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跨越常德边境线——揭密沅陵官庄800米深处的“地下世界”

(点击上面图标,聆听来自地下800米深处,矿工宝座“穿山甲”发出的声音)

秋夜,纷飞的细雨映衬着城市的万家灯火,不时有雨滴飘落窗台,此时,有一种声音从大山深处传来,这声音来自地下800米深处,这声音穿越城市的繁华喧嚣,在我的键盘敲定那山、那矿、那人、那金的故事。

那   山

2018年10月13日,星期六,这是一个美好的日子,“图说常德”随常德日报传媒集团“发现辰州之美”采风团,前往怀化沅陵县官庄镇。

8点30分,从常德市城区出发,需要1个半小时的车程,经桃境内进入官庄镇,只见那一座座青山,连绵不断,一座挨着一座,不断地向远处延伸,气势磅礴。

久居闹市的我,从乡村走进城市,这些年的奔波劳作,似乎慢慢遗忘了大山。

朦胧的远山,笼罩着层层轻纱,影影绰绰,在车行的飘浮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

大山真诚、朴实、厚重、无私、奉献,它从远古走来,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我知道,无论时光如何变迁,这一片大山依旧巍峨伟岸,亘古不变。

冬去春来、四季寒暑,大山用坚强擦拭着生活的底色。这些一路行走在云端,写意在秋天里的风景,再一次把我的灵感燃烧成飘舞的火焰。

沿着青山绿水间的高速公路,跨越常德边境线,一头钻进被誉为国内十大黄金矿山开发企业、世界第一大锑品生产企业的辰州矿业。

 那   矿

一路美景,一路遐想,一路颠簸,终于到达这座小镇——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官庄镇。

官庄镇位于沅陵县东部,东与桃源县交界,西与楠木铺、南与杜家坪接壤,北与清浪、陈家滩、五强溪毗邻,为沅陵县的东大门,怀化市的北大门,国道、省道及常吉高速穿境而过,素有“湘西门户”之称。

辰州矿业就在官庄镇附近,大约3公里的车程,交通还算方便。

到达矿区,我们按要求换上了工装,穿上了雨鞋,沿着一级级台阶向第一个洞口“红旗隧道”接近。

这里就是“红旗隧道”,该隧道建成于1965年7月,全长356米。至上世纪80年代一直是沃溪坑口重要的人行、矿石和物质运输通道。

走出“红旗隧道”便到了沃溪坑口竖井,我们要通过竖井电梯从这里首先下到近400米的地下深处采拍,然后从斜井隧道再下到800米深处,这条线路一般是很难得到批准的,想不到这次“图说常德”又一次享受到了“特别待遇”。

这个竖井1969年建成,早期的竖井不仅是人员上下的通道,更是矿石提升、材料运输的通道,随着主斜井的建设及深部开采时代的到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竖井的主要功能是人员下井出井。

从竖井口的工牌上可以看出工人下班是从这里出入的。

一个一个的点名,准备进入竖井了。

竖井电梯飞速垂直向下滑行,偶尔有一线灯光射过来,发现有一层又一层的横向隧道。

我们下到了竖井近400米的底层。

在隧道口进行了汇合,此时随行的队员好象没有不良的反应。

穿上工装的我们还特有几份风采和神气。

沿横向隧道前行。

这里出现一个交叉的洞口。

这里到底是走左边还是走右边。

好多的岔道。

还有少量水路。

“大家千万不要走丢了,不然就很难走到山外的世界了”。

还好,地下还有手机信号,万一走丢了可以打电话联系。

厂方安排了安全、监督等人员为我们引路前行。

在地下近400米隧道采拍后,我们又自愿报名成立了“敢死队”,准备下到垂直近800米深处进一步采拍体验。

800米深处要走斜井隧道,坡度大约是60度。

沃溪主斜井建于1977年,井筒全长1089米,属当时国内最长之斜井,目前,矿山开采垂深已达1100余米,其深度之深,在国内位于前列,矿山探索出的“超深井开采技术”在我国超深井开采技术领域独占鳌头,这一技艺是珍稀级矿业遗迹,其类型、规模、内容具有大区域代表性。这是对斜井隧道的一段描述。

我们坐的斜井隧道这种车不是动车,也不是飞机,更不是宇宙飞船,但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远远超过了这些价值,我给他起一个矿工宝骑“穿山甲”。

我们坐着矿工宝骑“穿山甲”,在风驰电掣中感受斜井隧道的历史。

斜井隧道每30米为一平,每一平有洞口,有隧道。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我们来到了地下约800米深处的第32平。

