刚开始写作困难,也可以用口头叙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表达。同时,要鼓励孩子们多出去“玩”,见得越多,可以写的画面就越多。要让孩子养成将图画变成文字的习惯,多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家校合作,可以让父母先说一说,带动孩子,慢慢让孩子来讲述所见所感,再落到笔头上。还可以利用冰箱贴的形式,和家人分享今日所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让学生明确看见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可以从它的颜色、味道、形状来表达。最后再通过一些写作手法,来提升写作水平。

写作时,可以从诗词当中去寻找灵感。诗词当中的意和象的关系,其实就是情和景的关系,就是人和物的关系。王国维先生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为情语。”中国诗词既可以将我们看到的事物转化为情感,比如壮丽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比如清幽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然它也可以反过来,将我们内心的情感转化为画面,比如激昂如“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哀怨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国诗词就这样在千年之间记录着时光和感受,而当千年之后,物我两空之时,其实我们依然能够通过描绘美好之物的诗词,去复原情感,产生共鸣。我想这就是中国诗词真正的魅力所在,而其实这样的感受力,早就已经藏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当中。

感谢保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提升自主写作的小妙招,我手写我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从中国古诗词中寻找创作灵感。今日的讲座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让我受到了新启发。“引古人之精神接后人之心目”。相信经过这次充电之后,我也能为孩子们写作水平的提高贡献新力量。

成都高新新城学校 王珍老师:

  晚上7:30保老师在全国自主教育联盟公益直播中,进行了题为阅读中的春花古诗:教你提升自主写作小妙招的写作学习的自主教育分享,针对老师,家长和学生进行了写作的建议,他也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和写作经历。保冬妮老师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有深厚的写作功底和丰富的写作经验。

  保老师以花为主题,为同学们打开了写作的大门,集结合二十四节气以及各种花不同的花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她首先谈到了梅花,分别从梅花盛开的时节,以及梅花的品格方面,来赞扬梅花。接着说了山茶以及水仙,赞扬了水仙的小巧以及香气宜人。

接着,他分享了二十四番花信风,花信风也就是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为准确的花为代表,叫做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意即带来花开信息的风候,还结合花信风讲了武则天的有趣故事。让家长和孩子们倍感兴趣。

  最有趣的是老师结合古诗《梅花》讲述了,我们该怎样来写古诗来写作,从古诗中能够得到哪些写作的启示?他还建议我们在日常游玩的时候注意收集素材,认真观察,积累语言和素材。

  接着,她以苏轼的《兰》为例,详细分析了兰花香气宜人和高贵的品格。她也分析了元慎的《樱桃花》,从赏析诗句中获得写作启示。还有辛夷花,白居易的《题灵隐寺红辛夷》,辛夷也就是紫玉兰。最后还说到了乾隆皇帝的《菜花》,在优美的意境中,带我们领略写作的奥妙。总的来说保老师,从观察收集,素材以及赏析这三个方面,来介绍了我们写作的方法,让我们领略到了写作其实也很简单,不仅要有能写的内容,也就是会观察,而且要学会从古诗和其他经典中得到启示。

  感谢保老师的分享,相信同学们和家长们也一定有很大的收获。


成都高新新城学校 江红群老师:
听了保冬妮老师关于提升小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的专题讲座,受益匪浅,尤其在疫情中对于学生自主写作的教学迷茫中点亮了前进的方向。对于提升自主写作能力有以下感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干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成绩是落后的;没有兴趣的教学,教学效果是差强人意的。总之,没有了兴趣,无论你干什么事情,都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的。所以,从小就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兴趣,对学生将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是非常有好处的。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调动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热情并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呢?我概括主要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一、使学生从小养成积累知识的习惯,为今后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他们的生活经验少,生活阅历相当来说就比较浅薄,所以,平时的积累就显得无比的重要。很多学生写不出好的作文来,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生活体验,而是因为他们不注意积累,没有将平时生活中好的素材保留下来,以至于造成面对作文题目无力下笔、无话可说的窘迫情景。所以说,教师一定要教育学生注意观察并分析周围的各种事物,从小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学会从这些事物和生活实践中提取信息、获得知识、积累材料。学生只有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写作素材,当面对作文题目的时候才不会出现无人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表、无事可叙的尴尬情景,学生自然也就会更加喜欢语文、喜欢写作文了。

二,培养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素材的方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像是潺潺的溪水,虽不丰盈富足,却绵绵不断、流之不尽。”从这句话中我们明白了学生平时的积累是多么的重要,因此,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去积累知识、提取素材,从而丰富生活阅历、感受生活情感。首先,我带领着学生去大自然中感受自然的博大和宽广;其次,我把学生领入社会,让他们体验社会中的风土人情,农家小镇感受普通人家的社会状况;再次,让学生在校园里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栽花植树、清扫垃圾等。总之,教师经常地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学习知识,让生活去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的情况了。

成都高新新城学校 ‍李若萱妈妈

写作离不开阅读,更离不开生活。孩子们生活在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在成都的串串、火锅、肯德基,这些繁华却阻隔了我们天生的栖息地——自然!背上行囊,走出城市,与自然亲密接触,甚至夜观,这不是孩子们特别的写作素材吗?儿童文学作家保冬妮打开了一个“花”与“诗”的视角,一路带我们赏二十四节气之花,一路风景待人看,一路方法诗中学。

一、看到什么,写什么

通过古诗阅读,我们发现诗人往往在前两句都会写眼中之花——形、色、香、味。因此交给孩子们一个简单的方法:看到什么,写什么。
家长可以协助孩子拍摄所见之花,用现代的方式记录眼见之形象,让孩子既能建立体验,又能在写作时反复欣赏,用“放大镜”去观察。同时与孩子一起谈论所见之花,念叨念叨着就成了一篇文章,这告诉孩子们写之前先说一说。
二、写什么,会想什么
所见之花在诗人的头脑中浮现,诗的后两句往往是诗人由此生发的想象或抒发心境,高年级的孩子可以像诗人一样借花抒情,借花喻理,所谓“神来之笔”。
三、描写有方法——对比与比喻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东京城。刘禹锡将牡丹与芍药、芙蕖(荷花)相比,突出了牡丹之真国色。孩子们的写作对象也可与同类事物进行比较,烘托的效果立竿见影。
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元稹将罗裙的红比作像火一样。立马在我们眼前浮现那火红,多么能抓住读者的眼球!这样的方法百用不厌。
总之,只要放开我们的手脚,寻觅自然之美,阅读经典之作,学习诗人之法,必能让孩子们的写作开出别样之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