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个美丽的承诺,一段辛苦漫长的旅程
承诺?从小到大几十个春秋,我们曾经承诺过的有多少,恐怕我们自己都记不清了!
对父母,我们承诺过;对老师,我们承诺过;对朋友,我们承诺过;对恋人,我们承诺过……可是,有多少承诺,最后变成了荒芜,有多少承诺,最后变成了追忆,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坚守他所承诺过的每一件事呢?!
可是,就有这么一个人,他因为一个既往的承诺,十几年来,历经艰辛、锲而不舍地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及喜马拉雅山区等贫瘠地区,盖起了一所所学校。
这个关于承诺的故事,就是发生在《三杯茶》的主人公摩顿森身上。
《三杯茶》由葛瑞格·摩顿森与大卫·奥利佛·瑞林合著。大卫·奥利佛·瑞林是游历世界的专栏作家,其作品获奖无数。
葛瑞格·摩顿森1958年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三个月大时随父母到坦桑尼亚,十几岁时又回到美国。他原是登山家,现在是中亚协会的负责人。
摩顿森凭《三杯茶》获2007年第11届桐山环太平洋图书奖。《三杯茶》出版以后,在美国曾连续90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很多人为书中内容所感动。而此前默默无闻,甚至颇为潦倒的摩顿森一跃成为名人,他负责的中亚协会也很快收到大量捐款。
《三杯茶》是在继《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之后描写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最动人之书,该书在美国销量已达五百万册,并连续在多个图书销售榜里排行第一,还获得了太平洋西北独立书店书卷奖、班夫山图书展奖等多项荣誉。
《三杯茶》的故事并不复杂,但却震撼心灵,它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人,一个承诺,一段辛苦漫长的旅程,许许多多人的爱心,一个美丽的承诺,终于实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三杯茶,就是巴尔蒂人交朋友的方式,从第一杯茶到第三杯茶,从陌生人到愿意与生命守候彼此,三杯茶代表的是他们珍贵的信任,更是一生的承诺,也是一个旅人改变世界的开始。
今天,我们将从三部分内容来分享这个感人的关于承诺的故事。
一
一个承诺,改变世界的开始
葛瑞格·摩顿森是个登山爱好者。1993年,为纪念早逝的妹妹,攀登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途中发生意外,在巴基斯坦巴尔蒂人的全力营救下死里逃生,从此与这片土地结下不解情缘。
乔戈里峰是世界第二高峰,对于登山者而言,能登顶乔戈里峰可以说是一生的荣耀。
登雪山有重重困难,更不要说死亡率极高的乔戈里峰了。摩顿森攀登乔戈里峰发生了意外,与队友们失去联络,只留下他一人,没有水也没有食物。
在寂静如死谷的巴托罗冰川里,摩顿森饱受惊吓的心被一种从未有过的情绪俘获了,那就是失败!
高海拔让他完全无法集中精神,惊恐的情绪悄然滋生。摩顿森强迫自己坐下来评估现状。凭着仅存的神志,他知道在漂移的冰川上摸黑找路更危险,弄不好就会掉进上百米深的巨大裂隙。
他找到一块看起来颇为稳固的扁平岩板,赤手把冰雪装进水壶,然后用毯子把自己包起来,强迫自己不去多想孤单悲惨的处境。慢慢地,他原谅了自己的失败,他意识到这只是肉体的失败,而不是精神的失败。
他开始展示了他的坚韧和信念——“只要我相信我可以活下去,我有能力活下去,我就可以活下去。”
他不仅在没有任何补给的冰川里存活了一晚,还找到了高山协作员穆扎佛。但是,他和穆扎佛在返回目的村庄的途中,却阴差阳错地分开,摩顿森去了科尔飞村庄,这个要改变他一生命运的地方。
科尔飞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这里贫穷落后,妇女们出嫁后就可能再也回不了娘家;
这里没有学校,只有一位和邻村共请的老师,一个星期只能上三天课,孩子们即使在冬天也要趴在露天的海拔3000米高的冻土上学习;
最近的医院要步行一星期才能到达,三分之一的孩子活不到他们一周岁的生日,连最普通的红糖在他们看来也极其奢侈珍贵……
但是,善良的柯尔飞村人把这位“天外来客”当做贵客,为他煮珍贵的、放糖的甜茶恢复力气,甚至为了他补身子而宰割了他们命根子一般的大山羊。
摩顿森被深深感动了,身体恢复后,他承诺:我要为你们建一所学校。
