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意境,该如何营造?

(宋 刘松年 四景山水之冬景)

我们常听到有人说:“某某人的山水画得真好,有意境。”可见有无意境,意境的大小、高下、深浅,是衡量山水画档次与品味的一条重要标准。那么,什么是意境呢?意境是艺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是艺术创作中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概言之,意境就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有机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即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景物和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能使观赏者通过想像和联想,进入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甚至产生共鸣。具体地说:“意”包括“情”与“理”,即作者的情感以及他对社会、对生活、对大自然的认识、理解和评价;“境”包括“形”与“神”,即经作者提炼、概括而描绘出来的生活形象及其内在本质与精神。意境就是由这两部分构成的,有机融合、缺一不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这个道理。

就山水画来说,如何才能营造出富有意境的作品来呢?

首先应做到意在笔先,心中有谱。作品意境的高下,主导在意。画家只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关爱民生、崇尚真善美,才能充分发挥其创作潜能,创作出富有意境的高格调作品来。如欣赏钱松岩的《红岩图》,你会体会到一种雄伟壮丽、光明灿烂的意境。因为这个意境是画家钦仰“红岩”这一历史丰碑所产生的思想感情的凝聚物,是革命先烈伟大精神的象征。李可染的《茂林清暑》,则又是一种意境:山泉飞泻、林木葱郁、宁静清幽,一片清凉世界,表现了祖国大好河山中的另一特色:恬淡清幽之美。赵春秋的《春山雨霁》,万物复苏,山明水秀,生机盎然,清新自然,可谓“春山澹冶而如笑”。

当代 钱松岩 红岩图


当代 李可染 茂林清暑

当代 赵春秋 春山雨霁

其二,营造意境,可以诗词入画,并运用抒情、寓意、象征、比兴等手法。山水画常常表现出画家主观的精神色彩。如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就是根据毛泽东的词《沁园春·咏雪》来进行创作的。图中那苍劲的青松、雄伟的山岩、莽莽原野、绵绵雪岭,长江、黄河的奔腾倾泻,珠穆朗玛峰的横空出世,这些景物不仅集中地、典型化地表现出祖国壮丽的河山,也最能代表我们伟大民族的精神。图中那蜿蜒的万里长城,象征我们民族悠久的文化,冉冉升起的红日,寓意新中国灿烂的前程。毫不夸张地说,这件巨作富有广阔、高远、欣欣向荣的意境。有意境的画,一般都蕴含着浓浓的诗情,尤其是山水画。同样,一首好的山水诗就是一副气韵生动的画。赵春秋冰雪山水《北国风光》,同样根据毛泽东词意创作,把北国的冰封雪冻描绘得淋漓尽致,气势恢弘,波澜壮阔。

当代 傅抱石、关山月 江山如此多娇

当代 赵春秋 北国风光

其三,营造意境,应讲究构图布局。中国山水画注重气势,多采取全景构思图,主山雄踞图中,挺拔凝重,气势迫人;有的表现情韵,作品多取“边角式”构图,显得空灵俊逸。而且构图时必须妥善处理景物的宾主、虚实、疏密、呼应、藏露、开合等对立统一关系。

例如“虚”与“实”就得根据作品需表达的思想来精心设计。因为中国画中的“虚”,即空白,并非无物,而是比画出实物更具丰富的内容。如马远的《渔父图》,只画了一叶扁舟,四周全是空白,然而却更能表现万顷烟波、迷茫辽阔的意境。如果把背景全画出来,那就一览无余,全无意趣了。这就是中国画构图的“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虚实相生”的辩证法则。山水画中还有一种“以虚破实”的表现方法,对于比较满、实的画面,可在其间留出一点空白,名之曰“活眼”或叫“透气”,以此化壅为灵动,则通体皆活。

宋 马远 寒江独钓

当代 赵春秋 寒江独钓

所谓“呼应”是指画中一切物象要互相关联、有呼有应。山与山,树与树,山石、房舍、舟楫、云水以及其中的人物、动物等等并非各不相干,而是应该互相呼应。苏轼说:“王摩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中呼应的巧妙处理就使王维的画具有情景交融,诗意盎然的特点。同样,王维的诗也充满了画的意境。如他的五言律诗《终南山》“太已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最后两句,就是应用了呼应,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身临其境之感。

