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的供销社,老照片里的旧时光······

物资短缺的年代,你是否会为了一件商品而排长队,有时会挤得打堆?又是否经历过凭票买东西,供销合作社折射出了怎样的时代变迁?供销社,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曾经凭票购物,排长队盛极一时,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提起供销合作社,可能很多80后、90后对这个概念已经很模糊了,甚至压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对于50后、60后和70后来说,供销社在记忆当中的印象应该是太深刻了。

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提起“供销社”这三个字,往往是童年那个时候对一些吃的、喝的、文具用品和小玩意的这种渴望糅杂在里面。

供销合作社,是一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曾简称合作社、供销社,已有近百年历史。这个经济组织,对城里人来说印象不深,因为它在县级以上的城市,几乎只设一个类似商业局的管理机关,不太引人注目。而在广大农村乡镇它有经济实体,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有近四十年的辉煌时期,影响力非常大。可以说,五十岁以上的农村人,没有不知道供销社的。

布票、油票、糖票是那个物资匮乏年代凭票供应的有力见证,平常很多东西销售很紧俏,逢年过节更是摩肩接踵,往往明天到货的东西要提前一天在供销社门口竖起牌子提前通知,而第二天一大早还没开门就有长长的队伍在供销社门口排队等候了。

当时曾拍摄了一部名叫《红色背篓》的电影,反映了供销社人不畏艰辛翻山越岭为群众服务的精神。如今,中国农村建设和农村消费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供销社职工不再需要挑货下乡,“背篓商店”也不复存在,但艰苦奋斗,一心为农的“背篓精神”、“扁担精神”始终是供销社为农服务、艰苦创业的精神榜样,是供销社企业文化的精髓。

供销社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民主革命时期。早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就有消费合作社组织,毛泽东同志曾多次论述过合作社问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有各类合作社,如茶叶合作社、盐务合作社等。这类合作社通常是我党倡导、群众集资兴办的,将当地土特产收集起来,到敌占区换取解放区需要的生产生活用品,为革命战争、解放区经济发展作出过积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合作社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方面。资料记载,1950年7月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消费、信用、生产、渔业和手工业合作社。

在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里,我们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都一直离不开供销社。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供销社简直就像魔术大师手里的百宝箱,要什么有什么。

在当时的消费水平下,供销社门市几乎能够满足人们的一切物质需求。

日常用品如布匹、搪瓷脸盆和口杯等,像文化用品如作业簿、铅笔、橡皮擦等,像食品如面条、红糖白糖等,还有好多好多。

七零后还记得吗?粘着白糖的彩色糖粒、一边涂着彩糖的动物形饼干、包着纸的方块猪油糖、麦芽糖做成的棒棒糖…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逐步取消了商品统购统销政策,个体经营者如雨后春笋地出现,人们购买商品再也不用凭计划、凭票证了。

供销社独一无二的“尊贵”地位也悄然淡化。以前在乡村的代销店、供销社,渐渐被许多小卖部、批发部代替,人们买东西再也不用专门跑到供销社去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个年代的供销社,逐渐成为我们人生中一段难忘的记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卖成衣的,都是到供销社买布自己做。但是布票按人头供应,没有布票光有钱也不行。

  以前的农村供销社都是找闲置的老房子,比如地主老财家的,或古庙宇。  

  当时很多东西都是按斤两卖的,很少像如今包装好的。

  这一幕,或许很多人都只是在电视里见过吧,手里拿着称对应这账本。

  供销社里高高的柜台,把营业员和顾客隔开。

  那时候一个村或者几个村才有一个供销社。

  

  如果能当上站柜台的售货员,仿佛就是拥有了百宝箱的钥匙。找对象时自带的光芒都能让人排上长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