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普林:创作构思十一讲/ 十一、荒诞的构思法

十一、荒诞的构思法

荒诞,即非常古怪的构思,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想人家之不敢想,为人家之不敢为,言人家之不敢言,无中生有。但情节又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由不可能变成必然趋势。读者看了似是而非,揭示社会某一现象,从中享受无穷乐趣。

如前文“吃人”、一人满六十岁那天,家人、亲戚要将他杀了吃掉,本人不想死,爬到屋顶上不肯下来。儿子说:“父亲,客人都来了,你还不下来?”别看它荒唐之极,极不近情理。但它来是电视上报道的事实,有个富翁将万贯家财分给五个子女后,老了落到乞讨的地步,最后通过法律手段,才得到赡养费和栖身之处。这不是儿子分吃老子是什么?还有《鬼装》,穿上那身衣服人就不见了,这是没有的事,但在社会上确实存在,深刻地揭示少数穿制服的人的丑恶面貌。又如《来富》

来  富

巨富肖岚,娶妻耿氏,而立不育,求医敬神,虔诚之至。

一日,登庵进香,路遇恶狼,丫环惊落山下,耿吓昏伏地。狼不咬耿,竟破裙行奸。狼去,耿醒。觉裙破阴湿,羞愧难容,见四周无人,稍安。呼寻丫环,栗栗而归。两个月后,觉腹部有异,肖、耿甚喜。第五月,生一类狗怪物,耿恐人知,急以布裹,抛之于野。嘱咐丫环,只道小产。

忽一日,来一小狗,为肖看家,赶之不去,赐食,点头摇尾,合爪为揖,人见人爱,遂以家狗喂之。因自走来,取名“走狗”,字“来富”。渐大,凶狠似狼,温驯如狗。善观色,解人意,野物盗贼,莫敢近垣。唯百依百顺于耿,耿使提桶,即衔来,使之送信,准确无误,试予钱,令购物,即刻购回,丝毫不差,莫不为惊。唯令食粪,百唤不从。

天有不测风云,肖家一场官司缠身,欲罢不能,肖、耿夜议讼案,肖曰:“县令受贿,谅难公断,奈何?”耿曰:“人贿十,余贿百,人许银,余送金,此讼不胜,何以为人!”肖曰:“只能如此,明日即去。”肖到县衙,见衙内挂孝飞幡,哭嚎动地。问之,言县令昨夜被狼咬毙。急回,又闻仇家亦被狼害。肖、耿喜曰:“天助我也!”然谜难解,始疑来富。唤至问曰:“夜死两人,是汝所为?”狗点头不讳。二人大惊,又问:“莫非夜议之事,汝尽皆知?”狗连连点头。肖大喜,耿堕地昏厥。救醒,百问不答。耿暗忖:“布裹掷野,竟能活回,天磨我也!”

来富届已成龄,然不恋雌犬,常与丫环嬉戏,摸胸舐股,斥之不厌,时而竖爪搭肩,阴物抽粗,丫环无不怕者,然不敢言。一日,一丫环夜浴,来富突入,呲牙扑来,丫环吓昏,被其强奸。耿大惊,“不除孽畜,安得宁日!”暗以砒霜拌食杀之。肖问其故,耿曰:“是妾所为。”肖责曰:“其来余富,何以小而失大焉!”耿无语,肖焉知难言之隐。

狗称“来富”,出自此耳!

此故事讽刺、痛骂那些阿谀奉承,吹嘘拍马,奴才像十足的走狗。此故事的构思何等怪异、荒唐!虽不近人情,但读来情节合情合理。

《回阳记》摘自《鬼侠》,作者:宁普林

宋宣和年间,江西有死而复生怪事。

赣州府尹贺某,其母居故里,忽闻病逝,运尸入衙,大办佛事。丧报州县,闻者甚感惊异,从未知其母在,得此讯,令人犯疑。然亦为难得良机,无不携重礼而往,暗与攀比,唯恐落后,均送礼包、祭幛,必署名亲交与贺,令贺应接不暇,昏头转向。亲邻百客,四面涌来,分三处收礼,所收祭幛,尽皆锦被、毛毯。累满一屋,礼包无暇拆看,塞满一柜。