当代 赵春秋 又见炊烟

藏与露的处理也是山水画营造意境的重要手段。中国画贵含蓄,藏得好,可以使“无景色处似有景色 。”“形不见而意见。”山水画中,常借烟云掩映,隐去山间水涯许多景物,使人觉得江山无尽、气象万千,从而引发观赏者的想像与联想,使有限变无限,画面反而更显得丰富了。有时藏是为了露。正如郭熙所比“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传说有位著名老画师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考他的学生的创作能力。众多学生所画的均令老画师不满意,唯有一名学生的画受到老师的赞赏。但见画中一座挺拔的高山,林木葱茏,云雾缭绕,山间看不到寺庙,甚至连庙宇的一角也不出现。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时隐时现,通向山脚下的小河边。河岸上一个小和尚正在用水桶打水。观众初看这副画时,一定会心生疑惑:“庙宇在哪里呀?”仔细观赏并思索之后,才会悟出深山中隐藏着寺庙。该画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准确的理解并把握了话题中一个“藏”字的含义。巧妙的处理画中物象的“藏”与“露”的辩正关系。该藏的藏,该露的露,寺庙要藏,而蜿蜒的山路、打水的小和尚就要露,否则直接画出寺庙,即便是画出庙宇的一角,也谈不上是藏。但如果不画小路与小和尚打水,观众也联想不到山中有寺了。

北宋 郭熙 关山春雪图

当代 赵春秋 晴川春雪

要创作富有意境的山水画,仅有绘画技巧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和生活修养。艺术要反映广阔的生活,就必须要知识广博、胸襟开阔,并广泛汲取其他姐妹艺术的营养,借鉴、活用。清代唐岱说:“画学高深广大,变化幽微,天时、人事、地理、物态,无不备焉。……胸中具有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有纵横万里之势,立身画外、存心画中,泼墨挥毫,皆成天趣。”

现代 黄宾虹 溪山草堂

当代 赵春秋 塞外春雪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成天坐在画室里仅靠临摹传统作品,师法古人是难有长进的,必须深入生活,走近大自然,大量写生,以造化为师,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对画家来说,生活不仅要广,更重要的是深。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而是要探微钩沉、融会贯通。黄宾虹大师说:“吾人唯有看山入骨髓,才能写山之真,心手相印,益臻化境。”这个化境,指的就是高档次、高格调、高品味的意境。

版权说明:源于网络,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处理

(0)

相关推荐

  • 名家山水画《春雪图》欣赏

    春 雪 唐代 ·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 二月初惊见草芽 . 白雪却嫌春色晚 , 故穿庭树作飞花 . 排名不分先后 . 姜筠 春雪图 宋玉麟 春雪图 赵东山 2020年6月作 沙州古道春雪图 牟成 ...

  •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山水名画全集(066—070)

    <湖庄消夏图>  066 <湖庄消夏图> 宋 赵令穰 绢本设色 纵19.1厘米 横161.3厘米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赵令穰,字大年,北宋后期画家.为宋太祖五世孙,工草书,爱 ...

  • 如何营造山水画的意境?

    我们常听到有人说:"某某人的山水画得真好,有意境."可见有无意境,意境的大小.高下.深浅,是衡量山水画档次与品味的一条重要标准.那么,什么是意境呢?意境是艺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 ...

  • 秦老,图文并茂,解读在创作中如何营造山水画的“意境”

    ​​ ​ 众所周知,欣赏一幅山水画,远看气势,近看笔墨,深看意境和气韵.具有深邃的意境和生动气韵的画作才称得"上承之作".本文是著名焦墨山水画家秦国健根据自身的创作实践和体会专项解 ...

  • 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的意境美

    摘要: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是几千年来无数画家的心血和劳动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的形成发展都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有很大的联系.它在历史的漫漫长路演变中不断的改变.创新和发展,强调追求笔 ...

  • 国画雪景山水画 独特意境描绘中国乡野文化

    国画山水画,就是画家对自然界的描绘,自然界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各特色,自然美,历来就是山水画家喜欢描绘的主题.冬季最明显的象征就是雪,国画雪景山水画成了文人墨客对冬季的最佳表达. 易阁字画小编为大家推荐 ...

  • 用画面表达情感 | 今晚八点场景插画JW讲解“插画场景意境氛围的营造与表现”

    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仅供交流 --------------- 有绘画学习的地方,就有原画人的身影 今天,我们分享一个跟课天使雷蒙带来的JW老师 90分钟课程示范整理总结的速涂笔记,希望对你 ...

  • 黎雄才松树山水画,意境很美

    黎雄才松树山水画,意境很美

  • 黎雄才松树山水画,意境很美!

    黎雄才(1910~2001),广东省肇庆人,祖籍广东省高要.当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擅长巨幅山水画,精于花鸟草虫,画作气势浑厚,自具风貌,被评论界称为'黎家山水'.三十年代 ...

  • 清代山水名家石涛山水画,意境颇为悠远

    作为清代著名的山水画名家,石涛的一生颇为无奈,因为他不仅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局面,而且从小便是一名流落民间的孤儿,因而也让他饱尝了人间的辛酸,并被迫遁入空门.在人生遭遇打击的同时,石涛也将自己的郁郁不得志 ...

  • 山水画的意境, 在于画家真实的情感表现!

    历代绘画高清图库 清 髡残 山水册 山水画的意境, 在于画家真实的情感表现, 山水画应该更具有现代气息. 怎样体现一个画家的作品价值, 这是要全方位了解画家的传统文化底蕴, 作品有没有耐读性更是对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