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必须知道的那些事:血糖仪的真相
经常有糖友来问会长:什么血糖仪比较准?作为糖友控糖的标准装备,拥有一台“测得准”血糖仪能帮助糖友更好地掌握自身血糖的高低波动,这没毛病。
但是经常被13岁的女儿调侃为“不锈钢直男——特别不会说话”的会长在这个问题上又较了真,因为“血糖仪准不准?“这个问题问得不科学。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会长先举一个别的例子—— 评估一把枪准不准:很多人没有摸过枪,但是大多数人都在影视剧里看到过枪械的射击。评估枪射击是否准确,除了枪要靠谱,还需要子弹靠谱,射击的人靠谱,需要远处的靶子靠谱,更严格来说:气压、风向、能见度都会影响到射击的准确——所以评估一把枪是否准,其实关系到很多其他的因素。
咱们说回血糖仪,要评估血糖测得准不准,重要的也不仅仅是血糖仪:采血部位、血样量、采血时间;试纸的稳定性、准确性;环境的海拔、温湿度;糖友自身的血氧浓度、血细胞压积率、糖酵解的速度都会影响到测出血糖值的准确与否——也就是说,血糖测得准不准,血糖仪只背一部分的锅。
看到这里肯定有糖友开怼:会长,你这么不说人话,这天可没法聊下去了,这一大堆专业名词,谁听谁晕啊!
好!那会长就复杂问题简单说,两句话:
1、 准不准,看试纸!
2、 精确性和准确性同等重要!
枪要打得准,子弹要没毛病,血糖仪要测得准,试纸要没毛病,这不难理解。
可精确性和准确性傻傻分不清楚,到底是个啥意思?
还是拿射击来举例,你枪枪上靶,枪枪10环,这叫做0误差。偶有失误,打中9环,叫做误差10%,打中 8环,误差是20%。
但是这个标准用在血糖测试上,就有点魔幻了:假设你在医院生化室抽静脉血测得的血糖值为10,而用血糖仪测出的结果是8或者是12,误差在正负20%,都算是合格的。偏差越小,说明血糖仪的准确度越高。
会长经常在糖友群里看到,有糖友把家中血糖仪一字排开,用同一滴血来进行多台血糖仪的出值比对,看起来很壮观,主观上也觉得很合理。但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这种比对方法是错误的。
国标君认可的比对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跟医院生化室抽去静脉血测出的血糖值做比对,误差不超过正负20%即可。至于不同血糖仪之间的横向比对,就好像小李飞刀遇上了降龙十八掌,大家各有各的绝活,没啥可比性。
如果血糖仪每次测出来的值一直偏高,或者一直偏低,这叫做精确性高。如果你的血糖仪“喜怒无常”前一分钟偏高20%,下一分钟偏低20%,这代表精确性低,这会让你很纠结 —— 很多情况下,偏低一点是正常血糖,偏高一点就属于高血糖了。
而比高血糖更要命的是低血糖,假设你的实际血糖值是4,第一次测出来血糖值3.2,属于低血糖,为了保险起见你测了第二次血糖值:4.8,却属于正常血糖的范围。
按照国家标准,当血糖值小于或等于4.2mmol/L的时候,误差在正负0.83mmol/L都是合格的——当血糖仪君和国标君击掌欢呼的时候,你却在纠结到底该不该去补充碳水。
遇到这样的血糖仪,试纸钱花了,手指头也扎了,却被测出来的血糖值给坑了——真有糖友因为血糖仪测出的高血糖半夜跑去医院急诊,然后被告知血糖没问题愤而投诉血糖仪厂家的。
简单总结一下:通常我们所说的血糖仪的准确度其实包含两个方面:准确性和精确性。准确性是血糖仪测试结果跟患者真实血糖值之间的一致程度,可以简单理解为血糖仪和生化仪比对的误差,这个误差越小越好。
精确性或者说是重复性则代表同一样本多次反复测量的血糖值的一致程度,可以粗暴理解为同一滴血,同一台血糖仪,更换试纸后多次反复测试,看血糖值是否互相接近——测的次数越多,测出的值越接近,血糖仪的精确性就越好。
这就好比两个枪手打靶,总成绩不相上下,但一位枪手的子弹都打在靶上差不多的位置,而另一位则东一枪、西一枪,弹孔分布很不稳定,那么最后的桂冠一定属于发挥更稳定的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