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丨电影主题的十种表现形态


来源:淘梦

(一)暴力与屠杀:(人本性的善与恶)


在处理这个主题的时候,多数的导演都是从批判暴力与屠杀的角度入手来讲述自己的影片。同时进行人本性的善与恶的思考。

一些商业性的电影制作,已经把展示暴力作为吸引观众的筹码。观众因为暴力走进电影院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实生活的压力无法排解。而电影恰恰可以满足观众的追求刺激的愿望和想法。而残酷的暴力、屠杀则是最好的表达方法。

马尔科·里西《团伙》描写了一伙少年丧失人性的表现,他们强奸了两个旅游的少女,然后又把她们卖给了村民。展示出他们的冷漠和傲慢。

昆廷·塔伦帝诺《水库狗》分析了一伙暴徒在一次攻击失败后的行为。可以看出作者试图对这一残忍现象进行深入的考察和思考。

罗穆阿德·卡马卡尔《杀人者》分析了人性中的病态的攻击性。

《危机四伏》中表现了一个残忍而又伪善的丈夫,对夫妻情感中的不稳定、不信任因素进行了思考。

奥利弗·斯通《天生杀手》则深入的探究了人的本性,谴责电视把罪犯捧成大众媒体的偶像。

哈埃尔·汉内克《有趣的游戏》讲述了两个相当有文化的年轻人残忍的杀死一家人的故事,从而对现有的教育进行了反思。

(二)战争(——暴政——权力):(战争与和平)


在表现这个主题的时候,导演的态度是站在和平的立场上审视战争带来的罪恶以及对人性的摧残。也有的导演把战争场所看作是孩子游玩的乐园,反观战争对人类秩序和儿童心理的扭曲。

表现这一主题的影片可以说多如牛毛,战争实际上是一种集体暴力与犯罪。是暴政和权力的直接产物。而产生战争的根源可以有三个方面:政治冲突《太极旗飘扬》、民族冲突、经济利益。

1、从民族冲突方面切入的影片:

梯奥·安哲洛普洛斯《尤里西斯的目光》对世界政治敏感地“巴尔干”的特性做了一次出色的、全面的分析。

戈兰·帕斯卡列维奇《火药桶》(又译《巴尔干酒馆》)是一部有几个短故事组合而成的影片,讲述了几个人的命运,分析了由宗教信仰引起的民族悲剧为什么会在宗教意识相当淡薄的社会里频频发生。(根据杜可夫斯基话剧改编,讲南斯拉夫解体后的贝尔格莱德如同开发前的美国西部,充满毫无意义的暴力,一切道德规范似乎已经消失。片中有五个平行的故事,片名中的“巴尔干酒馆”讲一个神经有点不正常的人,在一家酒馆表演一出宣扬无政府主义的政治剧;其他还有类似人物抢劫巴士等情节。)

2、与暴力相关的暴政现象。

从刽子手(现实的人与隐性的道德和习俗)和受害者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贝特朗·塔维尼埃《柯南上尉》表现了一类“战争人”,这种人在和平时期就会手足无措。(《激情燃烧的岁月》)

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表现了千百年来形成的恶习和传统对女性的摧残。

罗伯特·泽梅基斯《阿甘正传》表现的是由于一种彻底的精神控制而形成的荒谬悖论,阿甘因为智力低下反而成了幸运的受害者。

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辛得勒名单》表现了德国法西斯的惨无人道和灭绝人性,这是一部对人性恶和人性善的影片,而这个主题体现在主人公辛得勒身上。这是一部对人性和战争具有深刻反思的影片。是对暴政(法西斯)和战争的控诉。

3、政治引发战争:

《野战排》等一系列对越南战争的反思。

康佑硕《实尾岛风云》则是对南韩和北朝鲜之间的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进行反思的影片,以国家名义进行的所谓合理杀人。

姜帝圭《太极旗飘扬》通过一个文盲哥哥对弟弟的爱,展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太阳帝国》通过一个孩子的视点展示了日军侵华的史实。

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对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做了深刻的剖析。

(三)追忆往事与过去(对历史史实的改编和再创作)


史帝文、斯皮尔博格《辛德勒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揭示了一段不为人知的二战史实。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通过回忆展示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爱。