于是,这个自身拮据的美国人,因为一个承诺,苦心奔走十几年,走上一段艰辛漫长的旅程。
二
美丽的承诺终于兑现
许下承诺,很容易。坚守、实现,很困难。盖学校,不是说做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实际上,摩顿森连正式的全职工作也没有,晚上睡在储藏室,几乎是身无分文,可为了实现对巴尔蒂人的承诺,为了让柯尔飞的孩子们能够上学,摩顿森回到美国后,开始为为募捐筹建学校的资金而奋斗。
由于没有筹款的经验,他尝试着在报纸杂志上找一些看起来像是会做慈善的知名人物,一个一个写信给他们。
几百封信写出去了,一点音信都没有。摩顿森打算从自己的牙缝中挤钱出来。他退了自己的房子,用以节省房租,晚上睡别人家的车库。在吃穿用上,节俭到了极限。
半年下来,摩顿森一共写了580封信,却只等到了一张只有100美元的捐款支票。但摩顿森并没有放弃,他偶然在报上读到了物理学家霍尔尼的事迹。因为霍尔尼也是登山爱好者,摩顿森试着给他写信套近乎。
霍尔尼对自己曾驻足过的喀喇昆仑山脉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曾跟朋友说起,他对震慑人心的山景和巴尔蒂挑夫艰辛的生活感到震撼。
摩顿森打电话给了霍尔尼,霍尔尼态度粗暴,但很快,霍尔尼被摩顿森的真诚感动了,他一口答应帮助筹建科尔飞的第一所学校。
一个星期后,摩顿森收到了霍尔尼的一万两千美元的支票,他因此解决了资金问题。
摩顿森得到霍尔尼的大力支持后,他变卖了所有家产,飞越半个地球重返巴基斯坦,去实现他的承诺。
但是在贫穷落后的偏远地区,并非有钱就能盖一所学校。当他买了一大堆学校要用的材料,好不容易快运送到时,却被一个当地有权势的人截留了。
他千方百计拿回材料,快到科尔飞村时才发现,进入科尔飞村要跨过一条峡谷,没有桥,几百年来,村民都是用绳子悬挂着进出。
所以,为了要把材料运进学校,他又得筹集资金建桥。
这对摩顿森来说真是个天大的难题,他重又回到了美国。此时他女朋友已离他而去,此刻的他心灵受着沉重的打击,他回顾他走过的路做过的事,攀登乔戈里峰失败,恋爱失败,建校失败……现在的他简直是一无所有。
在他灵魂受着失败的撕咬时,和摩顿森在1978年曾经搭档过攀登乔戈里峰的罗和德鼓励了他。
他说摩顿森现在所做的事比攀登乔戈里峰更困难,他使摩顿森重新燃起斗志,那不是失败,那只是暂时还没有成功。
在罗和德的鼓舞下,摩顿森再次向霍尔尼寻求资金赞助,很开心的是这次霍尔尼爽快地答应了。
在霍尔尼的支持下,在造桥专业人员和柯尔飞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桥终于建成了。
摩顿森用行动回报柯尔飞人的救命之恩,而他的爱心也感召了一些自动帮助他的热心人,他们在购买材料、交通、建筑等方面提供了很多帮助。
柯尔飞村民也竭尽全力地协助建校工程,没有钱就出力,爱在这里成为一个同心圆。
最让摩顿森感动的是当校舍屋梁因突遇山崩而中断交通无法运输时,村长带领着村民连夜赶二十五公里的山路,把屋梁一根根人工抬回了村子。
在柯尔飞学校建造的过程中,摩顿森经历了无数的痛苦与磨难。当他因急于赶工期而表现出暴躁情绪时,村长哈吉把他带到高山上,让他学会聆听山的声音。
之后村长为他煮起了“白玉茶”,他教摩顿森要学会花时间品味三杯茶,把速度放慢,像重视盖学校一样,重视和工人之间的关系,这使他幡然醒悟。
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1996年12月10日,科尔飞地区的第一所学校傲然伫立于雪山下,摩顿森历尽艰险终于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三
艰辛漫长的旅程
摩顿森的第一个学校建成后,他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而是担当了一个更为重要的角色---中亚协会会长,为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贫穷落后的乡村建立更多的学校,使女孩与男孩一样接受教育。
在这漫长的建校过程中,摩顿森付出了无数看不见的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其中辛酸无人能解。
由于美国在阿富汗、巴基斯坦都有军事的存在,他的行为并不被家乡的父老们所理解,甚至不少美国人批评和指责他,说他是美国的叛徒。
不仅如此,在他帮助的中南亚地区,当地的人们也并非都感激他,摩顿森感到非常迷茫和困顿。尤其是他最崇拜的哈吉老村长即将去世时,他感觉万念俱灰,真想放弃了。
就在这时候,哈吉用最后一口气对他说:“去聆听风的声音,人类只是迷途不知返的羔羊!”
