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吗?

社交网站是社交媒体的亚类,有三个特点:①允许用户创建个人档案;②允许用户生成在线连接的列表;③允许用户遍历频繁更新的信息流。

既往认为广泛应用社交网站只有益处,然而越来越多的公众担心其损害人们心理健康。有的研究显示社交网站于心理健康有益,有的却提示有害或无意义。然而这些研究局限于横断面设计,无法证实社交网站是如何长期影响心理健康的。

为了克服此障碍,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经验取样研究。经验取样包括连续几天每天多次给参与者发短信,要求他们报告当前的想法、感受或活动。该研究证实使用 Facebook 能预测心理健康随时间减弱。

后续的纵向研究、大规模实验及 meta 分析得出一致结论:社交网站使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负面的,尽管很小并且可能是相互的。

鉴于这些研究结果,有些媒体认为应该抵制社交网站,无论代价如何。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大量证据证实,社交网站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如何被使用。关键区别在于主动使用与被动使用。主动使用指促进与他人直接交流的行为,包括一对一交流及非定向交流。被动使用指旁观网络上他人的生活而不参与交流。主动使用主要是生产内容(如在 Facebook 上发布状态更新或发送私人信息),而被动使用主要是消费信息(如在电脑屏幕上浏览新闻或查看其他用户的档案)。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证实社交网站本身并无好坏。他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绝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站如何被使用。然而,使用数据显示被动使用较主动使用更为频繁。

那么为什么不同的使用方法对心理健康作用不同呢?目前社会比较理论和社会资本收益理论最常被提及。

社会比较理论指与他人在特定方面的趋上型(即别人更好)或趋下型(即自己更好)比较。人们倾向于在社交网站上表现自己美好的一面,主要分享自己的成功而非失败。被动消费这种所谓的成功通常导致趋上型社会比较,引发嫉妒或自卑的情绪。

社会资本收益理论通常被认为是主动使用社交网站对心理健康积极作用的基础。社会资本收益在桥接(即获取由弱关系提供的新消息和观点)和连接(即由强关系提供的情感和工具支持)中进一步被分解。Facebook 发布使命声明,「给予人们能量建立共同体,将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这也反映了社交网站对增加社会资本的可能。

总的来说,社交网站威胁心理健康与否,大多取决于人们的使用方法,除非存在着网络沉迷或网络欺凌。

参考文献:The impact ofsocial network sites on mental health: distinguishing active from passive us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