《美国往事》、《台湾往事》、《天堂电影院》、《天使爱美丽》几个人的不同往事与情感

(四)孤独、游离与恐惧(人与之间关系的封闭与开放的主题)


社会发展,经济前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人与人之间越来越不信任。从而使得这个主题成为一个热门。

安东尼奥尼《云上的日子》(《云中深处》)以悲歌的调子感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和疏离。

蔡明亮的《爱情万岁》和《洞》同样表现了人类对孤独的恐惧。

( 五)生与死:


1、在有关生存的题材中,死亡占着突出的位置。

而好莱坞的审美观长久以来是忌讳死的话题(这跟凶杀是两回事)。不过我们都应该明白人都会死的。

阿提拉·扬你什《漫长的黄昏》中描绘了人怎样有尊严地面对必不可免的结局。他以一系列梦境与幻觉的组合逐一表现了垂死的主人公经历的一个阶段:震惊、反抗、绝望,最后顺从。

尼克·哈兰《少女之夜》叙述一个女仆如何使她的女伴平静的渡过生命中最后几个月的时光,哈兰认为,人们是可以帮助一个人跨过生与死的界限的。

2、比“如何去死”更经常提出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

埃里克·罗麦尔《四季故事》(法国存在主义的精神领袖,这一派电影充满了笛卡尔式的对人与人之间理性的充分信任。)

生命的价值往往在一些极端的情境中显得更为鲜明:吉姆·谢里登《我的左脚》里将一个残疾人当作影片的主人公。

极端的情境也有助于我们以更尊重的态度去看待别人的价值观,例如阿图洛·里普施坦《没人给上校来信》中那个破落的拉美军官,对他来讲,保持荣誉就是最高准则。

“生”:迈克尔·雷德福《邮差》表现了西西里岛上一个普通的邮差在偶然的情况下邂逅了帕布罗、聂鲁达,因而第一次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六)爱情与性


1、60年代性解放和社会对影片的检查日益宽松,一些过去被导演回避或改用暗示手法表现的性爱场面得以更为直接地表现出来。

通过对“性”的直接描写反思“情”的份量,同时思考“性”对情以及其他社会活动的影响。赤裸裸的表现性那是色情片,不是我们考察和学习的范围。

《偷情家族》、《春夏秋冬》、《本能》

2、对“情感缺失”和“情感泛滥”反省。

英格玛·伯格曼《隐私的自白》和《不忠》描述他母亲婚外情的剧本。

彼得·格林纳韦《八个半女人》把集体淫乱和同性恋表现成对劳累过度的企业家们的一种治疗方法。

斯坦利·库布里克《紧闭双眼》讲述了一对相爱的夫妇经历了疯狂的嫉妒和外来的诱惑以后重新投向彼此的怀抱。这是一个回归的主题。

杜瓦荣《太多(少)的爱》,描述了一个已近不惑的好色之徒,在追逐一个个女性后的失败,虚度一生。

3、赞美“情感真挚”和“初恋情结”,表现美好的恋情。

让·雅克·阿诺《情人》侧重描写感性的直接的淋漓尽致的恋情。

贝尔纳多·贝尔托卢奇《偷香》 1996 《Stealing Beauty》也是描写了感性之爱。

理查德·林格莱特《日出之前》和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侧重精神之爱。

4、另类的“爱情”观点。

北野武《焰火》把男主人公杀死他病入膏肓的妻子的行为表现为爱情的最崇高的象征。

耶日·施图尔的影片讲的都是爱情代价这个问题。

5 、同性恋:批判与维护

詹姆斯·艾弗利《莫里斯》、 李安《喜宴》、 王家卫《春光乍泄》

马克斯·费伯尔贝克《埃玛与美洲豹》提出了希特勒政权对女同性恋态度的问题。

克里斯托弗·汉普顿《卡林顿》描述了一个女画家和她的双性恋情人争夺爱情的影片。

格斯·范·桑特《我亲爱的爱达荷》讲述了一个男妓的生活。

(七)家庭的价值与回归、血缘(收养)主题


与家庭相对的必然是背叛,在表现家庭这个人类生存的基本单位问题上,导演的态度就代表了影片的主题。有的认定家庭是人的自由的坟墓,有的则认定家庭是一切力量的源泉。

有的侧重从孩子角度入手阐释家庭问题中存在的不安因素或者父母情感的破裂;有的从妻子的角度阐释婚姻中的不信任以及回归问题的思考;或者从丈夫的角度指出婚外恋的原因;也可以从血缘关系入手解析非血缘关系的父女、母子情;又可以从私生子引发的财产分隔问题剖析亲情里的杂质,等等。每一个不同的角度都可以成为你的影片的主题。

