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 事 | 五代山水·宋画的源流

(提示:全文约10500字,没有灰字。)
——
王朝在风雨中凋零,
巨作自烟云中诞生。
巨障水墨山水的时代,毫无疑问由五代为始。
公元十世纪,李唐与赵宋,前者辉煌,后者风雅,两个伟大王朝在半世纪的腥风血雨中更迭——五十三年的时光间,中原经历梁、唐、晋、汉、周五代起落,江南与川蜀则有南吴、南唐、前蜀、后蜀等十国兴衰。
这段被称为“五代十国”的历史(907-979),极大改变了中国文化——尤其是绘画。
首先是信仰的改变
随着唐的瓦解,来自印度的佛教同时瓦解。在北方,战乱破坏了秩序,寺院毁坏、典籍散失、僧人流离;在南方,佛教则作为异教被排斥,人们转投发轫于本土的道教——后者主张“天人合一”,将目光由自身收回、望向天地。这促使绘画的主题发生转变——人物与宗教式微,山水蔚为主流。
接着是丝绸之路的衰落
早在安史之乱(755)后,唐王朝便逐步失去了对于河西走廊的控制;到五代时,丝绸之路几乎中断,来自中亚的矿料愈发稀有——包括用于制作石青的蓝铜矿与用作石绿的孔雀石。这又促使绘画的材料发生变化——中原画师们不得不淡化鲜艳的设色,水墨日益兴盛。
最后是士人的自放
与汉朝崩溃后魏晋兴起隐逸之风相似,唐朝覆灭,官吏、文士、画师、僧侣也纷纷隐居深山,以期躲避混乱的时局。在隐逸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然——仕途已然不再可能追求,林泉之志成为心灵新的寄托。
随着这些改变,最终促使山水被奉上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人们渴望在自然之中营造意境、投射理想、赋予人格,追求其中蕴含的崇高与永恒。正是这种思想,从此成为后世山水画的灵魂;也正在这样的形势中,五代山水形成了它明确的风格,恰恰对应了《溪岸图》“巨障、墨气、自然主义”的三个特征——
格局宏伟、水墨淋漓、信奉自然。
1.格局