灵堂设在公堂,墙挂佛像,梁柱飞幡,白布延牵堂外。柩停堂右,祭案三重,陈设堂中,供满神像灵位、三牲果品。和尚道士,各尽其能,唢呐惊天,锣鼓震地。三妻四妾,姑姨姐妹,哭声满堂。贵官高朋,肃立两边,无不垂泪。好一派孝堂景象,悲哀至极,热闹非常!忽闻棺中作响,哭声嘎止,鼓乐顿停,满堂鸦雀无声。棺中传出哼声,和尚急念咒语,撒米驱鬼,谓曰:“小心僵尸扑人。”人皆毛骨悚然。胆小者溜出堂外,好奇者提心吊胆,目不转珠。孝子贤孙,跪满一堂,个个身若筛糠。贺拜曰:“娘!儿不孝,降罪予儿,请忽吓煞他人。”高朋贵官亦拜曰:“请老太君安息!”棺中大声曰:“余没死,阎君要余回阳。”幸未闭殓,有大胆者揭开棺盖,其已坐起,脸色转红。众人惊愕不已。一和尚问曰:“汝何以能得回阳?”其曰:“余到阴间,阎王查看生死簿,言余儿为官在外,无法奉侍,以致冻饿而死,寿虽满而粮未尽,理应回阳。余怕再受前苦,不愿回来。阎君曰:'今非昔比,因汝死,获利不少,可供汝三生有剩。’余不信,其逐一报数与余,嘱余切记,余始回。”进而唤曰:“吴县令!”吴急应曰:“下官在。”其曰:“汝礼包银票八百两,对否?”吴曰:“小小心意,何足挂齿。”又呼曰:“陆县令!汝礼包银票一千两,对否?”陆曰:“区区小数,不成敬意。”遂一一报来,均应其数,计五万两之巨。满堂惊愕,和尚口称“阿弥陀佛!”孝堂顿乱,有冷笑者、得意者、羞愧者、切齿者、暗骂者……贺如跪针毡,急拜曰:“娘!请勿再言,儿不孝,令受孤苦,日后如再犯,天打雷劈!”其母始止,搀下棺,脱去兜尸服。和尚收场,州县官吏,口称:“恭喜伯母,愚侄告辞。”悻悻而去。贺之姐妹,推贺一旁,扶母入内,贺之妻妾,个个含羞垂首。

翌日,不知何人贴出两副对联,联曰:

崽留娘受气

娘死崽发财

上司 万分难得哭娘时 一声挣万两

下属 千莫奈何吊孝日 三拜掷千金

这个故事揭示当官的不择手段的牟取钱财。这样的事本县也有。但死者回阳揭发礼银之事是没有的,经巧妙的设计,将不可能发生的事写得合情合理地发生了,奇巧有趣。这个故事的结尾用两副对子来表达,进一步高度概括地点出主题。

在长篇小说《白鹿原》中也有“吃人”的故事。作者:陈忠实。

……一个新过门的媳妇饿得半夜醒来,再也无法入睡了,摸摸身边的丈夫不见了,怀疑和公婆去吃背食了,就起来轻轻地到阿婆门口偷听,听见阿公劝丈夫将她杀了煮来吃,要不咱一家都得饿死。等年景好了,再娶一个。媳妇听到这里立即逃回娘家,向父母诉说了此情。父母安慰她不要怕,你早点睡吧。女儿安心睡了,但不管怎么都睡不着,起来走走,刚走到门口,听到父母在商量,母亲说:“自家早就断炊了,今又增一口如何是好?”父亲说:“与其让人家杀了吃,不如自己杀了吃!”女儿一听就急疯了……

世上哪有亲人吃亲人的事, 此故事何等荒唐 !

