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关于艺术,关于生活(组章)

徐东,山东郓城人,作家、诗人。1994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有小说集《欧珠的远方》《藏·世界》《大地上通过的火车》《新生活》《有个叫颜色的人是上帝》《诗人街》等,长篇小说《旧爱与回忆》《欢乐颂》等,出版诗集《万物有核》。曾获新浪最佳短篇小说奖、林语堂小小说奖、第五届深圳青年文学奖、广东省鲁迅文学奖,小说选刊最受读者欢迎奖等。部分作品被译介海外。现居深圳。

弱者
 
弱者是怕被别人看不起的,我曾经有过那样的时候,现在却渐渐没有了那种感觉。我想这并不意味着变得强大了,这大约是我从来不愿意,或不会去看不起别人,那怕对方一无是处,一文不名。有人说,有些人的所做所为确实让人不敢恭维。我承认,他们的认识是有道理的。有人说,确实有些人强,有些人弱——人人平等是不可能的。我承认,他们的说法有一定道理。我又觉得,一个人看不起另一个人是可笑的,而且,他有什么资格看不起别人呢?人与人虽说无法真正在社会中获得平等的地位,但人至少在精神上是平等的。如果人可以,并且有权力蔑视不如自己的人,那么一个没有文化的但身强力壮的农民就可以有能力,有权力杀死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科学家、一个政治家?要从内心里怜惜并善待弱者,因为他们与所有人拥有平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力,因为他们与我们一样是人,同样有着神圣的灵魂。看不起弱者,有时是对强者的一种讨好,一种派别站队,很多人明白,那是他们获得成功的手段。事实上,很多获得成功的人,越来越具有的那种优越感,那种强势与霸道,正形成了许多弱者的痛苦因由之一,也正形成了社会不安定的因素。真正的有修养的人视人如己。
勇气
前不久,有个姓张的作家去逝了。我和他见过两面的样子,并不是太熟悉。但一个同行的离去,还是让我有些伤感。我想,他自有他的一些亲朋和好友,为他料理后事。然而,他终是离开了亲朋与好友,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他活过,却不再继续了。谁都无法让生命在消失后继续。不管他留下了多少著作。不管他有几个子女。因为,生命的归生命,灵魂的归灵魂。总的来说,人的微小就在于,他要在有生之年生活得好一些,为了亲人、朋友,也为了自己,那怕是一些陌生者。继续活着的人们,却仍然只能说活着的话,做活着的事,而不是像逝者那样以永远的沉默在无声地说着,以永远的不再运动的形式或属性而存在着。我们看得开,看得透一些人事,又能如何?我们的命运似乎早就注定了,只能活着自己。不,也有另一种可能——那便是照着自己想的,好的人生方向走去,而不再顾虑太多眼下的,逃脱不掉的人和事。一般的人,没有那样的勇气。
表现
如果说写作与发表是一种自我表现,我算得上是爱表现的人。我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可以长久沉默下来,不为人知,或让外界感到我有一些神秘感。爱表现自己的人通常会让真正有学识和修养的人讨厌,但我还是不愿意为了那样一些人的看法而控制自己。事实上,我已经控制自己了,只是永远都做不到那些人所期待的样子。事实上,那些人不会期待谁怎样,他们只不过是认为,人尽量地少表现自己是好的——省得让人认为你肤浅,认为你不成熟,认为你缺教养。再说了,你有又什么值得表现和显摆的呢?那些人有他们为人处世的准则,我从来都认为,他们那样想,那样做是对的,他们往往才是能成就大事儿的人。无数事实证明了,装着点有利于一个人的发展,而总是爱表现的人很难成什么气候。爱表现是种病,我得了这种病,不知什么时候好起来。
疲惫
 