《溪岸图》的宏伟格局由三点聚合而成:
①高远,画面有强烈向上升起的动势;
②深度,空间由近向远延伸,连绵且真实;
③比例,以人的渺小彰显山的庞大。
五代·董源《溪岸图》
在《溪岸图》中,海浪般涌起的群峰占据了画面大部分位置,山峰形成的弧线向顶部交汇,升起观者的视线,产生向上的动势。这些动势成为画面的基调,继而用于营造山水的崇高。它与后来南宋小景、元代江岸风景予人精致、微妙、散淡的意境不同,强调一种涌动的、隆起于大地的气魄,使人以瞻仰的心情感受壮阔山水带来的宏伟磅礴。
南宋·佚名《柳塘秋草图》
由于这种追求更质朴、发源于面对崇高事物产生的本能,因此也更加直观、更加强烈。感受南宋、元代作品时往往需要诗意,甚至总要裹挟一丝轻愁;面对五代、北宋的画作,需要准备的只有回归真实的自己、忘记那些关于艺术理念、语言、派系的繁文缛节,直接去感受山岳的魅力。
唐代·正仓院藏唐代四弦琵琶《清坐图》
在五代以前,唐代绘画中,高远的感触尚不明显,但亦流露出某种意图。例如:日本正仓院所藏唐代琵琶的捍拨上,装饰有一幅《清坐图》画面中采用了典型的、金字塔式的构图,将视线向山峰的尖顶汇聚,犹如北宋《晴峦萧寺图》式主峰构图的雏形。画师安排了两名高士,端坐与山岳相隔碧波的石台,仰望巍然耸立的高山。
但与现存唐代山水的诸多真迹或摹本一样,《清坐图》虽然表现出高远的态势,却未能营造出真实的、具有深度的空间,画面依然像是一个平面,堆积起纸片状的山头,使它与《溪岸图》营造出的贴近真实的空间感相距甚远,其中的关键即在于画面的深度。
五代·荆浩《匡庐图》
同样力求高远之势的《匡庐图》,考证为五代最具开创性的画家——“唐末之冠”荆浩所绘。他被后世公认彻底改变了隋唐山水的面貌,建立了北宋新的格局。在这幅高度近2米的巨制中,荆浩营造出与《溪岸图》一致、甚至更广阔的山水空间。
为了展示山水的深度,《匡庐图》与《溪岸图》采取了许多相似手段。它们都选取坡陀与树木组成近景,压缩在画面的下部;中景错综密集,与近景用水面相隔,递进画面的层次;左右两侧,水流由远及近、山径蜿蜒蛇行,这些萦回曲折的动线将山水联结成连续且可信的空间;而作为重点的峰峦,则突起于中景的末端,隐没云烟之中,在远山的衬托下昭示遥不可及的神性。
·《匡庐图》与《溪岸图》的远近构图
这些关系到空间感的布置,使两幅画突破了唐代山水的旧制,由近及远,在有限的画幅内营造出了几乎无垠的山水世界,它们连绵、起伏、贴近自然、无比真实、却又很难在现实中用镜头捕捉。
五代·关仝《关山行旅图》
荆浩的弟子关仝,亦是营造画面深度的名手。据记载,关仝继承了荆浩的画风,且更加强化高山远水的气魄。他的绘画主题着重于隐逸传统,喜好创作秋山寒林、幽人野渡,《宣和画谱》评价其画风:
见者悠然,如在灞桥风雪中,三峡闻猿时。
关仝传世最为可信的画迹是现藏台北故宫的《关山行旅图》在这幅画中,表现深度的手段主要依赖中央作为轴线的溪流。沿着这条溪流,画面像《溪岸图》一样被布置为“之”字形,观者的视线将会随之畅游,穿过熙攘的村落、蜿蜒的山径,越过溪水、走向远处的楼观——这个过程连续而自然——在那里,游弋的视线戛然而止,巨大的山峰豁然隆起,烘托出全幅高远宏伟的气势。
·《匡庐图》与《关山行旅图》的“之”字构图
山峰之所以巨大,源自于楼观的渺小。《关山行旅图》中,人物点景被控制在极小的比例,反衬自然的雄伟壮阔;《溪岸图》亦复如是,如果不仔细观察,很可能会忽略远景溪流尽头的村舍、蜿蜒山径上行走的旅人;高士安处的水阁与村落,也以一种偎依的方式布置在山脚,丝毫不敢侵犯山峰的地位。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运用比例的最杰出的代表是北宋巨匠范宽,他的旷世名作《溪山行旅图》将人与山的比例拉大到极致,飞涧的瀑水之下,楼观规模甚至不及溪石,山间行旅的队伍更渺小如蚂蚁,反衬出自然的恢弘、博大、不可侵犯。
唐代·正仓院藏唐代紫檀琵琶《骑猎图》
正仓院所藏的另一把琵琶上,则绘有一幅绝佳的反例。在名为《骑猎图》的唐画中,人与山的规格平分秋色,人物自然而然成为主角,山水仅仅只是陪衬。这几乎说明:山水画中人物的大小决定了画面的格局——无论用再多的方式去营造,也改变不了比例带来的明示。
但仅仅控制比例,仍不足以营造宏伟的格局,比如传为李昭道所绘的《明皇幸蜀图》,画中作者同样控制了人与山的比例,但予人的感受更多是拥挤、堆叠,而不是深邃、旷远。对于这一点,需要重申“连续”的重要性。
唐代·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唐代绘画中,空间之所以显得平面,正是因为景物之间无法联结。《明皇幸蜀图》中,每一块山石、每一棵树木、每一座山峰都彼此独立、以一种简单的、正面的方式叠加在一起,导致前面的山崖与后面的山峰之间好像没有距离。这不仅是空间设计的问题,也有技法的因素在影响——正是强烈的轮廓线孤立了这些景物,使之无法形成连续的整体。

