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北宋枢密副使包拯的家庭和婚姻

在北宋仁宗时期,包拯可以说是一名著名的人物,他后来做到了枢密副使这个位置。关于包拯的传说故事和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明代的时候就出现了比较完整的故事,后来还影响了晚清时期《三侠五义》的人物情节。但是,包拯的出身和他的婚姻很少见于历史记载,不过在两方墓志中可以了解到他的家庭和婚姻。

包拯的墓志由吴奎来撰写,其中的内容非常详细和具体,从中可以知道他的家庭出身。包拯的曾祖母被追封为荥阳郡太夫人,祖父包士通,被追赠为太子太傅,祖母宣氏,被追赠为冯翊郡太夫人,她可能出自陕西地区。包拯的父亲名叫包令仪,被追赠为太保的职务。他的母亲张氏,被追封为庐阳郡太夫人。根据墓志和《宋史》记载,当年包拯在天圣五年(1027年)的科举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那一年他已经28岁了,被任命为大理评士,为建昌知县(江西永修县西北艾城)。但是,包拯的父亲包令仪和母亲张氏都年龄较大了,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为了就近照顾自己的父母,包拯决定辞去自己的职务,就在和州(安徽和县)那里监管赋税,与家乡合肥相邻近,可是他的父母亲还是不愿意去。从这里可以看出,包拯应该是出身于有些田地产业的家庭,但是几代人都没有做过官职,也可能是乡绅。最后,包拯就留在家乡,一直到他父母亲去世后,才正式出任官职。包拯的第一次婚姻是与张氏结婚,可能是在他不到20岁之前举行的。这第一位妻子也有可能是他母亲张氏的一个近亲,不过在墓志中没有提到,仅仅只是说“初娶张氏,早卒”,估计没有留下后代,就是有也夭折了。后来,包拯还是请求朝廷,追封张氏为庐阳郡夫人。包拯的第二位妻子是董氏。在他妻子的墓志中曾经追溯她的家族,董夫人的曾祖父董希颜在《旧五代史》和《资治通鉴》中有着零星的记载,董氏出自春秋时期的历史学者董狐,此后出现了著名的儒学大师董仲舒。董希颜在洛阳有些田地,后来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因为立下了军功,多次为宁州刺史。因为董希颜的原因,他的孙子董浩后来为武昌县令。董氏的出身明显要高于包家,董夫人就出生在一个典型的官宦家庭中,受过不错的文化教育,至少能够阅读一些基本的书籍。在包拯参加进士考试之前,董夫人就嫁给了他。后来,包拯取得了官职,董夫人就跟随他回到了家乡合肥。董夫人是一位典型的具有传统美德的女性,墓志是这样评价的,“内克尽妇道,外不失族人欢心者“,可见是一位贤淑的女子。尽管包拯出身于普通的家庭,生活非常简朴,但很可能小时候家教比较严格,他喜欢阅读各类书籍。虽然,包拯出身很一般,但是有可能得到了董夫人父亲董浩的赏识,他就这样决定把女儿嫁给他。董家经济条件是比较优越的,这样的低嫁在北宋时期是非常多见的。在他们十三年的婚姻生活中,没有置办多少奢华的生活用品,但还是幸福的。在嘉佑末年,宋仁宗任命包拯为枢密副使,董夫人也被册封为永康郡夫人。当时,董夫人决定进宫去觐见皇后,据说曹皇后看到了她的打扮比较简朴,就叹息道,“此见包拯不邀阴幸也“,于是就上告皇帝把一件华丽的礼服和装饰品赐给了她。在公元1062年,也就是嘉佑七年,包拯突然患上了重病,仁宗赵祯就派人送给他一些良药,但他没几天就病逝了,时年64岁。据说,包拯病逝后,仁宗亲自到他的家里探望,见到了他年仅五岁的儿子包綖,但他的内心感到伤感。董夫人在包拯去世后,把他安葬在肥川,也就是他的祖坟所在地。包拯和董夫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后来,包拯最小的儿子包綖由夫人亲自来抚养和教育,还为他请来了老师。董夫人在闲暇的时候,还阅读一些佛教书籍,“以适性理“,就是探索生命的原理。在当时的北宋时期,很多中上层社会的女性比较喜欢阅读这类书籍,这在墓志有所反映。包氏家族有些人生活贫困,董夫人也会适当的提供一些财物来帮助他们。据说,包拯刚去世不久,有个平常就不喜欢他的人,好言好语的说要为他撰写墓志。董夫人就说,已经委托给吴奎了,她对自己的家人说,还不如拒绝为好。根据墓志的记载,包拯的小儿子包綖,后来做到了大理评士的职务。长女嫁给了硖石县主薄王向;小女儿嫁给了文效,后来为保信军节度推官,都出身于读书人家。根据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王向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在他年少的时候为三班供职。如果《元丰类稿》记载无误的话,这个王向应该就是御史王平的儿子,王向和他的兄弟都很有才华,尤其是他在当时还出版了《王子直文集》,这也难怪墓志认为他是“士族佳器”。在熙宁元年(1068年)农历4月,董夫人因病去世,时年68岁。后来,包拯的女婿文效认为张田与包拯的关系很好,可以让他来撰写董夫人的墓志。这篇由张田撰写的墓志,内容也很详细和充实,尤其是董夫人的家族源流和她一生的婚姻,以及一些家庭事迹,这很可能参考了董夫人家族的族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