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千年的中医“粥疗方”,赶紧收好,日常用的着!
—— 以下是正文 ——
小时候,家里不算富裕。
家里没钱买更多的白米,一天三餐都是番薯粥。番薯是自家种的,再配上自家腌制的“江洪青鳞鱼鮔”,一口粥,一蘸鱼鮔,虽不是什么珍馐佳肴,却非常开胃,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禁垂涎。
“江洪”是一个边陲渔港小镇的名字,它坐落在越南国海防市相望的广东雷州半岛遂溪县西部,始建于明朝正统九年,前身是一个渔埠,后扩展为圩。
因临大海,洪波滚滚,故名'江洪'。现为遂溪县四大渔港之一。
江洪镇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这里最出名的是生猛海鲜和“青鳞鱼鮔”。
“江洪青鳞鱼鮔”也叫“江洪鱼鮔”,实为“鱼露”。
它是将生猛的北部湾青鳞鱼洗净晾干水分,用粗海盐一层盐一层鱼腌制于陶埕中,密封埕口,深埋土中经自然发酵而成,一般时间在三年以上为佳品。
江洪鱼露营养非常丰富,不少贫家孩子凭着一瓶鱼露健康成长,更有不少因虚寒而致病的老人吃了收藏多年的生姜蒸鱼露得以康复、长寿。
现在,地道的江洪鱼露越来越难得了,但番薯粥,却成了餐桌上养生的上乘主食。
喝粥,除了能饱腹养生,还能治病。
一位女患者,是公务员,西医诊断为慢性胃溃疡,长期腹胀不适,晚上难入睡多梦易醒,吃西药一直不得好,只得求助于师父。
师父初期让她内服中药,后期嘱咐患者每日以喝小米粥食疗为主,据患者自己说:“我的胃就是杨教授让我喝小米粥好的。”
这位患者可能并不知道,她喝的小米粥,虽是我们现下极寻常的一道膳食,实源于《黄帝内经》的半夏秫米汤去半夏。
《素问·逆调论》中云:“胃不和,则卧不安也。”
《灵枢·邪客》云:“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
“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以知为度。经络技巧公众号提示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粥疗和以粥助药在中医学中由来已久,张仲景《伤寒论》中,用粥的条文共34条,8个方剂,其中用粥助药力的方有桂枝汤、理中丸、十枣汤和三物白散等。
桂枝汤方云:“……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桂枝发汗力度不强,故须助以热粥,充胃气以达于肺,肺主皮毛,汗所以出,是渍形以为汗。
实践证明,用桂枝汤方,若不食粥,疗效则打折扣。
理中丸方云:“……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理中丸是温中散寒、益气健脾之剂,饮热粥的目的也是助药力,利用热粥的散寒养胃之力,以温养培补中气。
十枣汤方云:“……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服十枣汤后再食热粥是怕十枣汤损伤正气,热粥取其“糜粥自养”之功。
三物白散方云:“……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三物白散为攻逐水饮的温下之剂,如药后仍不利,须'进热粥一杯’,以助巴豆温下之药力。如温下药力峻猛'利太过’伤脾胃,须'进冷粥一杯’,冷则泻止。
除此之外,《伤寒论》中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及桃花汤,均以粳米辅佐为汤、为粥、为食物,粳米粥带着药物入胃腐熟消化,食糜进入小肠消化并分别清浊,精华部分滋养全身,糟粕归大肠,水液归于膀胱,药物作用贯穿整个肠胃消化和水液气化代谢系统,可治疗更深层次的消化系统及脏腑疾病。
如不加粳米,为汤水,大部分汤液入胃中即被气化入肺,治疗作用将有所欠缺。
粳米味甘,为五谷之长,补益中气、和中养胃、滋补胃津,使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和竹叶石膏汤中石膏等大寒之品不致伤胃之功用。
桃花汤中用粳米,取粳米之和中养胃、健脾止泻之功,助赤石脂、干姜以厚肠胃,共达温中固脱、涩肠止利之效。
清代经方大家柯韵伯言:“甘草、粳米调和于中宫,且能土中泻火,稼穑作甘,寒剂得之缓其寒,苦剂得之平其苦,使二味为佐,庶大寒大苦之品,无伤损脾胃之虑也。”
应用药物与米谷煮粥治疗疾病,最早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传中载:“齐王有疾,医家淳于意诊断后让齐王服'火齐粥’,服后齐王病愈。”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因此,粥被称为“第一补人之物”。谷物适当配以各种食物或中药,则为粥疗,可养生保健、祛病延年。
但当今,很多医家在运用仲景以上诸方时,多不重视粥的运用,甚至弃而不用,经络技巧公众号提示这不但违背了仲景制方之义,也会影响疗效,或出现不良反应。
《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等著作中,有许多看似平常、极为简洁的用药方法,粥疗即是一明例。
殊不知,这些药方和疗法,亦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愿读者能细思其中缘由,莫轻忽而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