《美国丽人》对家庭情感危急的思考。

托马斯·温特博格《胜利》和亚努什·萨斯《惠特曼兄弟》攻击了僵死的家庭体制。哀叹家庭价值的丧失和变味。

肯·洛奇《瓢虫,瓢虫》把一个母亲与家庭和子女隔断了联系看作是一种灾难性的事情。

(巴西)瓦尔特尔·萨列斯《中央车站》,一个女性无私的收养了一个孤儿,但是最终还是屈服于血缘关系。

(八)“存在之谜”与“人生要义”问题的思考。


“存在之谜”和“人生要义”是哲学中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即“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们的精神支柱是什么?”

这些对哲理的探讨的影片在艺术方面是很有分量的,这也让我们在制作电影的时候需要思考一些更深刻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可以成为你的影片的主题,或者你的影片某些地方探讨了更深刻的哲学问题,这些可以让你的影片具备光彩和亮点。因此,电影的制作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同样是一个哲学问题,是一个思想表达的载体和工具。

大家要看一些哲学方面的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哲学,自然主义哲学、佛教与道教思想、基督教义、天主教义等等各种信仰与哲学思潮。如果你认为人死去之后有灵魂的存在那也未尝不可,如果你相信鬼神论那么就可以制作恐怖电影或者拍摄《人鬼情未了》这样的感人影片。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十诫》通过10个小故事,体现了摩西在西奈山上领受的戒律。这是对教义的探讨。

《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里探讨了人与人之间关系哲理涵义。

彼得·威尔《无畏》讲述了主人公在从一次空难中逃生后发现自己已从此获得永生,这时的他觉得以后的生活就像是一条漆黑的隧道,只在尽头有一个小小的亮点。

蒂姆·罗宾斯《死囚路上》讲述了一个律师试图为一个残酷杀人者辩护的故事,这个律师的行为引起了两种反映——反对和赞成。

(九)电影对自身的反思、以及以电影作为线索和手段的怀旧影片。

艺术家越来越经常的涉及艺术家自身和艺术创作的过程,或者进一步深入思考创作过程的本质以至艺术本身的意义。有的是整部影片都在探讨这一个问题,有的是影片中部分的探讨这个问题。比如其中对电影的怀旧情节。

阿仑·雷乃《吸烟/不吸烟》就是探讨创作过程,片中故事不时地分解成两种相互排斥的方案,以女主人公吸烟还是不吸烟而定。

南尼·莫雷蒂《四月》表现了影片主题思想的形成过程,先是政治事件干扰了导演的歌舞片创作,后来在政治片的创作过程中又插进了第一个孩子的出生的事件。

梯奥·安哲洛普洛斯《永恒与一日》探讨了一个作家,把亲人的爱都奉献给了文学,现在站在墓前的他失去的是什么?

《天堂电影院》讲述了导演是如何从童年开始爱好电影然后走上了导演的道路。

(十)对灵异世界和外星生命、和未知世界的探讨,但最后都落实到情感和人性善恶这个主题上来。

越来越多的恐怖片和科幻片被生产出来。《外星人》《星际大战》《第三类接触》《异型》《苍蝇》《刀锋战士》《侏罗纪公园》以及日本的《午夜凶灵》《咒怨》最后在主题方面都落实到了我们前面谈到的几个问题。

来源:淘梦

(0)

相关推荐

  • 阿根廷喜剧电影,充满黑色幽默的《荒蛮故事》,让人笑着深思

    这是我观看的第一部阿根廷电影-<荒蛮故事>,植于生活,长于现实的荒蛮故事.6个小故事没有短板,全部都是如此引人入胜.情节看似荒诞不已的地方,却也让人笑着深思,每一个故事都是好故事,充满黑色 ...