感到疲于奔命,倒不是干了多么重的活,不过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持续做了许多的事,而且仍会有许多的事在等待着自己做。我感到自己就如希腊神话中因为绑架了死神,触犯了众神的西西弗斯,被罚着反复地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生活中的事,工作上的,写作上的,许许多多的事情都要有相应的时间里解决掉、处理好,只能马不停蹄,夜以继日。有时忙得忘记了吃饭,有时吃饭也不过是潦草着扒上几口。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情在等着,让自己坐下来,或者走出去,去完成。虽说也有闲下来的时候,可闲着的时候也要看看书,想点事儿。用于娱乐的时间很少,陪伴家人与朋友的时间似乎也不够多。我经常感到疲惫不堪,可有时还是不能停下来,好好睡上一觉。有时我希望自己生一场病,似乎只有那样才有机会放下要做的事,好好休息一下。有时我幻想不用再忙别的工作,也不用操心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只是去写作便好了。可事实上,仅写作这一样事,就足以消耗掉我所有的时间与精力。因为总有看不完的书,想不完的事,有太多想要写的,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小的时候,后来再也没有胖过,我羡慕身上有肉的人,感觉中他们才是有福气的人。有时在镜中端详着自己消瘦的样子,疲惫的神情,我忍不住有些可怜自己。
改变
我渴望改变。例如变成物质主义者,去追求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人人都在渴望的东西;例如去不讲手段时谋取自己的发展,特别功利化地去写作,名利双收;例如,性子急的我想慢下来,变得从容不迫;例如不再在意本可以不在意的人和事,变得更强大些;例如让变得更沉默,让自己显得成熟些。我还是有了变化,却并未从根本上发生变化。有谁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吗?我想,一个人有了大的变化,他便超越了自我,获得了某方面的成功。对成功者外人多有羡慕,但成功也需要付出代价,有的人用身体的健康换得了成功,有的人则用灵魂的畸型换得了成功,渴望成功的你愿意吗?人总归要发生一些改变的,但不忘初心应是做人的根本。
写作
 
卡夫卡当年为什么要写小说?他应该是一个不太想出名的人。契诃夫写小说可以理解,他要赚稿费,用稿费可以生活得不错。鲁迅又为什么写小说呢?他把中国人写得那样愚昧、落后,是何居心?沈从文与汪曾祺呢?老舍与巴金呢?莫言与贾平凹呢?我们为什么到了今天还要写小说,而不是去做点别的?回顾过去,几乎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作品。谁有呢?有的人会有。自己写得差吗?差在什么地方呢?我不过是更随便一些罢了,我几乎是没有动脑子在写,而是用心在写罢了。可这是一个需要动脑子才能获得名利的时代啊——如此说来,所有的好小说都是相对的好而已,所有的好小说在读者看来都比不过一场风花雪月的爱情,比不过一场床第之欢。所有的政客与商人,以及平民百姓,没有几个真正能在意小说家以及他的作品,他们表现得在意,也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他们通常会装成在意的样子。面对人类世界,你要说什么?事实上,写作真正是在为自己而写,读者并不重要,从来都不重要,一点儿都不重要。作家通过写作来完成自己的一生,那仅仅是一种呈现自己的方式。别人看不看他的小说真不重要,怎么评论更不重要。作家有时在意,那是因为他在众人之中,有时难免会被人提及而已。我可以彻底不再写小说吗?不能,除非我写出了满意的,能证明自我存在的极大的优越感的小说。不能,除非我不在意他人与自己无法分割的关系。不能,除非我可以用别的办法来证明自己具有创造力,可以活得风声水起,或者,可以安享孤独。没有几个我喜欢的作家,所有的作家都充满了局限性,他们只不过是假装高明。事实上我了解了他们写得不容易,这一点倒是令人敬重。但他们也未必比一个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比一个劳作的农民更不容易。他们是娇气而又充满了骄气的文化人。我不是也像他们那样吗?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小说家呢?真的,没有参照。我有无法成为小说家的危险,因为这使人各方面都弱化的时代。强化自己存在的惟一办法是选择与时代保持距离。可是有人说,只有迎上去,深入其中,你才有东西可写。我半信半疑。我充满了矛盾。我有另一种可能——我还说不出,或者不是时候说,或者需要通过写作去说。人心真是古老而新潮,千变万化——而不变的是什么呢?我要寻求不变的东西,只有那样的才具有永恒的属性。不变的是当下,当下是人惟一的可能——如何呈现当下呢?过去所有的经历,感受,以及关于未来的想象,期待,都指向当下。当下在个人与众人的整体存在中,是时空中的谜。当下,是神的呼吸与眼神。当下,是一切可能。而小说家,从若干个方向走向当下这面镜子——通常也就是照一照镜子中的自己,便以为有了发现。我们不可能再有新的发现,只能为新的发现提供参照。谁想写得好必然孤独,谁想成名必然要不计名利——我已经为此厌倦而痛苦了,事实上大可不必。运动以及许多活动都比写作要快乐,写作者的快乐难得却持久。
