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文学诗评刊】《我想》,作者/海阔天空,评/衣非

小小的文学符号|抒写了人生节奏

欢迎您品读作者和诗评老师的经典诗评

来源:三江文学诗友

【三江文学诗评刊】

縂第 陆拾壹 

社     长:李不白

特邀总编:今音

副  总  编:孤狼

顾  问:衣非

主  编:陈华美

副主编: 张明洪

高级编辑:衣非

责任编辑: 狂哥

诗评刊
人生的旅途

61

品61

《我想

作者:海阔天空

我 想   

·

我想

加高栅栏

放进一颗疲惫的心

分享片刻安宁

让驰骋的思绪

静止在岁月的时针上

·

我想

借一缕清风

梳理远去的光阴

信马由缰

穿越浩瀚的时空

在四书里漫步

在五经中追寻

在纷繁的书海里

觅食我饥渴的源泉

·

我想

流连西域汗血

惊叹荒漠落雁

丝路花雨做个玫瑰梦

莫高窟里雕刻一个

反弹琵琶的悠扬

·

我想

咀嚼开元全盛日

反刍小邑的仓廪

在将进酒的杯声中

痛饮大唐经久的神韵

·

我想

目睹甲午风云的惨烈

抚摸伤痛的圆明园

祭奠三元里英烈

书写虎门销烟的悲壮

·

我想

眺望卢沟晓月

领略太行巍峨

摇起百万雄狮渡江的征帆

敬仰国运冉冉升起的庄严

·

我想

盛赞两弹一星傲视环宇

欢欣一带一路触及五洲

吟诵伟大的中国梦

高歌华夏举世复兴

苍天佐证

大地诠释

沧桑人间正道

砥砺奋进嫣红

·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

衣非老师诗评

“我想”圆梦

“赏析”(读诗谈体会)王伟光老师的诗作“我想”,给我的直觉就是作者于纷繁的忙碌中,给疲惫的身心以一隅空间,静下心来自己“翻看”(想事)一部沉甸甸的“书籍”(第一段诗文)。这部“书籍”,就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史、文明史和传承史,并以流畅的墨迹行走于甜美的诗行里。整篇诗文截取的时间跨度很长,中华上下五千年;选取的画面很精,从“丝绸之路”(第二段诗文)说起,华夏儿女沿着先人的足迹一路跋涉、一路辛劳、一路的苦辣甘甜,包括分享盛唐时期的文化大餐、目睹晚清时期国家的衰败与被洋人欺凌的耻辱、见证民国时期人们于水深火热中挣扎和在共产党人的感召之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共同抗击外敌侵略的悲壮,直到走进新中国成立与创新发展、人们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砥砺前行的美好乐园……这一幅幅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令人震撼、耐人寻味。作者的“我想”可谓想得“宽泛”、“久远”,“宽泛”在于这幅历史画卷涵盖的内容有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而更主要的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久远”在于作者穿越历史时空,通过心灵的感悟去触摸古代遗迹、与古人直接“对话、交流”,给诗文以“时空感”(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

这首诗的篇幅较长,七段共四十五行诗。诗文的整体思路不是很复杂,就是从中华五千年的辉煌史之源头起笔,沿着一根直线抒写炎黄子孙所经历的数不尽的艰险、不畏艰险、突破重重艰险到成立新中国直到共圆“中国梦”,诗文的主旨很明确:华夏儿女的“自立自强、不屈不挠”,演绎的故事惊心动魄、感人肺腑。诗文的整体布局,也是有规律的。诗文前三段以第二段为“轴”(九行诗),第一段和第三段“对称”(均六行诗),宝塔的头部筑成;诗文从第四段至第六段均是五行诗,匀称分布,宝塔的躯体筑成;诗文的第七段以九行诗收笔,宝塔的基座筑成。从诗文的整体布局看得出作者的视野宽广:即所谓站位高、看得远;胸怀坦荡:即所谓敞开胸怀容载万物;做事唯美:即所谓工作务实、干净利落、力求完美。诗文的整体构架是以大排比的写作手法结构的,每一段的第一行诗均以“我想”作为引题,开启作者的想象空间,将所要表达的“意象”于该段诗文精细结构、抒写,形成一段完美的“故事”;而且,段落之间紧密衔接,阶梯递进,篇“长”(七大段)而不散、肉“多”(截取的历史画面多)而不腻,这就是作者的笔墨功力之所在。

第一段诗文抒写道,“我想加高栅栏,放进一颗疲惫的心,分享片刻安宁,让驰骋的思绪,静止在岁月的时针上。”其实,这段诗如我在开篇所言,作者于繁忙中给自己留点“空闲”、换换“空气”、呼吸一些来自远古的“熏风”。那“空闲”就是放松自己紧绷的忙碌弦,舒缓情绪、劳逸结合;那“空气”就是促使自己大脑刷屏,吸收新液、以利再战;那“熏风”就是让自己增长历史知识,长歌一曲、陶醉身心。

第二段诗文抒写道,“我想借一缕清风,梳理远去的光阴,信马由缰,穿越浩瀚的时空,在四书里漫步,在五经中追寻,在纷繁的书海里觅食我饥渴的源泉。”这段诗,是作者以借“清风”梳理“光阴”作喻,于“四书”“五经”等纷繁的书海里找寻自己所需要的“养料”。“四书”“五经”等史书是老祖宗留下的“典籍”,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淀。那么,作者要在这里边找寻什么“养料”呢?原来是想找寻中华文化的“源泉”,找寻“根”在哪,如何“发源”“成长”和“延伸”,并形成一脉相承之传统文化的。

