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贵
那场离我们最近的卫国战争一一对越自卫防御作战,时隔已经三十多年了。我作为参加这场祖国南疆作战的数万中国军人之一,镌刻在我脑海里的那些与这场战争有关的往事,依然记忆犹新。随着岁月的流逝,对那些往事的情怀和思考也越发深刻。
1985年3月,春节刚过,我和我所在的部队一起从山东开赴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自卫防御作战。那时,我在138师政治部宣传科任宣传干事。军中青年,血气方刚。我对祖国,对边疆人民,对侵犯之敌,爱憎分明,热血沸腾,和万千战友一样,做好了为国血洒南疆的思想准备。138师政治部宣传科、电影队在前线师部平寨合影。左起:杨少平、吴相昆、刘炳功、王金贵、于文泉、姜玉琢、黄兴国(副科长)、李汉亭、王天瑞(科长)、白青松(电影队长)、项素强、于 光、王松涛在我出征离家时,我唯一的女儿刚满一周岁。看着女儿在外婆的怀抱里,我强忍泪水亲吻了她的小脸,挥手与女儿告别。我心里明白,此去可能是永别?作者(右2)在老山前线时称八十年代上甘岭(1175.4高地)上,与138师414团107火箭炮连指挥观察所人员合影部队到达前线后,进行了两个月紧张的临战训练。5月底,部队接替友军坚守边境防御阵地。狡猾的敌人趁我立足未稳之机,向我一线阵地发起了团规模轮番进攻。我英勇部队在强大炮火支援下,坚决打退了敌人进攻,巩固了阵地,史称“5.31”战斗。战斗结束,正赶上“六一”儿童节,我心里一直惦念着女儿。时隔不久,我到一线某连阵地采访,看着烧焦的战壕和战士负伤流洒的血迹,心情难以自抑。我随手从包里拿出一张明信片,给尚未懂事的女儿写了一封信:
爸爸在前线寄语,不知你能否知道爸爸的情感。“六一”儿童节已过,听你妈妈来信讲,节日里你游览了鸟语花香的公园。当你穿着新衣在叔叔阿姨和小伙伴之间玩耍时,没有爸爸的陪伴,不知你是否怪罪过爸爸?
“六一”是儿童欢快的节日,鲜花和笑脸的欢聚,爸爸何尝不想陪伴着你?可是,你看这画面上祖国的锦绣河山,岂容侵略者践踏!等爸爸打败侵略者胜利凯旋,一定教你识字、画画,带你锻炼身体。
你要听妈妈的话,长大做祖国的好儿女!祝你和你的小朋友们愉快!
这张明信片,后来在《淄博日报》刊载。还有许多学校和企业抄写在黑板报上,可见当时人民群众对参战军人的理解、支持和厚爱。在女儿两岁半以前,爸爸的模样是模糊的。在她的脑海里,爸爸是解放军的形象。听家人讲,她每次看见解放军,都张口叫“爸爸”。对此,我心里未免总有一丝酸楚。原46军副军长邓守业(右3),136师副师长席科茹(右2)在414团火箭炮连阵地上,与连队干部合影。连长李新平(右1)、作者(左2)、副指导员房增弟(左1)在我的脑海里,程国烈士的名字,尤其让我刻骨铭心。他是云南老山前线某连班长,共产党员,山东淄博人。在收复某高地的战斗中,他冲锋在前,牺牲时年仅22岁,荣立一等战功。他是牺牲烈士的一个缩影。我是他英勇事迹的整理者,至今还珍藏着他的一本日记和部分照片。30多年过去了,每次看到他的日记和照片,心灵都会受到震撼和洗礼。程国,原在烟威警备区某守备连服役。在济南军区抽调部分战斗骨干补充前线部队时,他积极主动报名参战,毅然写下血书,誓死报效祖国。批准他参战后,未及顾上回家。南下的军列途经淄博,他俯身背包挥笔写信,与家乡的亲人告别。这封信本来没想写,即使写也没想让妈妈知道,只写给爸爸。但是我还是写了,并且让爸爸、妈妈及全家人都知道,因为我相信你们都是明智的。我们接到上级的命令,就要开赴云南前线了。当你们接到这封信的时候,也许我还在行军途中,也许已经冲杀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了。毫无疑问,我不是立功而归,就是血洒南疆。我不会给父母丢脸,如果我死了,请全家人记住,我是为祖国献身的,没有什么遗憾。我们出发前发了些纪念品,把它们分给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作为纪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程国向死而生时的家书,何止万金可喻?程国就这样与亲人告别,一去再也没有回来,一把忠骨埋在了南疆。1985年,作者在麻栗坡老山战场交通要地白石岩大桥留影英雄的故事并不复杂,但留下的情怀和思考,那样深沉,那么久远……英雄和先烈的家国情怀,无论什么时代,都应该受到人们的尊崇和敬仰。他们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脊梁!当时,沈阳军区创作室青年作家刘兆林在前线体验生活。平时,我们师部几个爱舞笔弄墨的年轻干事相约去拜访刘兆林作家。1986年春节,沈阳军区创作室青年作家刘兆林(左)到老山前线体验生活,与作者(右)在138师部平寨合影那时,刘兆林写的著名中篇小说《啊,索伦河谷的枪声》发表以后,获1985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被改编为电影搬上了银幕,荣获全国优秀电影故事片。我们是抱着怎样写小说的求教心理,跑到他的住处,向他讨教。他和我们的谈话,他所讲人性之美的故事,至今依然记忆犹新。他说:“我们每个人生活的身边,天天都发生着故事。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观察他,发现他。然后,用思想和文字,去组织,去提练,把他写出来。”我对他特佩服,特崇拜。特别想到他是一位著名作家,春节假日,不在家里和亲人团圆过年,跑到十分危险的云南老山前线体验生活。他的敬业精神和军人情怀,足以让我对他十分感动和敬仰了。更让我难忘的是,他所讲述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前线某连队有一名狙击手,连续击毙了7名敌人,是响当当的杀敌英雄。但在中秋节的那天晚上,这名战士在猫耳洞里突生恻隐之心,把手中的月饼接连向不远处的敌人阵地扔去。他的举动,立即招来敌人一阵机枪扫射。当即,他的右臂中弹负伤。次日清晨,当敌人发现对方投来的不是手榴弹,而是月饼时,他们朝天好一阵鸣枪示意,对方的心情可想而知。同样,这个故事的人性之美,也震撼了我的心灵。人性之美无国界,这也算是在残酷战场上,展现的另一道别样风景吧。往事难忘,岁月如歌。祖国南疆战场上的硝烟虽然早已散去,但当年数万热血军人不辱使命,追求和平,为国而战,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壮举,牺牲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奉献情怀,永远值得今天和明天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的人们铭记!王金贵,网络笔名,林木森,简称“六木”。山东滨州沾化人,淄博海关退休干部。从军19年,3次荣立三等功。1985年至1986年参加云南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在138师政治部宣传科任干事。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国门时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淄博日报》等报刊媒体,发表新闻、言论、散文、随笔百余篇。喜欢读书、运动、听音乐、交朋友,热爱学习与思考,崇尚“燃烧自己,温暖和照亮身边人”的人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