台风
 
从楼上看出去,楼下是树,那么多细小的叶子挤在一起多得数不清。我想,叶子们定然是寂寞的;钢筋和水泥筑成的楼也是寂寞的,住在楼上和走在外面的人同样是寂寞的。囿于生活的人没有远方,远方也是寂寞的。时光里,天地间的一切都是寂寞的。只有偶尔到来的台风是欢乐的,它肆虐地吹着,不管不顾地吹着每一片叶子的寂寞,让它们发出声音,让天空不停地落雨,淋湿了整个城市,也让人的内心里有了新鲜的感觉,变化的感受。我喜欢那台风一样的事物,可以淋漓尽致地存在着,让寂寞的感受暂时消失。
泥坑
人们既没有理解他身边的好人,更没有理解他所遇到的坏人,而对他人缺少理解与包容,便也是一种罪过了。只是,人不以为那是一种罪过。人通常连自己都理解不了,且也无意去认识自己,只不过是一味地活在泥坑里。多数的人并没有那么强大,亦没有真正的智慧与能力可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他们没有办法活得体面,甚至也没有勇气纯粹地去死,只能妥协让步,随波逐流,甚至曲意逢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命运左右着他,而非他把握着命运。
人们往往选择了有条件的爱,谁都以为自己是泥坑里的钻石——事实上并不是,他早已是泥坑的一部分。只有人在想要莫名痛哭一场时,他才触摸到自己过去的一些纯粹。人往往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把自己推进了泥坑里了。
梦境
梦境是心的还是大脑的活动?我想,梦境应是“内眼”看到的景像。“内眼”是灵魂之眸,凡会做梦的人皆是有灵魂之眸的人,是有灵性的人。我做过许许多多的梦。梦中有熟悉的,亲近的人,也有不是那么熟悉,不是那么亲近,甚至是讨厌的人,然而他们竟然也能出现在我的梦中。还有一些全然是陌生的人,醒来后我根本想不起曾在什么地方见过。我还梦见过许多稀奇古怪的场景。写小说之后,有想象中的场景在梦中得到完善,那是基于现实世界的想象,又是现实世界的抽像、变形的呈现——它们的存在可以用情感穿越,用思想指引,用语言表达。我的梦有时是连续的,像放电影一样。有的则是片断,像一首诗自行朗诵,而听者是我及我之外的一切有心有耳之在。有些梦,我联想不到梦与我的生活,我与世界和他人的关系,有些梦则会使我产生一些丰富的联想。很多梦,做过便就忘却了。只有少数的梦能记得,且很可能不再会忘记。我十来岁时做过一个可怕的梦。那次我梦到一个硕大的光头,它填满了我的梦境空间,使我无处可逃。我惊出了一身虚汗,只能哭叫着醒来了。父亲听到后起身,拿着一个扫帚在房中乱打了一通,安慰我说,不要怕,没事了。而昨天晚上,我听到女儿在梦中说话,她就要上幼儿园了,她在梦中说,我叫徐以诺,今年三岁……哦,我看着她,然后闭上眼睛,心里充满了感慨。我想,她的人生刚刚开始,而我要为她的将来好好活着,好好努力……我的奶奶及我的姥姥走时,我都曾有梦。奶奶走的时候,我梦见自己的牙掉了;姥姥走的时候,我梦见牙变黑了,一抹成了两个黑洞。爷爷走的时候,我在杭州,却忘记了自己曾做过什么梦。但后来有十来年里,我都会梦到爷爷,他老人家说,房子露雨了;或者说,想吃包子了——我便打电话给父亲母亲,让他们抽空为爷爷奶奶烧些纸钱。我还经常梦到飞翔,各种各样的飞的姿势,经历各种各样的困境,但最终都是飞越了困境,醒来后便也松了一口气。而让我感到不解的是,每一次我梦见粪便之类的秽物,第二天通常便能收到稿费单,或者发了工资,几乎每一次都这样。看来钱财真乃身外之物,是不干净的东西。有人说,至人无梦,看来我不是,我是个境界并不是那么高的人。不过,因着那些梦,梦中的人和事,我便确信这世界是个整体,而所有的人都有着可爱的灵魂——在它们安静时,自我时,便尤其是与大家是一样的美好。梦,也试图在弥合着这总在分崩离析的世道人心,或许是这样!