这种感受在《明皇幸蜀图》中非常明显,而继承这种风格的其他作品,例如《松岩仙馆》、《春山泛舟》,都表现出同样的问题:粗重的墨线勾勒出轮廓、色彩的变化成为唯一表现山石体积的方式。这意味着画家没有太多办法去构建真实可信的山水,不能描绘出体积、也无法营造虚实。
·宋人《松岩仙馆》与胡廷晖《春山泛舟》
打破窠臼的创举,是水墨的运用。
2.水墨

虽然唐代诞生了许多擅画水墨的传奇画师,例如张璪、王洽、项容以及大名鼎鼎的王维,但直到五代十国,水墨山水才真正放射出光芒。
五代·卫贤《高士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高士图》,保留了完整的宣和式装潢与宋徽宗题签,被认为是现存最可靠的五代画迹之一。它的作者卫贤曾与董源、赵幹、顾闳中等人同时供职南唐画院,侍奉中主李璟(943-961)与后主李煜(961-975)。根据记载,卫贤以唐代画师尹继昭为师,后来转师吴道子,他的主要成就在楼观与人物,可知唐代传统对他影响颇深。
·《高士图》与李思训《江帆楼阁图》中的杂树
因此,卫贤的画风明显保留了一些唐代特征。例如人物与山水的比例相对均等,憾失格局的雄伟——这可能是画作以人物为主题之故,画中描绘了东汉隐士梁鸿与妻子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典故。但是,正是唐人所忽视的、对于山脊立体感的刻画,在《高士图》中成为了重要的轴线,引导起画面中央的动势。
·《高士图》中山脊形成的轴线
参考《溪岸图》与前述荆浩、关仝的画作,使山脉变得连续、得以向远处延伸的关键,是连绵起伏的山脊。正是将一层层山体用山脊相连,峰峦才得以变化、形成不同的走势、突破平面化的旧制。而这种显然易见的变化,源于打破了山石的轮廓线,以水墨代替色彩,晕染出山石的转折与体积。
与《溪岸图》相同,除了人物点景之外,《高士图》几乎完全由水墨画成,它没有传袭唐人勾勒轮廓、随类赋彩的传统,取之以墨点、短线、渲染。这种转变成功表现出山石杂厚的质感,并在其后的北宋演化为山水最重要的语言:皴法。画中,水波、屋宇、人物都以不同质感的线条描绘,林木勾点并用、山石擦染兼施——看似单纯的墨色,却彻底释放了毛笔的特性,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随之发展出丰富的变化、崭新的技法、奠定北宋山水高峰的基调。
·《高士图》中山石的细节
水墨更重要的作用,是渲染出戏剧性的氛围,烘托出诗化的意境。
由于轮廓被弱化,山水变得更加浑然,画面开始用于唤起内心感受,而不仅仅是描述一幅图景。换句话说:画家开始不满足于将画面内容排布在画面上,展示一个个“实”的个体;而更多地借助水墨带来的丰富变化,将它们统一在“虚”的意境之中。
五代·徐熙《雪竹图》
意境的最好例证,是另一幅2米有余的水墨巨障——《雪竹图》。作者几乎以幽深的墨色铺满整幅画面,烘托出迷离的氛围,使人不仅看见图像,更能感到林中的静谧、积雪的寒意、薄雾的凄迷。
这幅几乎完全由掏染技法完成的巨作,彻底颠覆了唐代绘画——先以线条勾勒、再将勾勒部分赋彩的画法已经完全消失,换而为两种可能——这幅画的绘制至今依然众说纷纭。一些人认为,《雪竹图》的画法是以淡墨先勾勒出画稿,再通过被称为“借地为雪”的画法反压出造型;另一些人则因为画上找不到轮廓线,认为《雪竹图》是完全信笔留白,证据在断竹潇洒的飞白。
·《雪竹图》中断竹的细节
无论结果如何,《雪竹图》对水墨的理解深入彻底,凭借墨气,它表现出了冬天的冷度,幽暗的背景展示出任何镜头都无法捕捉的深邃,迷离的色调将氛围营造到极致。这与《溪岸图》的墨气异曲同工——后者同样由玄奥的墨气将画面融汇为一个整体,烘托出缥缈的气韵;同时使得画面深厚、耐看、经得起推敲,不像唐代绘画那么直接。
3.自然

