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六年(3):春,正月,寔来(三)

---   01   ---
原文:
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王毁军而纳少师,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   02   ---

这一段是《左传》独有的,《公羊传》和《谷梁传》都没有。具体原因上一篇已经讲过,《公羊传》和《谷梁传》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写书的目的是“成为青史留名的政治思想标杆书籍”,结果用力过猛,曲高和寡,留倒是留了,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只是影响了两汉很短暂的一段而已。
而《左传》的目的只是忠实的记录历史,不考虑将来这本书会如何,反而老百姓喜闻乐见,三千年经久不衰,成为研究《春秋》历史必看的一本书。
由此想起一位年轻人前几年兴致勃勃的告诉我:“要做一个青史留名的人”,年轻人志存高远,希望其能如《左传》。
好,说正文。
楚国是非常难讲的一个国家,因如只谈国家,其在秦灭六国之后已不复存在。但若论起楚文化的影响,却姿意汪洋,如鲲之背,不知凡几千里。自秦王扫六合,楚文化融入华夏文化,到现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有三分之二都受到楚文化的影响。
如抛开文化谈国家民族,就犯了买椟还珠的毛病,犹如“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使人有朦朦胧胧,不得要领之感;但如在楚文化中肆意徜徉,又远离了本系列的主题,读《左传》就要改成读《楚韵》了。
所以,我只能尽量在中间做个平衡,不得不说的地方讲一讲,与主题无关宏旨的地方就一掠而过,将来如有机会与精力,再另行开篇,专谈楚韵。
2008年底的时候,因妻子待产,一时无事,就拟写一个长篇《荆楚烟云:那些如烟的往事》,在天涯社区论坛连载。写到十万字左右时,女儿出生,忙了起来,就没有继续写,加上笔记本电脑出故障,资料全部清零,自感许是时机未到,加上要赚奶粉钱,无奈继续为孔方兄做工,为五斗米折腰。所以有人问我:“老杨,你不是给人做咨询为生,为何又写起文章来了?”我说:“做咨询是兼职,写文章是爱好”。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说明一下。

---   03   ---

楚国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左传》里。上次出场是在鲁桓公二年,公元前710年。“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
蔡侯是蔡桓侯,郑伯是郑庄公,蔡侯在郑伯之前,说明是蔡桓侯主动邀请,郑庄公应邀在蔡国的“邓”这个地方开会。
“邓”地很容易被错认为是在现河南省邓州市的那个邓国,但结合后面开会的内容是“始惧楚也”,蔡侯和郑伯既然是针对南方楚国的崛起而开的预备战略性会议,除非脑子坏掉了,才会跑到距离楚国很近的邓国去开会。
所以,蔡国的“邓”地应该是现在的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邓城镇附近,这个地方是蔡国的北部边境,是郑国的南边,比较符合开会的地点。顺便说一下,周口邓城的猪蹄确实很好吃,冷藏一下口味更佳。
楚国在《春秋左传》的第一次亮相就是个令人恐惧的角色,从地图上看,楚国的势力范围实际距离蔡国很远,中间还隔着息、江、黄、随这些国家,但蔡侯就感受到了威胁,说明至少有两个原因:
  1. 楚国崛起的速度快,力度大,姿态咄咄逼人,让周边500里的国家都感觉到不安全;

  2. 有距离楚国比较近的国家向蔡国求助。

结合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息侯和蔡侯为了息夫人而导致灭国的事件,可以知道蔡、息两国是姻亲之国。息国就是现在河南省信阳市息县附近,距离当时在江汉平原发展的楚国比较近,感受到威胁的可能性很大。
那么息国为什么不直接找郑国求助呢?
因为鲁隐公十一年,就是郑庄公伐许,颍考叔被暗箭所害,死在许国城头的那一年,郑息两国在郑国的南部边境打了一仗。从郑国伐许来看,郑国的南部边境应该就在许国,而息国劳师远征来讨伐郑国这一仗打的是莫名其妙。
理所当然,息国打不过郑国,丢盔弃甲的跑回去了。同时也在历史上留下“自不量力”的成语。
---   04   ---
但事出反常必有妖,何况还是战争。每次战争必有缘由,息国不会无缘无故的在郑国刚吞掉许国以后,就去攻打郑国。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们来分析一下:
  • 首先,息国是姬姓,侯爵;许国是姜姓,男爵。不管从族姓还是从爵位上,息国和许国都没有关系,也就说,息国在这方面是没有理由为许国出头的;

  • 其次,息国即便打赢了郑国,无非是帮许国复国,许国属于中原诸国,息国属于汉东诸姬,即便许国复国对息国的也没有太大帮助,远水解不了饥渴,从政治好处上说,息国也是没有理由出兵的;

  • 第三,息国和许国之间隔着蔡国这个侯国,还有其他几个小国,即便打败郑国,许国也是飞地一块,既无法直接治理又无法遥控指挥,如果驻军则耗费军资,如果不驻军,打了等于没打。从军事经济层面说,息国还是没理由出兵。

那么息国这神来一笔是为何呢?

