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圆圆出的上联,难倒大诗人,绝了他的歪心思,您来试试吧
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汉族,江苏太仓人。字骏公,号梅村, 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为娄东诗派开创者,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吴伟业五言扇面
话说有一天,吴伟业去昆山,看望好朋友,知县杨永言。好友来了,杨永言很高兴,赶紧设宴接风洗尘。两人把酒言欢,好不惬意。
喝酒得有人助兴啊,昆山没有了昆曲,那还能叫昆山嘛。于是,杨永言对吴伟业说道:“兄台,无曲不成昆山,我让我的义女来献上一曲,以助酒兴,如何?”
'好啊,客随主便,就听兄台安排。”
不一会儿,陈圆圆闪亮登场了。
陈圆圆像
打住,您会问了,难道这陈圆圆,可是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她怎么会是杨永言的义女呢?
的的确确,这个陈圆圆就是后来名满天下,绯闻不断的陈圆圆。说来话长,请听我慢慢道来。
陈圆圆,1623年出生于江苏常州奔牛镇,自幼父母双亡,投奔姑父邢阿山生活,改名邢婉芬。姑父姑母对聪明伶俐的小圆圆很是疼爱,教她读书写字,女红刺绣,剪裁缝衣,小圆圆是一学就会。
杨永言来昆山担任知县后,其夫人去邢阿山家定制衣服,见到了小圆圆,夫人一看,小圆圆天生丽质,明眉皓齿,肤如凝脂,身材苗条秀丽,与夫人应答口齿伶俐,很是得体。夫人一下子就对上眼了,回家与杨永言商量,要收小圆圆为义女。夫人发话,杨永言哪敢不听啊。邢阿山夫妇虽然不舍,但为了小圆圆的前程,也就忍痛割爱了。
进了县府,成了知县的义女,就不能再叫邢婉芬了,夫人给小圆圆起名陈圆圆。安排她与自己的亲生女儿同吃同住同学习。陈圆圆天资聪慧,悟性很高,很快,赋诗填词,书法绘画都有了一定的水平。夫人知道陈圆圆口齿伶俐,又请昆曲艺人传授、指点,很快,陈圆圆学会了唱曲,唱腔圆润,吐音清晰,形神兼备。杨永言听了是赞不绝口,陈圆圆的名声、事迹迅速传遍了江苏。
传到南京的时候,陈圆圆还为南京人创作了一个俚语“搭浆”,这是怎么回事呢,不妨再插上几句:
有一次,杨永言款待重要客人,就让义女陈圆圆来唱堂会,客人兴致很高,当即点唱在当时很出名的《浣纱记》,叫陈圆圆出演戏中的西施。因为事先没有提前准备衣服,陈圆圆急中生智,临时用棉筋纸裁制,然后糊上浆糊,再加以点染,很快制成了一套戏中西施穿的服装。
演出结束后,杨永言来到后台,看望陈圆圆。却见陈圆圆浑身是汗,汗水浸透了假衣,身体都和假衣服粘搭在一起,露出了假衣服的真相。杨永言哈哈大笑道:“圆圆聪明机智,这次是应付过去了,以后再也不能做'搭浆’这种事情了!”
这个有趣的故事,传到了南京,南京人就把“搭浆”这个俚语固定下来,特指“办事马虎、敷衍了事”。
吴三桂与陈圆圆昆明住处
好了,啰嗦了这么多,耽误友友们宝贵的时间,抱歉,现在书归正传吧。
陈圆圆上了台,开口演唱昆曲,吴伟业惊为天人,情不自禁地赞道:“声音太好了,唱腔太妙了,脸庞太美了,身材太曼妙了。”
尽管吴伟业此时30岁,已有出身名门的娇妻,但面对如此美人,却一见倾心、不能自持,就想纳她为妾。就直接向杨永言提出了请求。
杨永言心中暗自不满,心想:我和你是好朋友,你却打我义女的主意。直接当面拒绝吧,伤了两人的和气,解铃还须系铃人,还是让圆圆来吧。
作者注:那时候的义父是真义父啊!!!不像现在的干爹,尤其是女人的干爹,特别是名女人的干爹,郭小姐,耍蛇王之类,都变味了啊。
当时,陈圆圆才16岁,正值花样年华,一听此事,哪能甘心?心想,如果义父同意,他就不用让我来了。肯定是不愿意,义父怕伤了两人的和气,所以让我来拒绝,怎么办呢?突然,陈圆圆了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陈圆圆笑意盈盈地对吴伟业说:“承蒙吴叔叔抬爱,小女三生有幸。小女多次听义父夸奖您,学文渊博,诗文俱佳。现在小女出个上联,若吴叔叔对得出下联,小女愿意跟着您走,若是您对不出呢?”说到这里,陈圆圆看着吴伟业。
吴伟业心想,你一个16岁的小丫头片子,能有多少学问,我还能对不上?
于是,吴伟业痛快地说:“我若是对不上,就甘拜下风,死了这个心思。”
“一言为定,”
陈圆圆就清楚地说了一句上联:“酒坊通河无不利。”
吴伟业一听,明白了,这联里包含昆山城的酒坊桥、 通河桥、无不利桥三座桥,连起来却表达通畅,意思清楚。
吴伟业急得抓耳挠腮,闷思苦想,却找不到适合的下联,想了半天,还是没有结果。最终只得作罢。
作者注:得不到的才是好东西,别人家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吴伟业对陈圆圆始终难忘,13年后,写出了一篇著名的叙事诗《圆圆曲》。
友友们,请你们展现才华,对出下联吧
附《圆圆曲》开篇: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