第三段至第六段诗文,作者截取中华四段历史画面来进一步印证华夏文化的“发源”“成长”和“延伸”。第三段诗抒写道,“我想流连西域汗血,惊叹荒漠落雁,丝路花雨做个玫瑰梦,莫高窟里雕刻一个反弹琵琶的悠扬。”这里边的“西域汗血”(汗血宝马)、“荒漠落雁”(昭君出塞)、“丝路花雨”(丝绸之路)和“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是作者例举的在史册上有记载的真人真事和实物,而这些事例都和通商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关联。“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作者交代这段史实意在告诉读者,华夏儿女对外通商始于丝绸之路;向外传播中原文明源于河西走廊,由此进入塔里木盆地,再通过西亚到达欧洲。第四段诗文,作者将墨笔倾注在盛唐时代,“我想咀嚼开元全盛日,反刍小邑的仓廪,在'将进酒’的杯声中痛饮大唐经久的神韵。”它带给读者以唐人的诗风、歌韵,反映中原文化的成长与繁盛。接下来,作者于第五段诗文痛斥晚清的腐败与落后、洋人的凌辱与掠夺,以及国人的不屈与抗衡,“我想目睹甲午风云的惨烈,抚摸伤痛的圆明园,祭奠三元里英烈,书写虎门销烟的悲壮。”作者记述这段史实意在告诉读者,作为一个国家,政治大局稳固(不腐败、国家第一位)、国家机器通畅(依法施政)、经济繁荣(不闭关锁国、不落后)、民族团结(不闹分裂、和谐共处),是走“自尊、自立、自强”,免受外敌欺辱之“正路”、治国之“根本”。诗文中的“惨烈”“伤痛”“悲壮”等词汇是我欣赏的,这里边凸显出我华夏儿女的“不屈”精神和抵御外鬼的铮铮傲骨。第六段诗文抒写道,“我想眺望卢沟晓月,领略太行巍峨,摇起百万雄狮渡江的征帆,敬仰国运冉冉升起的庄严。”这段诗,不用过多解释我们也会读懂作者的吟咏初衷,那是作者赞美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各族人民推倒了“三座大山”(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打败并赶走了倭寇的入侵;讴歌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不懈努力、不屈斗争和最终取得的全面胜利、彪炳史册的战绩。中国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华夏儿女无愧于东方骄子、龙的传人!

第七段诗文抒写道,“我想盛赞两弹一星傲视环宇,欢欣一带一路触及五洲,吟诵伟大的中国梦,高歌华夏举世复兴。苍天佐证,大地诠释:沧桑人间正道,砥砺奋进嫣红。”我们知道,到2019年的国庆节,新中国即将迎来70岁的诞辰。70年的历史风尘,见证了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有效施政,才使国家发展壮大、经济繁荣,才使中国各族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越走越强,才使这个有着14亿人口的东方大国永葆青春、施放活力;70载的艰辛岁月,印证了要实现华夏复兴,各族人民必须抱成团、一股劲、向前进,必须跟党走、共圆中国梦!正可谓:“砥砺前行谋大业,人间正道是沧桑!”(2018.2.28)

作者介绍

王伟光(网名:海阔天空)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

诗评老师介绍

Teacher for Evaluating Poems:  Yi  Fei

衣非(笔名)裴志兴,曾用名裴志星。本人当过农民、乡村教师、大厂秘书,任过民企办主任、总经理特别顾问,股份公司高级职员、高管。为多家大企业做战略策划、资本运作、整章建制、文化建设等,撰写可研报告等公文200多万字;主编《企业管理制度汇编》五册100多万字;创办、主编企业刊物《北亚风》和行业杂志《龙江奶业》《铁道护路联防》二十余年150多期;责任编辑一部《老区斗争史》;发表在全国相关报刊的小说、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150多篇100余万字;发表新闻稿件100多篇60余万字。现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投稿须知
1投稿说明

三江文学寄语

小小的文学,用心去体会“她”的奥秘。人生宛如一个万花筒,百花争艳。让“三江诗友”们尽情抒写自己的人生,畅想未来,放飞梦想   唱响“自己”和“三江文学”主旋律。“三江文学社”的人员却流露着农家孩子的一种坚强,质朴和执著的精神......

一、投稿务必同时发作品、作者介绍、作者照片(生活照)。

二、投稿发邮箱作品优先采用,一稿多投者不采用。

三、赞赏费分红说明(十元以上):如有朗诵、点评的作品赞赏费作者40%,朗诵者或点评者20%,编辑20%,平台20%。无朗诵、点评的作品赞赏费作者40%,编辑30%,平台30%。

四、投稿题材不限,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军事、国际舆情、财经科技优先采用。

五、作品优秀者推荐在《世界名作欣赏》推出。

六、本刊审稿周期为十个工作日,节假日顺延。

七、投稿作品拒绝抄袭,如投稿作品系抄袭侵犯他人权益者,所有责任由作者承担。

八、诗歌文学爱好而为,有感而写,有生活、有体验、有山有水、有情有景(境)、有爱、有怀德天下悲天悯人的胸怀和情操才能写出好作品

投稿邮箱

投稿邮箱:top_001@163.com

投稿微信:185 5026  0199

投稿QQ:3036913545@qq.co

三江文学公众号,阅读美文美诵,名家点评!

三江文学

诗友追忆在三江文学

61期

品味《我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