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小语
时令才是入夏三五天,夕照的房间却异常闷热。
一下午的闷蒸,头脑就发胀烦闷。七点钟走下楼的时候,已是一片静寂。揉一揉突突暴跳的太阳穴,我打算选一个清静一点的路径走,一路溜溜达达地摇晃回家,以除却身心的疲顿。
府东巷长约四五百米,是新改造的书画一条街,文化气息浓厚。北口是狭窄喧闹的政法路,菜场的叫卖声合着不耐烦的行车喇叭,闹的人心慌。南口是车流人流往来穿梭的政府门前主街道,出口西侧便是县城最醒目的标志——中楼。
繁闹的市井包夹里,夕阳余晖中的府东巷,独独显出让人惊喜的幽静。行人不多,青砖铺就的步行街,在树叶的浓阴遮掩下,更有一份静谧和安详的感觉。
街边摆放的待售字画已经装裱入框,倚墙斜立。我一一走过,细细欣赏,漫步之中,奔涌的烦躁逐渐退去。
行至街道中段处,一处店家门前摆放着桌案笔墨,七八个个簇拥着围在旁边。中间一着马甲的弓腰老者,正在凝神做字。
老者头发花白,握笔的右手很严重的颤抖,但笔锋触纸的时候,那笔直如注入了力道,字就像活力饱满的汉子,昂首挺胸,阔步腾腾前行。一首李白的《客中行》,被他痴狂的行草写得张力与厚重交融。
旁边的三四位老者,或着古旧的深蓝中山装,或着乳白色的夹克,最有意思的是一位穿红色夹克的老者,肥大的裤腰被提到了胸口位置,下面的裤脚却显出短了七八公分的模样。
阳光暗淡了许多,街灯又不到亮开的时候。随在这几位衣着打扮逗人的老者跟前,我倾听他们对一组三张荷花花点评。
据店老板讲给买家,画作是美院一个小伙子所做,用笔细腻,那“含苞”、“初放”和“盛开”的三小幅作品,清雅独立,很有意趣。
红色夹克的老者仿佛姓宋,深得其他几位的敬重。
“这荷花用笔很好,就是用色上略微欠了一点,色差不够明晰。”老者说话口齿不大清晰,但说的很到位精准,大家纷纷点头称道。
在我提到咸阳市有名的书法家,“关中书院”几个字的书写者,王改民先生的时候,红色夹克老者眼睛里突然冒出了精神。
“王改民的字的确不错,现在也该靠近七十岁了吧。”老者歪起脑袋想了想,肯定地说。“他的书法,被钟明善一句话就定了性:王改民,作为一位业余书法家,写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好了,值得称赞。”
老人狡黠地一笑,不再作声。
暮色浓重了,街巷里显出了幽暗。
几位老者相跟着向街口走去,我望着他们搞笑的装扮,脑子里冒出了一个词语,“大道质朴。”
朋友跟我探讨,“文与道孰重孰轻?”
说真的,这样高深的问题,以我的粗浅无法解答。
古语说,“文以载道。”依我的见解,道为重,文为轻;道为主,文为次。形式不该束缚到内容,内容要有冲破形式局限的魄力。
当一个人真的达到了入道的境界,其他的东西已经不在他的视野之内了。就像这样的几位老者,怪异的打扮里,却裹着独到的见解和功力。
(作者简介:陈启,号南山白丁。大学本科学历,中英文兼修,供职于陕西西安惠安中学。文风力求散淡,干净,活力。诗歌《船夫之歌》获首届诗词楹联大赛二等奖,古体诗《关中汉子》、《题画诗》“繁花难掩层绿”分获第二、第三届一等奖;散文《酸汤挂面》发表于《教师报》(2016年12月14日),《乡下女人》、《小镇》在不同刊物发表。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2008年发表于《中国音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