差别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从性别上,长相上,家庭背景上,受教育程度上,社会地位上,占有的物质多寡上,个人修养上,精神境界上……朋友之间,那怕是挺要好的朋友也不希望对方的身份地位突然比自己高,或高出许多,把自己给比下去。有这样的心理的人很多,可以说人普遍有这种心理,这是因为人们从情感上不愿意承认人与人之间有差别。个头高大的人明里暗里的会在个头矮小且爱妒忌的人面前吃亏,即使他在个头矮小的人面前时不时提起一些个头矮的伟大人物,向他们表明个头高并不代表着智商高,能力强,也不见得会令他们沾沾自喜,从而忘记了妒忌他,损害他。这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承认别人天生比他们好。有种纯粹的人,他看真的与假的,善的与恶的,美的与丑的,都是真善美的。不是他全然没有是非心,而是他给予一切假丑恶以真善美的底色,希望一切都向好发展。尤其是在成年人中,这种人不多。这种人在众人之中承认人确实有差别,却不该有差别心。这种人对国王和乞丐一视同仁,显得有点天真幼稚得冒泡。对于每个人来说,不管他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将来都有一死,本质上没有谁的死重于泰山,更不该视谁的死轻于鸿毛。如果你认为人的生死有别,那是你对生命缺少认识与尊重,你也未必就真正尊重了自己。一个作家的野心大约应是让人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却要取消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心。
石头
我喜欢石头。去一个地方旅游,看到有些模样的石头,我会拣回几块放在书架上,书桌上。看着那石头,我有时会想起某个地方,某个人,而石头便如同一个证明,一件信物。看过黑塞的一个短篇《内与外》,讲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因在其外,必在其内。因在其内,必在其外。当某件物与人发生联系,人与物是难以分割开来的。作为物体的人的肉体,与人的精神也是难以分割开来的。一块石头有无数个面,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看出不同的效果。人也一样,你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以不同的角度、眼光、心情去看,看到的会不一样。但人往往轻相信了自己的判断,因为他需要一个粗浅的结论,来为某个人定位,以纳入自己存在的意识之中,确立自己相对于他人的存在。这说明人的存在如同一场场的谬误组成的——有可能正确的结果。人在他的一生得一错再错,如西西弗斯反复推着巨石上山——那巨石如同一个隐喻,承载着一切试图超越的生命本身所具有的重量,超越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在“不可能”中也具有时间和空间,有意愿与行动,让人在经历中存在,在存在中证明自己确实存在不虚。人类活在彼此的记忆与感受中,在彼此的记忆与感受中获得存在感。人还通过赋予石头以思想和情感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不管是从石头里跳出来的孙悟空,还是贾宝玉的灵通宝玉,都已成为我们情感与精神中的内容。人所爱的一切,也都在填充着人对爱的渴望与需要。石头对于我来说,那怕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也是我所爱的一个基点,一个象征,一个符号。在我的短篇《欧珠的远方》中,欧珠的手里老是拿着一块石头,他不时地抛起来,最终他带着那块有重量的石头去了远方。远方并非一无所有,远方有无数奇形怪状的石头,或如石头一样的东西。石头的存在相对于人来说是种纯在,它没有欲望,而人有,不过人的世界需要一些石头的品质:无欲与沉默。
忧伤