在科尔飞村的全体老少为老村长送葬的途中,他们共同把最珍贵的第三杯茶捧在摩顿森面前。也就在这一天,摩顿森知道了三杯茶的习俗:这里的人把珍贵的茶当作款待客人的一种隆重仪式。
第一杯茶,你是陌生人;第二杯茶,你是我们的宾客;第三杯茶,你是我们的家人,我们愿意为你做任何事,甚至是死。
摩顿森热泪盈眶,他觉得他曾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十多年来,摩顿森不仅忍受着与亲人分离的痛苦,经受着恶劣环境的考验,甚至在阿富汗考察期间被绑架,几近绝望的边缘。
在塔利班恐怖分子武装期间,他不顾生命危险,冒着炮火深入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界,帮助那些落后村子建造学校,使孩子们从宗教极端分子建的宗教学校中回归到正常的学校教育,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对抗恐怖主义。
一位巴基斯坦的宗教领袖因不喜欢摩顿森为女孩子提供教育机会,对摩顿森宣布“法特瓦”宗教判决,企图阻止中亚协会在巴基斯坦建立学校。然而,摩顿森顶着“法特瓦”禁令,奔走于各个工地,建成了三所学校和一个妇女中心。
十几年下来,摩顿森的努力终于硕果累累,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西藏山区,六十所学校陆续成立。
当我们怀疑一个人的力量是否可以改变世界时,摩顿森做到了,为了坚持理想,即使受到恋人的遗弃、社会的漠视以及巴提人的拐骗,即使与妻儿分隔两地,被军阀囚禁,即使遭逢美国“9.11”事件,美国轰炸阿富汗,悲伤、沮丧、孤独、濒临死亡之时,他从来没有遗忘过他的承诺,他愿意用生命去化解世界上最大的仇恨。
摩顿森成了真正的英雄,在他的生命里,乔戈里峰曾经是一个终极目标,而现在,他已经攀上了另一座世界为之瞩目的高峰。
以上就是《三杯茶》这本书的精华。
读完这本书, 我深深地被摩顿森坚定的承诺和无疆的爱心而感动。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强烈的真实感,仿佛自己也和摩顿森一起体验艰难、成就与感动。
三杯茶,是巴尔蒂人的交友方式。温暖的三杯茶,落肚久久的感动,喝下的是真诚,喝下的是等待,喝下的是承诺。
烹煮这三杯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也正是人与人之间最美丽的承诺。
在现代的文明社会里,我们很难相信用三杯茶来打动别人的故事,甚至连我们自己都已经开始怀疑这个世界还有没有信任和真情。
我们不肯伸出援手,是因为我们认为那与我无关,甚至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我们想要中途放弃,是因为我们不曾知道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承诺,什么是信念。
《三杯茶》让我们反躬自省,我们曾经许下了怎样的诺言,我们又真正兑现了多少?
答应陪家人去旅游,最终以工作忙没时间一再推脱;答应陪孩子去游乐场,最终以要喝酒应酬敷衍了事;答应陪朋友们去山区支教,最终也以吃不了苦为由避而不见……这一桩桩一件件地细数起来,却也觉得“承诺”二字早已消逝。
也许我们信誓旦旦的那一刻,甚至能感动得我们自己激动落泪,但最终一个一个诺言,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变成了空话、谎言。
我想大多时候,我们的信誓旦旦成为纸上谈兵,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那一份难得的坚持和一颗无私奉献的心。
而《三杯茶》启发我的是:在履行承诺时,我们缺乏的往往不是能力,只是少了一颗无私的心、实践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