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之果”入药妙用
“医之果”入药妙用
山东 济南市 / 丁兆平
杏林医之谓,杏乃医之果。杏子是入夏以后最早上市的水果,杏子的成熟期覆盖了6~8月,若说诗人多是歌咏杏花的话,那么中医所述说的杏仁,更多地是在说果的话题。
既然杏乃医之果,就要重点讲述杏仁的药用。
杏仁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称之为“杏核仁”,列为下品。《神农本草经》给中药分三品,“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简单地解说即上品为无毒的补益药,中品为无毒或微毒,下品为有毒且性烈。由此则药用的杏仁有毒可知矣。
中医应用杏仁入药疗疾,强调使用苦杏仁,这可是长期实践验证的结果。请看古代医籍中苦杏仁名称的由来途径:《神农本草经》“杏核仁”→《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杏核仁”为正名,“杏子”为异名→《雷公炮制论》“杏仁”→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始称之“苦杏仁”。
苦杏仁的植物来源有很多种,药用的是其干燥成熟种子。其药材的加工方法为,从杏核中取出杏仁晒干,沸水浸泡后搓去皮尖,用时捣碎,所以有时在入药时写作“杏仁泥”。
中医学认为,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脏(肝、心、脾、肺、肾)都是有联系的。药入五脏,杏仁是专门的“肺经之药”。为什么?因为它色白。中医学有简单的说理工具——五行理论。
《神农本草经》中首言杏核仁“主咳逆上气”,确认了杏仁宣肺而止咳化痰的主要功效。杏仁为肺经之药,善于宣肺祛痰、润燥下气,被誉为中医最常用的止咳化痰药,常用于治疗咳喘诸症。
中药是中医手中的兵,“用药如用兵”。所以你可以视苦杏仁为肺经的“工兵”,这比较形象。
“肺主气,司呼吸”,中医治咳喘,首先就要考虑解决肺脏的问题。下面的三则常用杏仁方也就成为杏仁这一“工兵”效力的不同的特种部队,自然,它们的主攻治疗方向有所不同。
其一若治疗肺热喘促,杏仁常与麻黄、石膏、贝母、沙参同用。成方如医圣张仲景著名的经方“麻杏石甘汤”,这是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高热的一剂常用良方。全方“定喘除热效力彰”(方歌),具有辛凉宣肺、清热平喘的功效,临床又常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的肺热实证。
其二治疗风热咳嗽,杏仁常与桑叶、菊花、连翘、薄荷等同用。成方如“桑菊饮”,这可是出自《温病条辨》的一则名方,由清朝著名的温病学家吴瑭(字鞠通,1758-1836年)所首创。在清热解表类的方剂中,桑菊饮被后世医家称为辛凉解表的“轻剂”。
成方桑菊饮现在变身为常用的中成药“桑菊感冒片”,其药性平和,解表清热之力较银翘解毒、羚翘解毒、安宫牛黄等轻微,但宣肺止咳的功效却非常突出,适用于外感风热初起,发热怕冷等症状较轻,而咳嗽、鼻塞等肺气不宣证候明显者。即使是被中医学称为“痉咳”的百日咳,应用桑菊感冒片也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显然,杏仁在其中宣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方名中并没有体现出杏仁的存在。方剂强调的是团队作战,所以个体要融入集体之中。
药理研究还证实,桑菊感冒片的解热作用与复方阿司匹林的效果相似,口服后具有吸收快、起效快、代谢迅速的特点,加之药性平和,诚为安全、有效的大众常用中成药。
其三治疗风寒感冒之咳嗽痰多,胸闷气逆,杏仁常配伍紫苏叶、半夏、茯苓等。成方如吴鞠通创制的另一名方“杏苏散”,全方的功效是发散风寒、宣肺化痰。发散风寒是其他药物的作用,而宣肺化痰主要就靠苦杏仁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本文作者:丁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