以上虚构的故事,都是没有的、不可能发生的事,但听起来故事情节合情合理,特别有趣,令人难忘。她可以把事物的程度表达得更深,如《白鹿原》中的对话,说明了人们饥饿到了何等程度。“母亲无理”,揭示了嫖娼嫖上了自己的母亲,人们会骂作者伦理道德丧尽,但母亲是狐狸变的。“回阳记”揭示当官的利用手中的权利,连死娘死爷都是发财的机会。荒诞故事最易感人,或令人捧腹,或令人切齿,或令人泪下……,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其次是选择甚么样的文学体裁来表达。有三个原则:一 是最能表达文章内容的,二是使读者最易理解文章内容的;三是有利于发表,最能使刊物编辑们青睐的。

构思的方法很多,我所讲的以上几个方面,仅为本人一孔之见,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为了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现将楹联通则浓缩成易懂易记的六个要素,是对联创作的基础知识,现录于后面,以供大家学习。

对联创作基础知识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汉文化的特殊艺术,是婚、丧、喜、庆,增强气氛,表达感情的最佳方式,历史习惯贴在楹柱上,所以又叫做楹联。做好对联要掌握六个要素。

一、字数相等。对联只有上、下联两行,也叫做出边和对边,出边贴在面向门的右边,对边贴在面向门的左边。两边的字数要相等。

二、内容相关。是指出边、对边的意义相关,但意义不能完全相同,他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合起来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

如:

花绽笑容柳垂发;

月悬明镜风送梳。

这两句话的意思不同,但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合起来看他们表示了何等的和谐、和友好。这是歌颂和谐社会的春联。

如果是这样:“华夏风光好 ;神州气象新。”这叫做“合掌”,是对联的大忌。虽然它的平仄、对仗都相符,但它不是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联合起来反映一个主题。

三、词性相当。是指上、下联相应位置上的词性要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动词和形容词可以相对。名词包括代名词,数词包括众、群、多、少等代表数字的词。

如:

千山景色心中画;

万里云烟笔底风。

四、平仄相谐。对联讲究平仄,出边末尾字应是仄声,对边末尾字应是平声。中间的词语相应位置上的平仄相反。什么是平声,什么是仄声呢?每个字都有四声,一、二声是平声,三、四声是仄声。

如:

千山景色心中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万里云烟笔底风

仄仄平平仄仄平

在句中平仄必须交替,在特殊情况下,同声词语不能超过两个词语,如:“为民办事须存仁慈意;处世做人莫有贪欲心。”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在当用平声的位置上,而那个词组前一个字不是平声,如前联中的“做人”,“做”字是仄声,但不在音节位置上,可以,这叫“一、三、五”不论,此三字可平可仄。同样当用仄声的位置上,而前一个字是平声,也可以,它不在音节位置上。如前联“贪欲”“贪”字是平声。

五、结构相同。是指句式结构和节奏相同,如上联“ 花绽笑容柳垂发;月悬明镜风送梳。”节奏是“花绽笑容”、“柳垂发 ”。“月悬明镜”“风送梳”。是“四、三”式。又如:“做好人莫学鼠辈;为公仆少吹牛皮。”这个句式结构是“做好人”、“莫学鼠辈”,“为公仆”“少吹牛皮”。是“三、四 ”式。还有长联,如:“璀璨婺星德绍孟母芳名传梓里;蹁跹莱彩功齐陶朱盛誉遍神州。”这副长联的句式是:“璀璨婺星”“德绍孟母”“芳名传梓里”。“翩跹莱彩”“功齐陶朱”“盛誉遍神州”。是“四、四、五”式。有的长联每一边由很多句子组成,不管多少句,上下联的句数、句式、对仗必须一样,节奏结构不能乱。如“婚丧同堂联”

送葬铙钹表哀情,当凄切,当凄切;

迎亲唢呐鸣新喜,福禄来,福禄来。

六、当句对。即“自对”。什么是自对呢?在本句内前、后相对,出边和对边必须一样 。如“面千山,怀四水,神州苍茫里;谈今古,论兴衰,世界话语中。”上联“面千山。怀四水”与下联“谈今古,论兴衰”词性对不起,但上联“千山和四水”对得好 ,下联“今古 和兴衰”对得好。这种特殊方法就叫自对。

为了写长联的方便,这种方法一定要掌握。

一副对联里不允许有“不规则同字”。如“千山景色心中画;四海风云笔底风。”此联中同了一个“风”字。不允许。如:

眼珠子,鼻孔子,孔子反居珠子下;

