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骑行--最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之一
现代生理学表明:人从出生到成年,肌肉会不断变粗,变得更加有力,至30岁左右达到高峰。此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肌肉渐渐变细,力量也逐渐减弱。其中,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力量下降明显的是背肌、腰肌和下肢肌,这也是人进入老年后出现驼背、步态不稳、容易跌跤的原因之一。可见,俗话所说的“树枯根先竭,人老腿先衰”,有一定科学依据。
那么,老年朋友们该做些什么运动延缓腿部衰老呢?除步行、慢跑、太极拳外,骑自行车就是一个简单易行又非常有效的方式。自行车是一种结合娱乐和健身于一体的工具,运动强度可由骑行者控制、调整,方便安全。同时,这项运动对场地要求也不高——只要有平坦路面就可以进行,很适合老年人。
骑行运动的健康益处
1.提高下肢力量
有关研究发现:骑车动作可牵动髂腰肌、股四头肌及腓肠肌等26对肌肉的活动,能很好地锻炼大、小腿肌肉,增强髋、膝、踝三大关节及相关韧带的功能,是延缓“人老腿先衰”的一个良好运动方法,对保持老年人步态稳健大有裨益。
2.预防大脑老化
运动医学研究表明:骑自行车是异侧支配运动,两腿交替蹬踏可刺激左、右侧大脑细胞同时活跃,既可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又能防止其早衰及偏废。同时,骑自行车能令人多接触大自然,使紧绷的神经得以松弛。此外,蹬车可使血液循环加速,让大脑摄入更多的养分,有利于保持思维清晰和良好的记忆能力。
3.提高心肺功能
骑自行车是全身运动,对内脏器官的耐力锻炼效果与游泳、跑步相同。骑行运动可促进有氧呼吸,增强肺泡及组织功能,锻炼心肌及血管,对预防或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
4.有助健美减肥
骑车可增强颈、背、臂、腹、腰等部位的肌肉、关节、韧带的功能,有助保持健美的体型。长时间不间断地进行骑自行车这项有氧运动,还会使锻炼者消耗较多热量,起到有效减肥的作用。
5.降低骨质疏松发生的可能性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退行性病变。有些老年人常感腰酸腿痛、乏力,甚至容易发生骨折,这些情况往往都与骨质疏松有关。长期有规律的骑行,可增强造骨细胞及骨骼的耐受力,强化骨质和提高骨密度,有利于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骑车还可提高身体平衡能力,促进大脑的协调性,减少老年人跌跤等意外的发生。
6.获取精神快乐
研究发现:有规律、按计划的进行骑车锻炼,能够促使大脑释放更多的内啡肽,让人感到快乐,使身心都處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进而有效缓解心理压力和消除紧张,使人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
骑行的注意事项
1.姿势要正确
骑车时要保持一个舒适姿势,调整好把手和车座的高度。上体稍前倾,两肩放松,两臂伸直,以免引起肩膀和脖子酸痛等不适。不要把身体压得太低,否则会使腹式呼吸受到限制。踩踏脚板时,脚的位置要恰当,用力应均匀,并注意节奏,以防踝关节和膝关节发生疼痛。
2.要循序渐进
骑车时间一般以20~40分钟为宜,不要超过60分钟。骑车速度应根据年龄、路况、车技而定,以适应体力为度。骑行不可急于求成。应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再逐渐加大运动强度(以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20以内为宜)和持续时间。通常情况下,应保持每三天一次的骑车锻炼。如身体状况许可,天气良好,能每天进行一次则更好。注意:一定要量力而行。
3.准备要充分
运动开始前,应适度饮食,避免身体缺乏热量和水分而导致意外发生。衣着依据天气选择,且要合身舒适,便于活动。仔细检查自行车有无安全问题,包括车胎、刹车、车链、踏板、把手、坐垫等。先做几分钟热身运动,如活动手脚、弯弯腰、转转颈、拍拍躯体等。应佩戴关系到生命安全的头盔。
4.选择好路线
老年人体力、视力、灵敏度和应急能力都不如年轻人,骑车出行要选择环境较好、地面平坦的路线,也可选择在游人较少且平坦的公园来回骑行。避免到人杂车多的场所锻炼,不要进行较大坡度的上下坡骑行,以防发生交通意外。同时,天气太冷、太热,刮风、下雨及身体不适都不要勉强外出骑行。此外,最好结伴骑行,以便途中可以相互照应。
5.严格守交规
由于场地所限或个人爱好,有的老人喜欢选择沿着公路骑行。在公路骑行一定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靠右边自行车道骑行;不要逆行,不能在机动车道骑行,更不能跟车辆并行。遇到拐弯处,应提前减速慢骑,观察后方并伸手示意,让其他车辆知道你要拐弯。遇到十字路口,要按照绿灯行、红灯停的交通规则骑行,千万不能心存侥幸闯红灯,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温馨提醒:任何运动,贵在坚持。骑行健身,只要坚持不懈,一定能在延缓大腿衰老的同时,给您一个强健的体魄。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老年人,应咨询医生可否进行骑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