探索过“格局”与“水墨”之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五代绘画的大部分革新,都是为了使画面看上去更加贴近真实的自然,令人在画前犹如置身丘壑,坐堪四荒。
所谓自然,是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事物之间正是存在细微的差异,才使人感到和谐真实。因此,隋唐以来概念化的造型被淘汰——例如扇形的树、卵石形的山峦等等,取而代之的是基于观察、源于自然的生动形象。山水画中造型趋同的现象大大改观,人们既然开始关注同一棵树上两片叶子之间的差异,也就不再满足于刻画千篇一律的山峰。
五代·巨然《层岩丛树图》
《层岩丛树图》,钤有北宋“宣和殿宝”与“尚书省印”,虽然不一定是董源弟子巨然的亲笔,但无疑也是来自北宋或更早的珍贵画迹。这幅作品自古以墨气出神入化称世,描绘了雨后初晴、树木清润、山色空濛的景象。
这幅画的尺幅不算大,气势也稍显平淡,而墨色细腻微妙,渲染出超逸的禅机。山脚下浓淡不一、层次丰富的树林,每株高度、位置并无太大差别,却各自展现出不同的姿态,表现出成熟的自然主义气息。
五代·关仝《秋山晚翠图》
《秋山晚翠图》同样是一幅北宋初年的名作。在这幅画中,关仝描绘了六座高度、体量接近的山峰,簇拥在画面上部,它们之间没有山脊相互连接,也就因此体现出与唐人山水类似的、彼此独立的结构。然而,《秋山晚翠图》却没有予人留下概念化、或者说刻板的印象——六座山峰各自拥有不同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朝向、角度,某些更以云烟与树木巧妙遮挡,塑造出真实自然的山形。
·《秋山晚翠图》与真实山景的对比(摄于雁荡山)
真实、自然,这些词汇与山水的融合,在主观上受隐逸思潮的影响,亦在客观上被隐逸行为所促进。四海动荡、五季云扰,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家大多隐居深山,过着“终日临流、孤云野望”的生活;或者长途跋涉,避居相对安定的国家。他们都不可避免地深入自然之中,直接面对真实山水。
于是,五代画家在像唐人一样、浪漫地捕捉自然中的诗意同时,也开始深入观察它们的造型、质感、结构、规律,空前深入其中。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中国山水的传统自魏晋开端,经过隋唐的积累,至五代始为一股洪流。它是唐的余热,又经历乱世的挣扎,富于表现而又深入自然,终成高峰的前奏、北宋的先声。
4.余绪——北宋山水

