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发陈,也就是推陈出新的意思。春天,体内的气血随着阳气的生发,开始慢慢向体表走,原本躲在深处的“毒素”也会跟着一起发出来。其他的,还有:过敏、痘痘、瘙痒、脚气、湿疹……身边中招的人一个接一个。我们要做的,是趁着气血往外走的时候,推一把力,把它们都给泄走。外来或者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都会在肝脏进行解毒——肝脏每3分钟过滤周身血液一次,一小时过滤20次。而在中医这个体系下,“毒”指的是多余的、身体本身不需要的东西。要强调一点的是,这个“多”也不一定是真多,可能就是停在那里不动了。比如我们常说的肝气郁结,不代表说你的气真的很旺盛,它只不过是堵在那里了。如果你能让它动起来,就能变成正气;淤堵久了,就变成了邪气。这也就是《四圣心源》中说到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叫做:一气周流。而肝经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负责的功能叫做:疏泄。简单来讲——只要肝的力量足够旺盛,它就能打通身体里的任何一处的淤堵。不管你是情绪问题导致的气滞、血瘀;还是饮食不当带来的痰湿、浊气。都可以靠肝来把它们推平打通,然后冲击到皮肤腠理、小肠大肠给通通排泄出去。所以中医把肝叫做“将军之官”,有着杀伐平乱的威力,杀的就是这些病邪淤堵~刮肝经,就是通过外力刺激,唤醒或者增强肝经本身疏泄的力量,把五脏六腑内的垃圾给深度清一清。像这种脂肪选择性的局部堆积,也是淤堵的一种表现。你可以用手摸一摸,是不是冰凉冰凉的?这是长久以来气血不通造成的。用刮痧的方式,能更好地把力道透入到经络里,才能起到疏通的作用。肝经一般顺着大腿内侧刮,顺序是从下往上刮,先找到脚踝的三阴交穴——从脚踝开始四个手指的距离。从这里为起点,一直往上刮到大腿根。大腿这里有3条经络,分别是脾经、肝经、肾经,肝经在中间,所以刮的时候对准中间的位置刮就行了。我用的是“清透精油”,它最主要的成分是佛手柑,气味清香,本身就有很强的梳理气机的作用。也可以用橄榄油,或者润肤乳来代替,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我先刮的大腿,接着再刮的小腿。刮的时候,下手可以多用点力(但不要让自己感觉到过分疼痛),大概刮了5下,大腿就开始透出红色的痧气。小腿会好一些,因为平时走路或者跑步,小腿运动到的部位会比大腿更多,大概刮了10下,才开始透出痧气。像是平时感觉到肋骨胀痛、或者早上起床口苦、乳房肿痛、容易生气的女孩子,多刮刮肝经,这些不舒服的情况会立马纾解很多,就好像一股气直接给排了出去。要提醒一下大家,刮的时候,建议大家不要看电视,而是借着手头的刮痧板来感受皮肤下,是否有结节或者疙瘩,或者疼痛的地方。古人说“肝胆相照”,肝气郁结,胆经也会不太舒服。所以刮了肝经,也要重点刮刮胆经。胆经的位置在大腿的外侧,可以沿着牛仔裤的裤线位置来找。很多朋友会有敲胆经的习惯,但我更喜欢用刮的方式。因为大腿外侧的肉肉比较多,刮痧可以更好的疏通这里的淤堵。方向和肝经相反,胆经是从上往下刮,我同样也是先刮大腿,再刮小腿。和肝经相比,我胆经上出的痧气会更加明显。武老师说,很多女生平时坐的时间比较久,或者走路的姿势不对,大腿外侧的肌肉没有力气,或者发力不对,都会让淤堵变得很厉害。所以很多大腿肉肉比较多的女生坚持刮胆经,也可以起到瘦腿的作用~很多朋友到了春天,只要一生气,就会出现胸口发闷或者乳房胀痛的情况。这时候可以多刮一下心包经,这条经络从胸,走到乳房侧边,再沿着手臂,一直到中指间的中冲穴结束。日常刮刮心包经,可以很好的纾解胸口和乳房的胀痛和发闷的感觉,淤堵没了,乳房的气血自然流通舒畅,身体也感到特别轻快。刮到中间手肘窝的曲泽穴,会特别容易出痧,这个穴位有散热降浊的作用。平时有肝火,心情容易烦躁的朋友,轻轻刮几下,就会出现红色的痧点。1.初次刮痧,不建议时间太长,手法也不要太重,也不要过于追求出痧,尤其是室温比较低,比如说空调屋的情况下。
2.每次刮痧后,如果出现了痧,需要隔7天之后再刮,或者更换其他部位刮痧,一直到身体没有痧点为止。
3.一般来说,刮痧3~5次为一个调理周期。
1.如果刮痧后没有出现明显的痧象,或者只有少量的红点,说明这个经络比较通畅。
2.如果痧象偏鲜红色,说明体内郁结有热气。
3.如果痧象颜色比较暗、偏紫,说明身体这块地方有淤血存在。
4.如果痧象在身体停留没多久,会有少量的液体渗出来,说明体内湿气比较重。
5.如果刮痧过程中,痧象颜色从深变淡,从暗转红,都说明身体是在慢慢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