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衣食无忧的年代,聊一聊我对布票的一点回忆

近日整理书柜时,发现一本《市镇居民粮油供应证》里夹着十多张上世纪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辽宁省粮食局和商业局印制发行的粮票、布票。

抚摸一张张尘封已久的纸张泛黄,质地脆弱,浸透岁月痕迹的票证,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计划经济的票证年代,那个物资匮乏的艰难岁月。

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粮票从此应运而生。

此后,食用油票、豆腐票、布票等各种票证进入人们的生活,各种商品皆需凭票购买,从此百姓生活进入了长达40多个春秋的“票证时代”。

布票是计划经济时期布料供应紧张的特定产物,供城乡人口购买布料或布制品。

布票的单位一般有:1寸、2寸、半尺、1尺、2尺、5尺、10 尺等。

那年头,不管买什么布料,甚至背心、汗衫等棉纺织品都要凭布票限量供应。

那时人们几乎是没有衬衣衬裤的。年轻人好美,只能做个假领子缝在衣领上。

如果是4口之家,正好够大个子做一件衣裳。当年有首民谣,叫“高个子穷,矮个子富,一年少穿五尺布”,由此可见人们对布票的看重。

孩子多的人家只好“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 实在不能穿了,也舍不得扔掉,还要把它拆洗后打袼褙做布鞋鞋底。

不少人家为了给一个人添新衣裳,其他人的布票都挤出来才能成全美事。

由于买布要凭布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成为人们的衣着常态。

1960年困难时期,布票限量普遍减少到一半以下,每年每人供应的棉布减少为3尺左右。

1968年,我结婚时没有什么“三大件”,只是向亲戚邻居借了几十尺布票,做了两套被褥。

1971年,我做了代课教师,挣了工资,为人师表需要一个体面的行头。

于是我去田师傅商店想买件上衣。当到商店服装柜台时,看到一件灰色的制服不错,即让售货员找了一件稍大的递给了我。

对着镜子试穿后,感觉样式很合我意,尺寸也很合体,当即决定买下来。

当售货员向我要布票时,打开钱包一看,带的布票还差一寸,怎么办呢?

当时心里真是着急。手里拿着这件衣服,实在不想退回去。无法,只好笑眯眯地对售货员说:“俺只差一寸布票,能不能照顾一下卖给俺吧?”

试着又反复商量了几次,可是售货员一点同情心也没有。仅存的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当时的心情真的很难过,一种“一寸布票憋倒英雄好汉”的感觉涌上心头。

实在无法,只好恋恋不舍地将衣服递了回去。如今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购买所需的商品,逛商场、买东西甚至成为一种享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