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还原真实历史

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创业时期,由于工作分布面较广,还有严格的保密措施,特别是“两弹一星”工程的项目,许多具体内容与进程更是不为人所知。在整理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资料时,有许多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以自己亲身的经历填补了空白,回顾了当年的艰苦奋斗的攻关和获得的成就。但是有些过程并非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时,中国有计算机吗?

有人在电视节目中说,在做“东方红一号卫星”(1970年4月24日)发射工作时,那时中国还没有电子计算机,我们是用手摇计算机来计算的,这就是一种推理的“口误”。其实那是时候是有电子计算机的,只是讲述人自己单位的项目没有得到上机的机会,而导演和主持人也不了解历史,节目内容就出现了偏差。

中国的原子弹研发,用过算盘吗?

2000年前后,是不是用算盘来为原子弹做了计算,曾经有上千网友激烈辩论。其实这些重大的项目的核心问题确实用上了电子计算机,当然也有一些核项目的课题用过手摇计算机和算盘。

别说手摇计算机,就是武器试验场的31基地,做火炮弹道计算分析的射表室,就有一个使用算盘的计算组。不过60年代装备计算机以后,撤去算盘,改学编程,好几位“算盘战士”成为计算机软件人员。

31基地曾经打过算盘的射表室计算组

1964年10月16日中科院在华东计算所召开J-501机鉴定会,中科院副院长吴有训副院长(前排中)。

于敏攻克氢弹难关,用的是哪台计算机

核科学家邓稼先和于敏他们在中关村计算所的计算机上做了不少工作,但是于敏攻克氢弹的难关,是1965年9月到华东计算所,在J-501机上工作了三个月完成的。

华东所虞浦帆先生为J-501机研制了高速打印机,能够快速地打印出结算结果,使于敏他们的工作顺利进行。所以1966年由国防科委聂荣臻主任批准,授予华东计算所国家荣誉——“发明证书”,准备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发明奖励大会,因“文革”爆发而中止,但是证书直接下发到华东计算所。当时,290多项发明中,计算机界只有两个发明奖项,一个是哈军工441-B晶体管计算机的“康鹏电路”;一个就是华东所的快速打印机。

华东所虞浦帆先生

彩色印制的“发明证书”已经丢失,保存下来的是附件(发明记录)。

这就是J-501机的快速打印机。

   依据历史档案、物证与口述,不断完整史实

由于许多工作都在保密状态或者档案至今未公开,因此对于历史的回忆时有欠缺,但一旦找到历史证据或者有亲历者回忆了当年的过程,一些重大事件的过程能够梳理出来,历史记忆就会更准确的调整、修订。这是当年全力投入计算机创新的科学家、科技人员的责任,也是计算机历史研究者的光荣使命。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文章推荐:

赵忠尧先生和近代物理所

许孔时:温文儒雅,博闻强记

跨洋寻觅周寿宪的人生数据

第一台计算机和张梓昌

莫根生:一位百岁老人的计算机历程

康继昌让计算机上天飞翔

乌家培:见证计算机和信息经济

张绮霞:目光清澈的女程序员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50年庆典的价值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从原子弹到计算机的华罗庚

钱学森举足轻重的发言决策计算机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薛暮桥的统计机械化和自动化

中国重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起源

新中国赴苏公派计算机留学生

感恩科大:计算数学的航空岁月

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

中科院早期人事工资趣谈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委会隆重成立

第一个计算机组在物理所

酒仙桥电子基地拔地而起

东西南北和上天的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创业前后

15所与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

计算机技术情报的编辑出版记载着产业进程

哈军工研制441-BⅢ:任连仲口述

兵器试验中心数字弹道的传奇

打算盘的士兵和向计算机的过渡

胡守仁:一辈子当兵(雷达\计算机)

国家荣誉:康鹏电路和“发明证书

纪念“天降大任”的虞浦帆先生

甘鸿:记忆是电脑的灵魂(全)

中科院计算所为何筹备了三年?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计算所:南楼北楼今何在

计算机为什么是一场技术革命?