五代山水自晚唐的余温中脱颖,改变了前人的面貌,成为新的洪流。它发源于十世纪初,成形于十世纪中叶,成熟却要到十世纪末。此时,时间已经来到北宋。
北宋山水继承了五代传统,以自然为追求,水墨为语言,构筑出宏伟的格局。因为它在各个方面都以五代作为蓝本,所以不易区别彼此之间的差别。笼统地看,它们都是水墨山水,气息自然、造型生动、构图气势磅礴。五代的《溪岸图》、《匡庐图》,北宋的《晴峦萧寺图》、郭熙的《早春图》、《幽谷图》大抵都符合这些描述。所以,区别五代与北宋山水成为一个难题。
对于这一难题,需要抓住的重点是北宋的“成熟”。
如果仔细观察五代与北宋山水的细节,一种差异会渐渐浮现——在北宋的尽善尽美之下,五代山水显露出朴拙——或者干脆说是“粗糙”。
通过对比《关山行旅图》与《晴峦萧寺图》,可以很好地诠释这种感受——
·《关山行旅图》与《晴峦萧寺图》对比
两者相较,《晴峦萧寺图》堪称一件严密、完整、成熟的艺术品,很难从中找到缺点,《关山行旅图》则在比较之下稍觉粗松,人物点景亦显得薄弱。
·行人与野店的对比
两者的气息也有微妙的变化,《晴峦萧寺图》浮现出一股庙堂之气——精致、庄重、端端正正;《关山行旅图》却更多体现出山野之气——好像能找出很多缺憾,但却没有一点影响到它的自然气息。
深入其中,两者存在“过程”与“总结”的差异,北宋画作明显显得更加成熟。
其一是构图的成熟——
虽然在五代时期,画家已经开发出完整的三段式构图,通过近景——中景——远景营造画面的深度,但这种手法显然还处于探索中。由于三段需要用山径、台地、山脊与溪流联通,才能突破隋唐平面化的窠臼,所以需要着重安排与布置画面的中景,这使得近景被压缩、远景被推后。
《关山行旅图》中,雄壮巍峨的主峰是画面的重心,虽然蜿蜒的溪流很好地暗示了它的距离,使之符合视觉经验,但它实在太靠上了,不免有些头重脚轻;
《高士图》则是另一种情况,画中大部分内容被集合于中段,包括人物、屋舍、山石主要的转折与最茂盛的树木,致使中景过于密集,空间因此变得局促;
《秋山晚翠图》有一些类似,近处一块巨大的山岩占据了几乎二分之一的画面,中景因此被压缩,远景则压缩到只有一座山尖。但是,由于画中所有山石的造型与线条几乎都呈现向上的趋势,促使视线向顶部集中,依然营造出巍峨的气势;
《匡庐图》则趋于广阔、宏伟的空间,画面的近景被积压在右下角,中段铺陈般描绘了复杂的结构,与《溪岸图》的布置相似。其中山径穿插、根脉相连、溪涧流溢,右侧更有开阔的水面释放空间,视线以一种漫游的方式向上聚焦,最终抵挡被推到极远处的主峰。这幅画的视角类似于《关山行旅图》,像是从相对较远的高空鸟瞰;而《秋山晚翠图》则与《高士图》相近,带有一丝仰视的意味。
《层岩丛树图》同样采取了近似鸟瞰的视角,视线仿佛能够随着右侧蜿蜒的小路飞行,越过茂密的山林。三段式构图在这幅画作中几乎被连成一片,但这幅作品没有因此显得局促、平面或者呆板,画家尝试以缥缈的墨气区分出层次、带来节奏的变化。
这种做法与北宋中叶山水有所区别——以郭熙《早春图》为例:在《层岩丛树图》中,云烟用于分隔一个整体,画面服从于一种视角,变化的仅仅是层次和节奏;而《早春图》中,则是由云烟连接多个个体,形成不同视角的多个部分,云烟起到过渡的作用,使人能在一幅画中欣赏山水的各种角度,与长卷的立意类似。
北宋·郭熙《早春图》
综合这些画作,五代时期,画家似乎还在不断尝试各种方法;而在北宋中叶,山水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构图语汇,并被郭熙总结为“三远”——高远、平远与深远。
范宽的巨制《溪山行旅图》,标志着北宋高远构图的成熟,画面呈现鲜明的三段式构图:近景由巨大的溪石铺垫、以道路、水流连结中景;主峰被安置于最显要的位置,以云烟相隔,暗示山峰的高耸与峡谷的深邃;中景的松杉上指,山涧的飞瀑下垂,呼应之间巧妙贯连全幅气势,堪称经典。
《晴峦萧寺图》同样运用了这种成熟的高远构图,甚至以佛塔取代松杉,重复了《溪山行旅图》连结上下气势的手段。在画的中部,画家还设计了蜿蜒的小径通往画面深处,左右山崖聚拢一般将能量汇聚于主峰,形成北宋典型的“众峰拥主”形式。
《乔松平远图》则展现出平远态势。它的视角降低到比树木还低的位置,大约相当于实际观察的角度,这也是最容易塑造地平线绵延起伏的角度。画中被极端放大的近景很容易令人迷惑,它不像惯见的宋画那样、采用一个宏观的视点,概括整个场景;而像是置身其中,以一个真实的视点切入,展望广阔的平原。
北宋·李成(传)《乔松平远图》
《乔松平远图》中与地平线平行的视点,在《雪竹图》中可以找到印证,不过后者无意延伸背景空间,而是聚焦在前景的细节。但它们无疑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与高远山水相比更加便于沉浸其中。这种方式被汇入“平野寒林”的概念,在后世颇具影响,成为北宋至元、明漫长历史中李成、郭熙一派的传统,直到今天还有人继承。
北宋·郭熙《幽谷图》
高远长于展示山峰的崇高、平远长于展示平野的辽阔,深远所展示的是峡谷的幽深。郭熙在《幽谷图》中即将深远发挥到极致,这幅画作的构图似乎与《秋山晚翠图》有某种关联,画面的二分之一处都有一条斜向的弧线分割,它可能意味着某种尚未被重视的构图传统,例如普林斯顿美术馆所藏李公年《冬景山水图》、大阪美术馆所藏佚名《秋江渔艇图》都带有这种构图的意味。
·《幽谷图》《秋山晚翠图》《冬景山水图》
这种布置将画面分为上下两段,下段犹如置身谷中,感到石壁扑面而来,涧水自幽谷中流出,水流近在咫尺,视点几乎平视。然而一旦越过画面中央的弧线,上段视角骤变,仿佛刹那间升起至半空,向下鸟瞰蜿蜒斗折、绵延向远处延伸的山峦。在幽深与悠远的共同作用下,《幽谷图》展现出高超的构图理念,它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与李唐的名作《万壑松风图》异曲同工。
额外要说明的是:对于北宋开始流行的山水长卷,则要注意它们并非因为画在横向的画面上而以“平远”为主,因为手卷本身并不是整体展开观看的,它意味着在长卷的每一个段落之中,画家可以布置不同的构图,将“三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同样引起视角的移动。
北宋·王诜《渔村小雪图》
最显著的例子是王诜所绘的《渔村小雪图》,画卷从右往左大致可以分为四段:自远及近的溪流、参差隆起的高山、视点极近的松石与开阔平远的湖面。其中,每一个段落分别采用不同的视角,随着手卷自右向左缓缓展开,远景与近景反复交替、变化,形成连续的时空,提供了相对立轴山水更加戏剧化的欣赏方式。
其二是技法的成熟——
中国画勾勒轮廓、随类赋彩的传统,自魏晋为始,至隋唐为盛,大约在唐代后期因为水墨的兴起而被打破。

