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萍║最美的课堂在路上
编前话:
研学、采风、阅读、写作,有何关联?有何价值?或许,刘秀萍老师的《最美的课堂在路上》可以解开谜团。
◆ ◆ ◆ ◆
最美的课堂在路上
——说说研学之美
刘秀萍
◆ ◆ ◆ ◆
暑假期间,和几位好友相约江南行。在开往杭州的动车上,邂逅一群特殊的旅客:红帽子,白恤衫,脸有笑意,眼有灵气,他们成为“和谐”号里一道亮丽的风景。6号车厢里的他们时而静静翻看书报,时而低语谈论,时而笑声一片……他们是一支到江南水乡研学的队伍。和他们一路相处,对研学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研学,是我这些年一直在追寻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它是把典型景点与书本结合,从书本中学知识,在旅行中得感悟,从而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研学是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最好诠释。且行且学,是教育中最美的课堂。
研学,美在鲜活而多元
研学旅行,让孩子在快乐的旅行中研究学习。孩子们结伴而行,走出书斋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探讨学习、提高能力,这种形式是一种活生生的“课堂”,是学校生活的生动延伸,是孩子成长岁月中珍贵的记忆。旅行过程中集体生活培养出来的团队观念和整体意识也是孩子“长大成人”的重要标志。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曾提出“路就是书”的观点。研学旅行,就是路和书的融合。以现实生活的见闻来促进学生理解语文课本上那些被精挑细选的源自生活的文化。攀山涉水而知自然之乐趣,访古谒迹而知历史之厚重,看亭登台而知建筑之精美。一山一水是书页,一古一迹是精髓,一亭一台是标签。它们是一部百科全书,是一套最美教材。
孩子们在行中学,行中思,行中悟;在行中读山、读水、读名胜、读古迹;在行中开拓了思维,升华了心智,积累了写作素材。开启研学之行就是走进一堂融学、行、思、研、悟于一体的课堂。
研学,美在变认知为感知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读书之美,这种美是静态的,我们可以从书中知其文意,学其文采,悟其道理,但无论如何都没办法触摸到其真形,感受到其神韵。读泰山之作,我们知道泰山之雄、奇、险、秀、幽的特点,但没到过泰山,就算再读百遍也无法感知泰山的神韵;读长江之作,我们可以知道长江之长之大,但没到过长江,则无法感知江水滔滔之状;尽管我们常能对文遐思,极尽想象,但得到的感知也只是停留在抽象的平面状态,很难有立体的有机联系。读那些文学大师们用智慧打造的作品,若不身临其境,不用心去感受,不用手去触摸,不亲自闻一闻古朴或现代的味道,不静心聆听他们的历史,则永远无法领悟其中的精髓与美妙。研学旅行恰好填补了只读书本的不足。
研学旅行的意义在于:让课本上的知识“鲜活”了,让历史上的人物走下“神堂”了,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感觉。只有我们亲登泰山,方可抚摸到泰山之肌肤,感知泰山之神韵;只有我们亲身站在长江边,才能触碰到长江之脉络,感知长江之滔滔。
研学,美在打开本真之心
信息时代中的孩子,是伴随着信息环境成长起来的,研学旅行让学生摆脱了互联网的束缚,离开冰冷的屏幕,回归到有温度有亲情的自然环境中来,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知,用大脑去思考,用言语去表达,展开真实情境中的体验式学习。研学旅行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学生以一种谦逊的态度,打开本真的心灵,走向纯粹的自然。
研学,美在开启写作之门
有言道: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可见语文之重要,更可见作文的重中之重。作文固然重要,我们爱它,但我们更怕它,它太难了。孩子们不会写,不想写,没什么可写。写来写去就是那么几个题材:放学下雨了没带雨伞,夜里发烧妈妈带去看医生,扶老奶奶过马路……写多了自己都烦,老师见多了也恼……
究其原因:一是没有材料可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们想写,但他们小小年纪阅历浅,见识少,衣食无忧,生活安逸……往往是为写而硬说愁。二是没有打开思维。应试模式下的教育是功利的,唯分数论的,大部分教学为了分数而采取题海战术,也因此忽略了思维的培养。
作文是一道分值最高的题,更是一门具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它是一种能力,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它既需要写作素材,也需要用思维来构思。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思维可以改变世界。研学旅行的目的是开阔我们的眼界,通过开阔眼界,使我们的思维更加开阔。此外,研学路上一人、一景、一物、一事、一山、一水、一屋、一桥……都是入文好素材。
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而治学成功,许多文人墨客在游山玩水中成就了名诗名作,余秋雨以足步丈量祖国的锦绣山川,写就了《文化苦旅》……古今之大师,在研学路上成就了许多不朽的著作。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研学之美不仅能让孩子学知识、长见识,更是有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方法。它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带着孩子们在最美的课堂上,践行万里之路,感知文化之旅。
圆梦工坊研学行
刘秀萍老师简介
揭阳市人大代表,广东省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广东省优秀乡村教师,第六届潮汕星河奖师表奖获得者。
编辑:老谢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