如果我们单从息国和郑国的关系去分析,自然得不出合理的结论。如果我们把楚国考虑进来就会发现息国的行为或许能有个合理的解释。
楚国这时候已经度过了筚路蓝缕的艰难开创阶段,楚武王即位是公元前740年,基本上与郑庄公先后即位,郑庄公伐许是公元前712年,楚武王此时已经即位28年。
这28年里,楚武王与邓国联姻(这也解释了前面邓是邓城而不是邓国的问题),然后攻打南阳盆地的申国,没有得手,调头向南灭掉了现在湖北当阳县的权国,把权国设置成一个县,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灭国后设县,所以郡县制不是秦国首创,只能是改良。
楚武王的攻城略地,必然会引起与江汉平原毗邻的江国、黄国、息国等汉东诸姬的恐惧。之所以会有汉东诸姬,就是当年周天子为了遏制楚国向北扩张,而将姬姓的亲族分封在江汉平原北部,桐柏山脉附近,形成一道连锁的防线。
现在楚国崛起如此之快,如此之速,周王室衰落,周天子甚至被郑庄公射中了肩膀,威信扫地,汉东诸姬自然会各怀心思。
是对抗楚国还是投靠楚国?这真的是个问题,一着不慎,则身死国灭。
从这个角度来思考,我们或许能理解鲁隐公十一年息国伐郑这神来一笔背后的原因:
息国惧怕崛起中的楚国,楚国看到郑国向南扩张,灭掉许国,触动了楚国的利益,就威胁息国,让息国出兵掂一掂郑国的斤两,同时也警告一下郑庄公,不要再往南打了,这里已经被楚国预定了。
这才有了跟许国无任何关系的息国劳师远征,行军半个月,穿越多国国境去打了一下郑国的事情。
我想郑庄公刚开始也是懵的,息国不是一直在信阳吃南湾鱼,喝毛尖茶吗?怎么就跑过来跟我这吃黄河鲤鱼喝胡辣汤的郑国干起来了?再说,许国也不是息国的亲戚啊。
以郑庄公的洞察力,肯定马上就发现了不对劲,息国只是疥癣之疾,真正可怕的是息国背后的楚国,所以在郑息之战两年后,蔡侯提议开会,郑庄公马上应允,会议的主题就是“如何遏制南方楚国的崛起”。
因为郑庄公这次还真的动了楚武王的奶酪,未雨绸缪是非常有必要的。
(0)

相关推荐

  • 自古命案多奸情...

    ⬆️点我 ⬆️ 东周列国·春秋篇 郑庄公剧照 01 郑庄公继位时,才十三岁. 外有强敌环绕,虎视眈眈:内有悍母愚弟,寻衅滋事. 隐忍了22年,终于在鄢城剿灭了叛乱的弟弟共叔段,国内形势拨乱反正. 从此 ...

  • 郑国史话十二:子都光鲜外表下的阴暗内心,让一场大胜变为了惨胜

    上一次,鄙人卖了个大关子,一直提到隐公十一年的中段曾有个重要的事件发生,却始终没有讲明这件事到底是什么.相信大家已经是好奇心爆棚了,因此我也不再"折磨"各位了,告诉您们这个重要的事 ...

  • 有仇必报的战略家——郑庄公

    有仇必报的战略家——郑庄公

  • 桓公六年(1):春,正月,寔来(一)

    ---   01   --- ‍原文:桓公六年:春,正月,寔来. ---   02  --- 上文说到,州国被杞国侵略,州公自忖打不过,只能跑,于是果断选择政治流亡,但政治流亡地选的却是远离山东半岛的 ...

  • 桓公六年(2):春,正月,寔来(二)

    ---   01   --- 桓公六年,州公正式到曲阜朝见鲁桓公后,遥远的汉水流域发生了一件大事--楚武王兵临随国城下. 这件事只有<左传>记录了,<公羊传>和<谷梁传& ...

  • 桓公六年(5):春,正月,寔来(五)

    ---   01   --- 前文说到楚国暗里连怂恿带压迫,趁着郑庄公刚刚打下许国的时候,跨越千山万水去碰了一下瓷,结果没捞到好处,反把自己碰了个筋断骨折.楚国此番作为也不是没有理由,而是因为郑庄公所 ...

  • 桓公六年(4):春,正月,寔来(四)

    本文上周发的时候漏发了,本次为补发. 同时,因为<桓公六年(5):春,正月,寔来(五)>在发送的时候错发到了另外一个专辑,所以<精读左传:在文字的背后>这个专辑里无法重复收录, ...

  • 桓公六年(6):春,正月,寔来(六)

    ---   01   --- 上文<桓公六年(5):春,正月,寔来(五)>中说到: 青铜资源类似于现代社会的石油资源,哪个国家占有了青铜资源就取得了号令天下的能力.楚国未来的崛起就与疆域内 ...

  • 桓公六年(7):春,正月,寔来(七)

    ---   01   --- 上一篇我们讨论了青铜战略资源的重要性,也讨论了随枣走廊作为周王朝要害和楚国崛起必经之路的矛盾性.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楚国持续崛起,必然会和汉阳诸姬产生激烈对抗,而汉阳诸姬必 ...

  • 桓公六年(8):春,正月,寔来(八)

    ---   01   --- 上文我们探讨了周王室在鞭长莫及和蔑视冷漠的态度中,眼睁睁看着楚国在荆楚之地打下了一片天地,进而威胁到周王室的青铜矿产资源地.作为守护青铜资源大通道的汉阳诸姬,也被楚国威胁 ...

  • 桓公六年(9):春,正月,寔来(九)

    ---   01   --- 上一篇我们说到楚国伐随,随国国君派奸臣和佞臣--少师去与楚军交涉,在楚国的战略会议上,楚国君臣定下了"示敌以弱"的骄兵之计. 基于对随国内政的了解,这 ...

  • 桓公六年(10):春,正月,寔来(十)

    ---   01   --- 纵观世界历史,差不多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封建时代都置于宗教的统治之下,尤其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家,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人类的理性靠上帝的启示和光照,人类理性的目的就是认识上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