眉先生,须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

此联中上联四个“子”字,下联四个“生”字在同一位置上相对,是可以的,这叫“同位同字”。还有:

紫燕新屋寻旧主;

春风旧地送新年。

此联中上联“新旧”与下联“旧新”同位相对,这叫“插花同字”。

“规则同字”是创造对联的一种技巧,也应掌握。

【作者简介】宁普林,1941年生,湖南邵东人。从事教育、文化工作十年,交通管理工作二十五年。自幼酷爱文学,博览群书,精通诗词歌赋,擅长故事小说。数十年来各类作品纷纷靓丽于各级报刊、杂志。著有《三余拾碎》、《鹧鸪声声》、《鬼侠》、《申真人传奇》、《上广西》等。是邵东远近闻名的传奇小说作家。

感恩作者授权  绿 汀 文 萃

(0)

相关推荐

  • 贾平凹文学馆的“对联”不合联律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对联,既有诗的特点,又独具特征.在创作上,对联采用了律诗的格律要求,讲究对仗工整(即是字数相等,词性.句式结构相同)和平仄相对(即平声对仄音,仄声对平音,& ...

  • 宁普林:文学创作构思十一讲/绪论

    [作者简介]宁普林,1941年生,湖南邵东人.从事教育.文化工作十年,交通管理工作二十五年.自幼酷爱文学,博览群书,精通诗词歌赋,擅长故事小说.数十年来各类作品纷纷靓丽于各级报刊.杂志.著有<三 ...

  • 宁普林:创作构思十一讲/一、 用形象思维来构思

    [作者简介]宁普林,1941年生,湖南邵东人.从事教育.文化工作十年,交通管理工作二十五年.自幼酷爱文学,博览群书,精通诗词歌赋,擅长故事小说.数十年来各类作品纷纷靓丽于各级报刊.杂志.著有<三 ...

  • 宁普林:创作构思十一讲/二、用引申、影射的方式来构思

    二.用引申.影射的方式来构思 利用汉字和汉语的特点,将表达事物本意的词语,引入另一环境,成了另一种意境,或利用本事物与另事物某种相似的形态,用表达本事物的文字来隐喻另一事物.引申或影射出来的另一种意思 ...

  • 宁普林:创作构思十一讲/三、从时空关系来构思

    三.从时空关系来构思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形成,期间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和他们的名言.名著,推动时代前进的壮举,本身有写不完的题材,另一方面,利用这些题材与现代发展过程中的人.事进行对比,有更多更美的东西 ...

  • 宁普林:创作构思十一讲/四、结合时令来构思

    四.结合时令来构思 时令就是时节,就是当时的社会情景.任何一本长篇小说都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说她就是当时的社会缩影.一部长篇小说就是一段社会历史.脱离当时社会的作品是无根之草,是没有生命力的,是 ...

  • 宁普林:创作构思十一讲/五、运用事物的两面性来构思

    五.运用事物的两面性来构思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同一件事,可以从正面写出它的本质,也可以从反面去写,衬托它的本质.好的东西绝非十全十美,坏的东西不是什么都坏,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抓住它的特征,就可以探究 ...

  • 宁普林:创作构思十一讲/六、高于现实的构思

    六.高于现实的构思 常言文学作品来于现实高于现实.究竟怎么去高呢?我认为一要"怪异",二要"夸张".怪异要与社会现实相关,夸张要虚实相连. 怪异可针对社会现实或 ...

  • 宁普林:创作构思十一讲/七、歪打正着的构思

    七.歪打正着的构思 这是一种巧妙表达主题的方式,使读者在欣赏故事情节中突然惊醒,恍然大悟,一记难忘.在作品的正文中体会不到作品的主题,正文写的是另一个完整的故事,但内容与要表达主题有密切的联系,最后笔 ...

  • 宁普林:创作构思十一讲/八、现料加工的构思

    八.现料加工的构思 现料加工是指身边发生的典型事件,用文学形式写出来,提高其可读性,吸引更多读者,以达到宣传此事而收到社会教育效果的目的.如报告文学,将某一先进典型用小说形式写出来,但保留事件的真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