人对生活境遇不满意,便会生出忧伤来。有什么不满意的呢?例如忙活了一天,很疲惫地回到家里时,却又要照顾不懂事的孩子。孩子尚小,虽说会一天天长大,但过程也是想象得到的漫长。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得为孩子付出时间精力,而无法做想要做的事情。父亲和母亲当年也是这样过来的,如今轮到了自己,这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照说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但假设自己没结婚,没要孩子呢?虽说那样也会有缺憾,然而终究是少了压力,多了自由。我想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人不结婚,不要孩子,有人口负增长的情况——那未必是不好的,世界上为什么一定要有那么多的人呢?如果将来世界上再也没有了人类,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一部长篇小说要修改,一个中篇也要修改。都是要发表的,而且编辑限了时间,但我却没有时间与精力去修改。也缺少好状态,因为做编辑整天与文字打交道,对文字几乎产生了厌倦感,如果说工作必须做的话,但自己的作品却可以放下来。放下来,便是产生忧伤的理由。我幻想自己精力充沛,无比强大,可以把想做事的做得又快又好,但要做的事情给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提出苛刻的条件,满足不了那条件,我也会生出忧伤来。写,成了一种习惯。写不了长的,有时也要写些短的。有时我也怀疑写作的意义,觉得写作缺少了自以为有的意义——世上已经有了那么多人们看都看不过来的文章,自己何必再写?这么一想,也令我忧伤。有时我看着夜空想,人的一生究竟在追求什么呢?真是一个令人忧伤的问题。还好的是,有诸多必须要完成的事情催促着自己,让自己在做事的过程中忘记了忧伤。那样的状态大约是好的,在做事的时候,人忘记了自己。忧伤是不断落向心灵的雨滴,使人意识到自己在活着,思考该怎么去活。不过,忧伤的情绪不会给出答案,答案往往会在积极的行动中呈现。不必过于忧伤,不必去假设人生如何,因为人生无法重来。
 瓶颈
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有了以前所没有的责任和义务,便不再像单身时那样从思想到情感上,从身体到精神上都是自由的了。肩膀上有了沉重的担子,担子越来越重,压得你身心俱疲,让你走起路来摇摇摆摆,踉踉跄跄,趔趔趄趄,相当狼狈。那种疲于奔命,负重前行的状态令你怀疑人生。你已经步入中年,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精力充沛,充满幻想,可以天马行空,放达不羁地去写作,去生活了。这令你羡慕那些家庭背景好的,生活优越的,单身的,或者是结婚也不要孩子的同行了,你为什么要去选择婚结要孩子了呢?你有些后悔,但世上没有后悔药吃。你有可能沉寂下来,再也写不了,也发不了东西。你不甘心如此,却有这样的担心。你寻求突破瓶颈的办法,但发现自己已经渐渐失去了写作动力。你对名利虽说仍然有渴望,却淡了许多。多年来的写作并不曾让你富有,也不曾让你大红大紫,与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相比,所获得的名与利实在算不了什么。你是得到了一些名利,然而那实在算不了什么。你对写作有了情绪,想对抗写作:不写了,去做点别的。但继续写下去又如同多年来形成的习惯,丢不掉,改不了。一位修鞋匠熟悉了修鞋子,那是他的工作,你让他去修手表,他是修不了的。只能写作,写作是你多年来一直在做的事,做别的你不乐意,也做不好。有一句话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你认同这句话,但你我的心还像以前那样大吗?你还会像以前那样认为一切皆有可能吗?你的心变小了,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渐渐的也不敢对自己报有太高的期望了。还有一句话叫: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你也相信人是有命的,命与人的基因、性格、成长环境、个人一次次的选择有关——对于每个人来说,天上都不会掉馅饼,一夜成名,名满天下;一夜暴富,富可敌国。你感受到时代的强大,城市的强大,现实的强大,自己的微不足道,于是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抱怨生活中所要面对的烦难琐碎的事过多,分散了你的时间与精力,影响了你内心的简单与安静。