电子计算机和夜班酱油汤

纪念数学家段学复先生105周年诞辰

曲庭维:哈军工的军旗前照相

酒仙桥的包豪斯设计足印

缪道期:中国计算机安全领域的 位开创者

从电报转报到互联网

王行刚让人长久怀念

披金戴银的计算机印制插头

胡道元:为中国人用上互联网尽力

中国数据通信的起源

张关泉:成果奇崛和瑰丽的数学家

清华计算机专业首班合影幕后

林巧稚不为人知的科学家故事

一场计算机交货标准的争执

俄汉机器翻译在国内初步试验成功

华南工学院的俄汉文翻译机

照排印刷系统的成功和夏天俊厂长

安徽电子计算机厂和中国首台微机

南京计算机工业发展(60-80年代)

真金白银祸害了国产电子计算机

河南省的计算机事业起步

江汉油田会战计算机初显身手

武汉的计算机起步与生产应用

思想机器,从美国到中国

中国第一个计算机组组长闵乃大

原子能楼是中国现代科技第一步

史实秘事:物理所合影的原照何在?

“情况反映”:北京市公交卡的启动

镜头偏置,丢失了计算机的历史

朱鹏举的赴苏留学记忆

计算机创业与少为人知的安全保密

我的母亲夏培肃

CCF终身成就奖魏道政: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

新春佳节思念创业前辈

”军字一号信息系统“进驻小汤山医院

凌君达:寻找蔡金涛

104计算机横空出世(1-5全)

纪念计算机事业先驱者任公越

中国计算机不断跨越的六十年

刘慎权: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创业

创业者:许孔时和妻子姚越秀(一)

创业者:恭祝许孔时先生九十寿辰(二)

无与伦比郭平欣

我国第一台百万次150机的诞生

M-3机译著和三个人的故事

铁路的计算机早期应用

外部设备因需用户需求才有社会地位

国史—计算机科学家倪光南

包云岗:积极参与CCF的志愿者

从图灵到王选的无人能及

我对“紧急措施”缘由的调研

纪念东方红卫星升空50周年-回忆轨道观测

甘鸿:计算所公司创业记(一)

甘鸿:计算所公司创业记(二)

甘鸿:计算所公司创业记(三)

李晔:难忘自己的计算机工业

《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原理》编审回顾

传奇外设专家姚锡珊和虞浦帆

几十年思维也不落伍的”前言“

纪念计算机事业的开创者郑守淇先生

从读书到科技历史的研究价值

一座闪亮的里程碑——DJS100系列

哈尔滨生产的DJS-220型机

紧急:寻找余希纯家人得回音

70年代:二千台计算机的集成电路

我国首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

北大计算机创始人张世龙的沉浮

成电第一份专业招生介绍

寻找张志浩

别捷夫——我在成电的日子

列别捷夫在成电503教研组的峥嵘岁月

上海第一台计算机无需讳言“仿制”

纪念冯康先生诞辰100周年

温故知新,早期计算机学术活动

铁骨鸿儒中国软件的开创者徐家福教授

机械设计与加工的计算机起步

刘庭华:清华大学的青春岁月

剥离了“联想汉卡”的纪念图册

十五所的设计任务书和郑汉涛将军

王缉志:实现汉字输入梦想

国防工业的一次质量整顿(一)

国防工业的一次质量整顿(二)

国防工业的一次质量整顿(三)

“计算器具历史展”在清华启幕

吴国盛:讲解计算器具历史展

在华罗庚家里(1957)

中国科技大学早期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电影奇人孙明经与计算机

“计算机历史”要进课堂

CCF联合发起“记录计算机历史”

破译改变历史-英格玛之迷

计算器具展:敬仰前人创新精神

哪些人在关注计算机历史?

哪些人在关注计算机历史?(地域篇)

电报从人工通信到信息网络

出发前去瞻仰曲阜师大保存的103机

曲阜:对话60年前的计算机

新华社照片库和计算机老照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