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书读法》
看到高停师兄说针灸书已经读完,借此为由头,写一篇关于医书读法的文章。
学习上,有一个模型,叫做“苍蝇模式与蜜蜂模式”,是根据一个实验得来:将苍蝇和蜜蜂分别放进两只不同的玻璃瓶,瓶底对着太阳。苍蝇会在里面到处乱飞,误打误撞,结果从瓶口飞出来了;蜜蜂总是向着太阳飞翔,从而总是撞向瓶底,无法出来。由此,有人根据这个模型,总结出一个玩转某一行业的实践模型:刚刚冲进一个新领域的时候,把自己调整为“苍蝇模式”,此时没有自己的行业敏感方向,不知道“光”在哪里,乱打乱撞,实际上是最佳的策略;找到门道之后,把自己调到另外一个模式“蜜蜂模式”,既然自己已经有了正确的方向,那就应该不断打磨那个方向,让那个方向为己所用,让自己飞得更远、更高。
在中医的学习上,也是如此,刚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会因为好奇心,接触各种理论、门派、治疗方式、操作手法,但大多是浅尝则止,提升自己的知识宽度。
看书看到一定量级以后,接触了很多理论,这些理论可能是相互矛盾的,让人失去方向,这时候,应该着眼打造的,是一个属于自己的系统,然后抓住一个方向,往深度发展。
书籍的阅读,不是越多越好。黄煌教授曾经对全国500名名中医进行过问卷调查,总结了“中医必读的中医书籍列表”,其中,排在前15位的书籍是:《伤寒论》(298)、《黄帝内经》(296)、《金匮要略》(271)、温病学(220)(其中《温病条辨》139,《温热经纬》29,《温热论》18,《温疫论》5)、本草(219)(其中《本草纲目》112,《神农本草经》38,《本草备要》20,《药性赋》10,《本草从新》5)、《医宗金鉴》(106)、方剂(83)(其中《汤头歌诀》29《医方集解》21《成方便读》2)、《景岳全书》(82)、《脾胃论》(57)、《医学衷中参西录》(50)、《难经》(42)、《千金方》(40)、《医林改错》(37)、脉学(30)(《频湖脉学》21,《脉经》7,《脉诀》2)、医案(29)(其中《临证指南医案》17)。很多中医人,一辈子吃透几本书,也就受用一生了,现举几例如下:
罗大伦曾在书中写过一个故事,写他们读博的时候,有一批特别要好的同学,都是致力于发展中医的人,在食堂一碰到一起,谈论的话题就是最近有没有什么心得,一放假,就到各处拜访老前辈,求取经验。有个山东的同学,回到老家,听说在某个地方有个老中医,治疗妇科病十分的拿手,疗效很好,患者如云,于是就动身前去拜访。到了那个村子,等到空闲的时候,就和老中医请教:“您疗效这么好,都是读什么书学来的啊?”这位同学以为还不说出一大堆的书名,可这位老中医特谦虚,说:“嗨,我们这个小地方,能买着什么书啊?我这就有一本叫《四圣心源》的书,我一辈子就翻来覆去地看它来的。”这位农村老中医,人家就是把黄元御的心法给琢磨透了,结果疗效还那么的好,可见这本书的价值。
任之堂主人在《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中写道:“我父亲老大,继承了太爷手艺的一部分,即给牲口看病,一本《牛马经》加上太爷的实践经验,将父亲造就成了一方的有名兽医”。
师父推荐我们读的书,也就《人体解剖学》和《福尔摩斯探案集》而已。前者对应针灸的“术”,这一针扎进去应该扎多深有效?能够扎到哪些肌肉、神经、组织?能够调节哪些功能?比如昨天群里分享的一个案例,师父在患处周围随意扎了四针,针对四周不同的肌肉群,改善局部的生理状态,就能针起而愈;后者对应针灸的“道”,师父是要我们理清楚其中的逻辑,逻辑是大多数国人非常缺乏的一种底层建构,很多人一辈子没有逻辑思维能力,当然这与我们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导致我们很多人的行为和思维人是反逻辑的、逻辑混乱的、思维不清的。“逻辑”是一个西方引进词汇,对应到中国的固有概念,就是“因果”,私以为,这就是师父要开课讲因果的目的所在。
书需精度,岳美中在教导学生时说过:“读书宁涩勿滑,临证宁拙勿巧。自视当知其短,从师必得其长”。精读,是非常难的,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个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去逻辑推理,去“悟”。
比如师父常常提起的“张太溪”,老爷子手法绝对是非常牛的,他通过扎太溪穴,能治一百多种病,太溪穴张老爷子扎的时候是扎一针,然后用手法,他经常写的一句话就是说:“如鱼吞钩饵”,怎样怎样,然后病就好了。你看了半天,鱼吞钩饵是吞钩饵啦,但是它怎么吞的钩饵啊,吞钩饵之后应该怎么行手法啊?没有写出来!也写不出来!这就要长时间的实践,加上自己的思考去“悟”。
再说师父的针法,师父对足三里的认识,绝对是超过大多数的医家,很多病,师父用一针足三里,就能立起沉疴。但是,其他人扎足三里,能扎出师父那种效果么?很难!师父治癌症,也能通过足三里调理胃脾来治好,这换了很多人,是打死都想不出来的。我见过师父扎足三里,一针,能让扶着进来的老人能走路,一针,也能让患者乳房的硬块消失了。看似轻松平常的一针,其中包含了多少功夫在里面呢?咱慢慢参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