取代色彩表现物象质感与结构的是皴法。
皴法介于线条与渲染之间,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它的建立用于弥补勾勒与赋彩在造型与表现上的不足,这种与毛笔特性完美结合的技法为画家描绘物象开拓了更深入、更广阔的空间。在最初,它可能只是勾勒之后、表现阴影、转折的填充;后来则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法,形成各式各样的流派,展现出千变万化的趣味与活力。
唐代·王维《江皋会遇图》
唐代山水中,皴法的概念尚未形成,近年发现的传王维《江皋会遇图》中,山石画法较展子虔《游春图》并不见革新,依旧是先勾勒轮廓,再渲染青绿色彩;
·《江皋会遇图》与《游春图》中山石的局部
但在他的水墨山水《雪溪图》中,隐约可以感到以墨色皴擦山石的意识——
唐代·王维《雪溪图》
这种意识到五代时逐渐清晰,显现许多富有创造力的皴法雏形。例如,在《高士图》中,山石轮廓与转折的位置,出现了刮痕一样的墨迹以及错综的墨点;《关山行旅图》中,先以浓淡墨色渲染出不同层次,再以皴擦形成的线条补充,强化山石的质感与体积;《秋山晚翠图》同样如此,不过其中皴擦的痕迹更长,与《高士图》的远山颇相似。
·《高士图》《关山行旅图》与《秋山晚翠图》中山石的局部
直到北宋,墨痕终于发展为成熟的皴法,画家开始有意识地运用皴法描绘造型,而不再是试探性地用皴擦作为补充。例如在《溪山行旅图》中,主峰只在侧边勾勒几根强而有力的线条,整个山壁几乎完全用短促、涩劲、密集、带有飞白的短线画成,这种如疾风骤雨般的“雨点皴”,体现出北方山脉杂厚的质感与坚实面貌,成为范宽标志性的绘画语言。《晴峦萧寺图》中,皴法密集而促迫、方向与角度类似范宽,但皴笔较范宽更长、用墨更淡,显得更均匀与协调。
·《溪山行旅图》与《晴峦萧寺图》中山石的局部
宋初以后,皴法更加成熟,甚至在许多画家笔下反客为主,取代了勾勒的地位,或者与轮廓线互相融合,表现得更富个性,发展成为一种笔墨的趣味。《渔村小雪图》中,山石由大量浓淡不一的湿笔堆积而成,画家有意识地用清水冲淡轮廓,使其与皴法相融,这种被苏轼大加称颂的技巧命为“破墨法”,但他的目的却不是像五代那样打破轮廓的界限、使物象更加自然,而是籍此追求更浑然、更荒率、更富文人气质的审美。
·《渔村小雪图》中山石的局部
北宋中叶最杰出的山水画家郭熙,也以湿润淋漓的皴法著称,由于所画山石如云头聚拢,所以被称为:“卷云皴”。郭熙传袭李成的技艺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乔松平远图》可能即是他向李成的学习或致敬之作;《早春图》则青出于蓝,建立超越前人、属于郭熙自己的面貌。
·《乔松平远图》与《早春图》中山石的局部
作为与《溪山行旅图》齐名的、最杰出的北宋山水画,《早春图》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北宋中叶宏伟、典雅、宛如完璧的画风。其中集结了高远、深远、平远三种视角的构图,使之熔铸一炉,汇聚为流动变幻的山水空间。郭熙巧妙地移动视点,以缥缈的云烟连结透视中难以调和的部分,进而改变了十世纪末趋于僵化的巨碑式构图。
·《早春图》中高远的部分
·《早春图》中深远的部分
·《早春图》中平远的部分
对此,“卷云皴”功不可没。这种变化、协调、富有韵律的技法,使山石突破了真实造型的束缚,得以追随'S'形构图、形成龙脉一般游弋的气势;这些山石湿润、温和,仿佛可以从中感受早春的空气。它与王诜的山石一样,需要用到“破墨法”,反复冲淡作为轮廓的线条,因此使人感到用了许多复笔;同时,它非常重视用笔的节奏,线条必须跌宕起伏、皴笔则要求留下宝贵的飞白。