在进入地底下垂直距离约800米处的洞口,一位工人师傅发现了我们。

走进洞口发现有工人悬挂的衣服,简单的休息椅,阅览处等,我想这应该是采矿工人作业前后的一个休息室吧。

走进里面的一个支洞,往上拍是这个样子。

往下拍是这个样子。

此时,有人有耳鸣等不良反映,有人提出再不继续往下了。安全人员督促赶快上车返回。

匆忙中,我沿矿工宝骑“穿山甲”前行的方向拍下了这张照片。有一种洞深深,路漫漫的感觉。可惜的是没有到达最底层拍到矿工采矿的场景。

那   人

这是我在2号主井卷扬机房拍到的一位矿工师傅,他在这里工作了30年,是我们常德桃源人。

卷扬机房连接的另一面是随洞、轨道、矿车等。

我特意的发现了上衣口袋里的饭勺,他说他们吃饭都是在井下吃的。

中午在井下吃饭时,我又拍到了别一位矿工师傅,他是怀化人,今年53岁了,在这里工作36年了。

为了让我们体验生活,也为我们准备了一份盒饭。

这是我们在井下吃饭时的场景。

饭后,我们顺利的返回了地面。

正在我准备收起相机放入包内时,突然发现竖井电梯口走出了一批下班的工人。

我立即拿起相机一阵连拍。

这些瞬间,我感觉很珍贵,也很真实,也算是对前面没有拍到一线采矿工人的一种弥补。

那    金

这是辰州矿业矿史陈列馆的镇馆之宝。它体长2.2米,宽1.1米,高0.8米,重约7吨,其含金量达到了2.5克每吨,锑达27.5%,钨达0.22%。

来此的人都要占点“金光”。

据《湘西金矿志》记载: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当地居民于溪沟中发现金矿脉;1895年,发现辉锑矿;1946年,发现钨矿。有史记载的矿业活动从1875年开始,1875年至解放前,沃溪矿山处于私商公司的经营下。1950年5月,人民政府接管矿山,时称沅陵工程处,在历经了湘西钨矿、冶金工业部湘西金矿、湖南省湘西金矿等名称的更迭后,2000年12月,改制成为湖南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8月,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昭示着矿山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清末民初时期,采矿采用火烧岩爆之法,运输全靠人力,仅有选矿可用天然水力,采金人沿溪流建坝蓄水,挖渠引流、置水碾研磨矿石,取其金砂。如今这些建筑仅遗迹尚存,是十分重要的矿业生产遗迹。

80年代以来,矿山根据矿体特征,研究出国际领先的金锑选矿、冶炼精细分离技术,选、冶指标领跑世界。

这里还修建了矿史陈列馆,共分为导览大厅、序厅、陈展大厅及尾厅等主体部分。陈展大厅又以时间为线索分为辰州溯源、艰苦创业、文革十年、扩建发展、矿山改制、辰州上市六个展厅。馆内展品达数千件,其中不乏很多极具收藏价值的珍贵资料及物品,为矿史陈列馆奠定了厚重的文化根基。

2017年8月15日,“离矿井最近的金铺”辰州金铺在湖南黄金上市十周年之际开张营业,由辰州金加工而成的金饰品投放市场,至真至纯的辰州金以“辰州福1875”的面孔横空出世。

辰州金铺,不仅仅是离矿井最近的金铺,未来将继续以湖南黄金“三创精神”为引领,精耕细作,精雕细琢,将它打造成品质最有保证的金铺、价格最实惠的金铺、款式最有文化特色的金铺、老百姓最贴心最信赖的金铺。

目前,在辰州金铺不仅能购买到满足大众顾客的黄金首饰及工艺品,还能以永远优于市场价10元/克的价格购买到投资金条,前来咨询购买的客户络绎不绝,刚开张一年的销售收入就超过千万元。

为了方便大家,在发文前特地问到了辰州金铺销售电话:18692549292(李)

(如果想更进步了解,请点击上面图标观看辰州矿业宣传片)

我们看这个宣传片时的表情包。

我们看这个宣传片时的表情包。

我们看这个宣传片时的表情包。

我们看这个宣传片时的表情包。

我们看这个宣传片时的表情包。

我们看这个宣传片时的表情包。

我们看这个宣传片时的表情包。(不过瘾,让工作人员重放了一次)

现已开放的辰州矿业金文化旅游景点与景点间路线紧凑,游客休息、餐饮也分方便。从景点步行距离仅百米的辰州宾馆,可以容纳200人以内的自助用餐,可以为进入景区的旅游团队提供用餐服务。

后    话

(点击上面图标播放“咱们工人有力量”)

就在前不久,我在一次广场舞比赛中,拍下这首特等奖的视频《咱们工人有力量》。说句实在话,这支舞跳得真的好,但当时我对工人这一词真有点含糊不清,通过这次活,我感受到了真正的“咱们工人有力量”,借此机会,我把这支舞献给全体辰州矿业的工人们,献给天下矿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