你也清楚,抱怨无益,但勉强前行的过程中总不能称心如意,因此还是会忍不住消极抱怨。很多人写着写着就不写了,不是不想写了,而是看透了自己,认为在写作上没有前途了,实实在在写不好,写不出来了。你想,不写也是好的,何必一定要写呢?只是自己也会像他们那样吗?你的答案是肯定的:不会。你还会继续写,而且完全有机会,有能力去突破写作上的,生活上的瓶颈。这样的自信来自于你对文学由来已久的,发自内心的热爱,这种爱胜过了对一切的热爱,因为写作使你感到人生才有意义,有你想要的意义。一个人有多大的能量,能做多大的事,不用多想。一位作家,只要他能积极地生活,不断调整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写下去,瓶颈几乎是不存在的。之所以感觉到瓶颈的存在,是因为他渴望取得更大的成就,那种渴望无可厚非,却也多少有些无聊和虚妄。因为一个人再成功,在每天照常升起的太阳面前,他也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一个人。你这样想的时候,似乎得到了安慰。你认为自己是有光和热的,有多少光和热就发多少光热便是了。
引用
 
古人作诗讲用典,现在很多人写文章也经常会引用别人说过的话,做过的诗。引用得恰到好处,会让自己的文章丰富好看。高中时的语文老师说过一句话,当然也不是他原创的话,他说,天天文章一大抄,看你抄得高不高。我当时很反对他那样说,觉得那样说不对,这不是鼓励大家都去抄袭吗?老师的本意当然不是鼓励大家去抄,而是希望大家必得借鉴学习,那样大家的作文水平才能提高得快。后来我想,那确实是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我怪自己太笨,明白得太晚。只是我现在仍然不太愿意那样去做,这使我认为自己可能在写作上是很难有出息。原因很简单,我没有走写作的捷径,进步得会相当慢,写出的文章也很难显示出水平来,很难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人通过讲《诗经》出名了,出书发行量也很大,讲一堂课的费用很高,赚了大钱。有人通过改写名著出了书,赚了大钱。他们少不了要“引用”,少不了要借别人的瓶子装自己的酒。他们很畅销,也很是有了名,有了利。他们受人追捧,被当成文化名人。不管别人怎么样,我总有些看不上那些人,因为他们过多地“引用”了别人的东西,因为他们有投机取巧之嫌,因为他们或多或少的有意无意间欺骗了别人。有意无意间成了骗子的,自欺欺人者太多了,他们并不以为骗了人,或者被别人骗了。引用和抄袭是有区别的,我并不是反对引用,是不喜欢过多的引用别人说过的话,而并没有自己真正的东西,那样与抄袭也没有太大区别了。
办法
有的人写得好是该学习,但别人写得好的,自己写同样一个题材却未必能写得比别人好,因为别人有的生活你不一定有,别人有的体验你不一定有。你也可以选择熟悉的生活,写熟悉的,拿手的。合理的选择考验着人的思想能力,思想能力的高低会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有人可能告诉你写作的诀窍,你听了可能也会感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可那听起来高明的话未必真正对自己有用。最有用的,最适合自己的办法通常都来自于自己长期的写作实践,来自于自己的心得感悟。对于写作来说,写好的办法有很多,最重要的应该是通过投入地生活,不断地阅读和写作来认清自己与写作的关系。搞不清与写作的真正关系当然也可以写,但那样的写作基本上是盲目的,不过是写出了作品,发表了,谈不上写得有多么好,或者说有效,有持续性。看一位好作家的某一篇作品,你未必觉得多么好,但看得多一些就会发现他的写作是成体系的,是有效的,是有持续性的——他如同正在生长的一棵树,会越来越高大。这样的作家该是清楚了自己与写作关系的人,是对写出好作品有办法的人。好作家要通过写作来不断认识自己,向读者呈现他的存在,他与别人的存在。存在需要被说出,被呈现,这是人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有利于人接近真理。有效的办法有助于人接近真理。
 
启示
