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鹏|警惕自己的稀缺心态,站在十年后看现在
按语:创建1万家智知集商业演讲俱乐部,培养1万名智师,是智鹏十年人生战略的B点,我们一起去实现。
大家有没有去查阅过北大清华农村户籍学生录取人数比例逐渐下降的状况?从90年代的30%到现在只有百分之十几,真正的贫寒学生只有5%。
在上海,一位草根出生的富豪,想尽一切办法,要把自己孩子送进一所以名人命名的小学。托了不少的人情之后,听说今年可以入学后喜出望外。他毫不掩饰地说,这所小学学生的家长们非富即贵,他是在为孩子未来进入社会精英圈子打基础。
中国的文化传统,从古至今给穷人唯一一条可以改变命运的通道,就是通过读书——科举考试。要不就是身逢乱世,建功立业,改变命运。但今天是太平盛世之初,一个真实的社会现象即将发生,就是寒门再难出贵子。也就是说阶层上升的通道在慢慢关闭。
BBC拍摄了纪录片《人生七年》证实了这种现象,他们用49年的时间追踪一群不同阶层的孩子,最后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穷人的孩子大多数仍然是穷人,富人的孩子大部分仍然是富人,阶层在代际间被传承了。
随着中国大城市房价高启,大多数年轻人想在城市买房成为了幻想。为争夺人才一些城市开始放开租房入户,一套房子已经拉开了阶层的差距。
如果我们出生在一个底层的家庭,如果我们还是一个穷人,如何才能从穷人堆里跳出来?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在任何朝代,即使阶层已经固化,仍然有5%的穷人可以实现人生的逆袭,突出重围。
那么导致穷人无法摆脱穷困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美国经济学家穆来纳森和心理学家沙菲尔,通过十多年的共同调查研究,找到了答案:稀缺心态。稀缺心态是什么?就是一种穷人的思维方式,就是“越是稀缺什么,就越是在意什么”。
人生的成功,学习力、能力、人脉都很重要,但决定人生成功的最根本的因素是你的思维,思维是王牌。同样,决定你真正失败的也是你的负能量思维。
稀缺心态会导致人们的视野变得非常狭窄,只能看到眼前的或者短期内的目标,而无视长远的发展需要。
一个人的心智就像一个容器一样,如果它被稀缺心态所塞满,就会直接影响他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
举例:在印度一个繁荣的蔬菜市场有一群很穷的小商贩,每天清晨,他们会向富人借1000卢比进货,卖完货可收回1100卢比,到晚上还给富人1050卢布,支付50元利息,他们一天的收入是50卢比。如果他们每天节省5卢比用于第二天进货。由于复利效应,他们只需要50天,就不用再去借这1000卢比的本钱了。慢慢开始就会扩大经营,这样结果是不是很美好?
可是没有一个小商贩会这样做。他们只是天天重复地借钱、赚钱、支付利息、花光收入。这就是长期处于稀缺状态的穷人,被稀缺心态占据了心智,失去了基本的判断能力,说白了就是越穷,就会越傻,陷入穷的恶性循环。
当你稀缺某物,你的注意力就聚焦在这个物体上,大脑浮现物体相关的事情,变得冲动而失去控制力,心智容量被稀缺所占满,然后做出错误的认知和决定,于是再次放大对这个物的稀缺心态,呈现出恶性循环的势态。
这就是为什么暴富的穷人很快会再次变成穷人,比如中彩票的穷人突然有钱了,但他的行事方式仍然是穷人的思维,于是大概率又会重新返贫。为什么有农村的父母住进了城市的别墅,仍然会捡一堆破烂回来,原因也是如此。所有参与高息融资最后被骗的人,都是稀缺心态作怪。
真相是: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思维特质: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
穷人想着下一顿饭在哪里,忙碌的人要赶紧完成最紧急的任务,因为缺乏长远的思考,于是就逐渐失去了为自己将来打算的能力。无论你是缺钱还是缺时间,你的智力和判断力都会全面下降,导致进一步失败。
缺什么就在意什么,反而更不会得到缺乏的东西。由此得出结论,扶贫的最根本的出路也不是给到这些人多少生产工具或是多少钱,而是让他们能够正常地在这个社会融合的过程中流动起来,并且能够凭借自己劳动有尊严地奋斗。解决时间不够的问题,就是专注于单一的目标任务,这是因为信息太多了,所以需要过滤。
一个人的思维决定了他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层?我们和头等舱的差距差的不止是钱,更重要的是思维上的差距。所以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如果还是穷人的话,就要具备十年思维。
不管你处于什么样的状况,你都要去思考你十年后的境遇,你十年后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思考十年后你的目标、你的梦想,校正你的人生方向,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只要你方向找对了,不停地往前走,一步一步就会达到你的目标。
十年思维其实就是一种目标导向,是一种合理的人生经营战略。稀缺心态是站在现在看现在,要跳出穷人思维和稀缺心态,就不能用当下的思维解决当下的问题,定下自己人生经营的战略。
老天爷给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足以在十年内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所以人生经营战略不要定太远,只定十年。不要在意眼前的稀缺,规划好自己的余钱,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成长上。
十年思维就站在十年后看现在,牢牢记住:输在稀缺心态,赢在十年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