皴法发展到这一时期,已然由色彩的替代品发展为独立的绘画语言,也由此意味着五代山水逐渐退场,根据梳理出的脉络,下面重审《溪岸图》的皴笔。
·《溪岸图》中山石的局部
与11世纪的山水对比,《溪岸图》的笔迹太过浑然一体,甚至令人怀疑其中有没有皴笔的参与。笼统地看,构成山石结构的主要是墨色,通过渲染深浅表现转折与褶皱。它依然需要勾勒外形,但出于“隐迹立形”的目的用墨很淡,又因随后的渲染有所冲淡,再加上年深日久,墨迹变得尤其模糊。
·《溪岸图》中山石的细节
通过放大细节,能够找到更多信息:
在一些悬崖交错出,能发现晕染背景、压出前景的痕迹——类似于雪景画法;
而一些较为舒展、狭长的山体之间,遗留下比较长的、彼此交错的淡墨线条——这些像墙头被雨淋过的水迹、书卷被虫咬过的啮痕一般细弱的线条,很可能是“披麻皴”的雏形。
·《溪岸图》中山石的细节
淡漠、融合、朦胧的皴法,在北宋同样流行,郭熙、李公年等人都有按此风格的作品传世,但是放大他们笔下的细节,能够看见明显的书写性线条。虽然在这一时期,画家并非像元代、明代画家那样有意识地强调皴法的类型,但他们显然已经对此有了明确的概念,这与《溪岸图》的情况很不一样。
·赵令穰(传)《松岗暮色图》中山石的细节
·李公年《冬景山水图》中山石的细节
·郭熙《树色平远图》中山石的细节
这里应当提及关于皴法的一个现象:随着时代愈往后、画史的体系愈成熟,画家愈依赖于皴法标示自己的个性、昭示自己的传派。皴法的面貌随之不断变形、意义也发生改变。
“披麻皴”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它所知的面貌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例如北宋《层岩丛树图》中的皴笔——恬淡、细碎、湿润的墨线交错排列,依附于山形、堆积出体积,是一种生动、自然、以表现自然质感为目的的皴法;
第二阶段,线条更长、更明确、更富个性,书写的意味更浓,典型的代表是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这一时期皴法的目的是“更为概括”地表现自然山川;
第三阶段,书写的意味被进一步强化,“笔趣”战胜了“自然之趣”,线条强调组合、排列、墨色的叠加,至于它能否充分体现出真实山水的质感已经不再重要,例如明代沈周《京江送别图》
至此,再度审视《溪岸图》的皴法,它表现得比《层岩丛树图》更为古老、更加自然,几乎没有流露出书写的迹象;但它构成山体的意识已经展现出“披麻皴”的概念,转折与褶皱形成的斜线交织,很容易将它联系在《层岩丛树图》之前,为《溪岸图》的五代身份一锤定音。
——更重要的是:这种联系也成为这幅画作与董源之间不多的互证之一,或可为下一节考证它的作者提供证据。
写到这里,本文大抵为《溪岸图》及它所处的时代、以及此前、此后山水画风的变化勾勒出粗糙的轮廓。我一贯希望以文学逻辑叙述一幅古代绘画的前因后果,避免使人感到像在阅读论文,但文中依然不免运用到①②③④,以及很多琐碎的细节,只好希望它们不会影响阅读,也诚愿它能使人理解我对《溪岸图》这幅画的深沉热爱。
在文末,《溪岸图》神秘的作者董源终于被提及,这位被故意隐藏起来的五代巨匠将在下节成为关键——下一节的主题,将在于从鉴定的角度分析《溪岸图》与董源之间的连结。
(下节更新:《溪岸图》与董源)
(0)