诗人普希金被果戈理称为俄罗斯精神的一个特殊现象,而陀思妥耶夫斯基补充说,是一种带启示性的现象。这种启示有方向性,如同指路的明灯照亮黑暗的道路。虽然我们现在看普希金的诗可能会感到从形式到内容都离我们远了,没有什么看头了,但他具有世界性,曾经影响了很多人。有独特文本的作家能给人带来启示性。拥有独特文本的作家,必然也会有独特之处。他从小生活的环境,经历的人和事,阅读吸收的知识都会影响到他,让他成为一个独特的人。这并不是说他一定是卓然独立的,是天才,而是他有了一颗特别的心,特别的头脑使他与众不同。他可能也有个模仿学习的过程,虽说模仿永远不可能产生独特的痛苦感受和深刻的自我意识,不过模仿却给他提供了一个敞开自己,呈现自己的机会,让他清楚文学应告诉人们,人类精神的力量永远是健康向上的,而且不会被彻底损害,人也应该相信人类的精神的世界在不断完善,这种信念决不能动摇。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就证明了这种信念:“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它,但就是打不败它!”尤瑟纳尔在《王佛脱险记》中也证明了这种信念:被处死的王佛的弟子林在王佛的画中出现,并与王佛脱离了险境。对于作家来说,拥有独特的文本也意味着拥有了真正的创作,真正的创作即意味着他能够说自己独到的,别人说不出来的,尚未曾说过的话,给别人带来思想上的启示。写作的人,或热爱阅读的人更容易相信,人生充满了可能。
外壳
相对于人内心和人的精神世界来说,人都有一个外壳,也需要一个外壳。契诃夫在《套中人》塑造了别里科夫这个令人难忘的形象,他想把一切都装在套子里,不受外界影响。他逃避现实,最终因为害怕和一个女人结婚而纠结致死——“他躺在棺木里,面容温和,愉快,甚至有几分喜色,仿佛很高兴他终于被装进套子,从此再也不必出来了。是的,他实现了他的理想!”对于别里科夫来说,他需要一外壳。卡夫卡在《变形记》中给了格里高尔一个外壳,让他变成了甲虫。他不能再去工作,对家庭也没有了贡献,亲人便开始嫌弃他,憎恶的他,最后他只能在孤独与痛苦中默然死去。一句话,特别的,与众不同的,在现实人群中很能保全自己。鲁迅在《阿Q正传》中也入木三分地塑造了阿Q这位总是会“胜利”的可笑的形象,他也是特别的,与众不同的,精神胜利法就是他的外壳,但他也不能保全自己,最终被砍了头。在我们感到阿Q可笑的同时,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身上也会有他的影子呢?不管是别里科夫,格里高山尔,还是阿Q,文学作品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如同一面镜子,会照出我们的灵魂。与灵魂生命相对应的是肉体生命,肉体生命无法从根本上脱离灵魂生命,却可以与灵魂生命形成悖反关系。例如我们说一个人虚伪,总是戴着面具一般,可事实上虚伪仅是人外壳的呈现,并不一定代表人的本质。现实中每个人虽说也在渴望着了解世界,投入生活,可那是在理智作用下才做出的选择,人本质上或许只想要保护自己,并不想要受外界的影响与伤害,尤其是泥沙俱下的,坏的影响,也不想承受现实生活的种种烦难之事,随波逐流地,难免会被动地发生一些不想要的变化。那种纯粹的意愿很难实现,因为人毕竟要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生存与发展,会被影响被改变,会渐渐有了一个自己的外壳,以尽可能地适应和抵御外界作用于自己的,自己难以把握的力量。人内心或精神之外的存在便是人的外壳,我们说一个人美丽,善良,真诚,说另一个人丑陋,恶毒,虚伪都是在试图说出人的本质,可事实上美丽的,善良的,真诚的人也会有丑陋的,恶毒的,虚伪的一面,甚至在不同的人看来就有不同的评价。人的存在复杂而难以言说,而作家却要试图说出、说明人的存在不虚,这便是文学的目的之一。我们都是需要并拥有一个外壳的社会中的人,而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却试图剥去人的外壳,让人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与外界的关系,过着精神生活,活着灵魂生命,因为只有那样,人才有机会接近生命的真理。人在自然规律的力量面前,在死亡面前有时才会剥去外壳,瞬间发出光芒。文学也会使人在瞬间看到那种光芒,看到人外壳内部的存在——那儿或许真的有一个上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