  • 电影海报中战争题材的内涵分析

    战争题材电影在和平时期有着特殊的作用:反思生命的意义.民族的荣誉.人性的光辉--而不同的主题又让这个题材丰富多彩, 作为电影的宣传海报来说, 承载着多种使命:审美.传达信息.吸引关注等 一.战争电影的 ...

  • 制作成本上亿韩元的战争片, 电影艺术魅力的代表, 温情感动到哭

    在这个充满热情的年代,欣赏一部战争片也许你会有一种特别的收获.其中,有一部由张勋执导的战争片<高地战>特别温馨,感动了很多人.而且,<高地战>是一部投资不菲的战争大片(100亿 ...

  • 老少皆宜的正能量电影,煽情的《战马》,以人马情谊表现反战主题

    <战马>是老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大气磅礴的史诗作品,以人马情谊表现反战主题,让人很感动,配乐更是锦上添花,整部影片充满着正能量和煽情点,人的感悟真的和经历紧密相关,27岁的我并没能把影片看完 ...

  • 夜分享丨高情商的十种表现

    高情商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抱怨.不指责 高情商的人不指责别人,不抱怨别人.其实,抱怨和指责都是不良情绪,它们会传染. 高情商的人只做有意义的事情,不做没意义的事情. 第二:热情和激情 ...

  • 分享丨电影叙事:时间、空间和视角

    电影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是叙述者把信息传播给接受者的过程.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叙述者为了自己的目的,必定要对本文进行改造,叙事就在这个过程诞生.因此,研究叙事,最先要研究的是叙述者. 叙述者 叙述者是 ...

  • 分享丨电影《克莱默夫妇》:夫妻吵架很爽,可想过孩子没有?

    这是月方客厅的第324篇原创文章! 文丨月方 上一篇我大无畏地写了月方自家发生"玫瑰战争"的事. 于是,有意地翻一部有关夫妇战争的电影看,就翻到了<克莱默夫妇>. 该片 ...

  • 分享丨编剧如何表现主题思想呢?

    谚语有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写作就是作者对世事.对人情的认识,加上自我对世事对人情的见解. 所谓世事.人情就是生活的本质. 在群体生活之中,晨早起床直至晚上休息,其中十多小时的过程,都是 ...

  • 技术分享丨常见十种蚧壳虫识别及防治技巧(建议收藏学习)

    蚧壳虫是城市园林绿化中"五小害虫"之首,种类多.危害大,其主要种类有紫薇绒蚧.草履蚧.吹绵蚧.桑白盾蚧.吹绵蚧.日本松干蚧.松突圆蚧.红蜡蚧.龟蜡蚧.白蜡蚧和粉蚧等. 大多数虫体上 ...

  • 分享丨你知道好莱坞电影里开车的镜头怎么拍摄的吗?

    外行跟外行也说不清,截图给你看吧: 光线不好的时候,导演说这样拍吧. 监视器里边效果是这样的!!! 如果外面光线好,哪拍摄就不用这么费劲了,直接在车上加吸盘! 在车里看往外边看... 从监视器里看.. ...

  • 分享丨所有电影的叙事风格可以分为两类,你知道吗

    文丨路易·贾内梯    来源丨虹膜(ID:IrisMagazine) 本文选自<认识电影>(全彩插图第12版) 传统而言,评论家喜欢将现实主义和「生活」(life)相联,而形式主义则和「形 ...

  • 分享丨史上最全电影叙事理论概述

    电影叙事学(narratology),以叙事电影为研究文本,探讨叙事电影中的叙述者与接受者,时间与空间,故事与情节,视点与结构等叙事问题 它立足于这样的一对假定矛盾,即叙述者和接受者的矛盾.叙事就是叙 ...

  • 分享丨侯孝贤常用的三个电影技法

    作为台湾新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侯孝贤因一贯而突出的个人风格早已被西方电影界尊为电影作者.他外在质朴平和,带着乡土市井气息,却又在内敛沉静之中傲然独立.尽显文人风骨. 侯孝贤的电影从表面上看受到了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