相关推荐

  • 明代早期戴进二十五幅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 ...

  • 大师 | 用更多的细节,展现范宽式的山水画

    中国独立的山水画概念始于五代时期,而真正崛起却是在北宋.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位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家,从他的作品中感受那些精于细节的自然之美. 范宽 范宽,北宋画家,又名中正,字中立,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 ...

  • 欣赏 | 都说宋画美 这次来看宋画中的小鸟究竟有多美

    宋代是中国工笔花鸟画辉煌灿烂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家们注重深入生活.强调写生,主张表现观察物象时的内心感受,反对被动的描绘物象.宋代工笔花鸟画在追求精细入微描绘的同时,运用程式化手法布局.造型. ...

  • 宋代小品画:宋代山水小品画中的亭台楼阁

    文/刘建轩 中国画对于亭台楼阁等复杂建筑物的描绘自古有之,早在山水画尚未成熟的魏晋时期亦有记载.正如东晋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所写:"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 ...

  • 免费领!高清宋画白描资料-品宋画之美,细微之处见功力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 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有一史后至者,儃然不趋,受揖不立, 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赢. 元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宋朝,是中国古典艺 ...

  • 赏析丨宋代小品画㉔:宋代山水小品画中的亭台楼阁

    在中国绘画史中,宋代小品画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其以独特的经营位置,精微的笔墨技巧,高雅的格调品味,以及丰富多样的绘画题材,成为中国美术史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小品画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咫尺之间,传达出中国 ...

  • 讲堂丨《画日记》与宋画杂谈

    尽管很早便从锵哥的画作中折服于其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和对生命澎湃不息的激情,然而毕竟在这种倾情歌颂生命的尊严所带来的庄严感中,令人如临庙堂,肃然起敬之余多少有着几分壮丽的压迫感.距离感.而此番锵哥的&l ...

  • 宋画之美,叩响生命的价值——山水卷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绣栊晓镜图>宋 王诜 团扇 绢本设色 纵24.2厘米 ...

  • 宋画赏析 山水卷(高清图)

    在整个中国绘画传统中,最独特最辉煌的成就正是山水画.而宋代艺术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山水画. <万壑松风图轴> 北宋 巨然 200.1cm×77.6 ...

  • 画 事 | 被遗忘的北国·金代山水

    (提示:全文约5500字,灰略无碍.) ❀ 元好问十六岁时,自家乡陵川前往并州赴试,途中遇见猎人射雁,一只被射下,另一只便投地自尽,他触景生情,写下流传至今的名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

  • 宋画山水三大精品!(高清细赏)

    范宽<溪山行旅图>局部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 山水画它形成于魏晋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