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粽飘香
(一)
五月五
是端阳
门插艾草香满堂
戴香包,吃粽子
龙舟下水锣鼓响
年年端午赛龙舟
常念屈原为国殇
今天是端午节,女儿一大早,就唱起了童谣。
我急忙地跑到超市里,买了糯米、红豆、花生和红枣,准备包粽子。
把糯米、花生、大枣用清水浸泡六个小时,红豆煮至八成熟,粽叶洗净,煮沸十分钟。
把粽叶折成三角形,放入糯米、花生红豆和大枣,再放一些糯米,用绳子缠好。
一个完整的粽子就包好了。全部包完后,放到冷水里,开火煮沸,两个小时之后,就煮熟了。
把粽子皮剥开,白白的身体,展露了出来了,女儿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嘴里喊着,太美味了。
我把粽子蘸了白糖,几口下肚后,咬到了花生、大枣和红豆。
糯米拉着白丝状的黏把红豆、花生、大枣,紧紧地团在一起。它们爆发的魅力,满口盈香,让舌尖享受到了,软弱顺滑的滋味。
我嘴里吃着粽子 ,心里却想到了许多:
粽叶好像是我们的父母,红豆、花生、大枣更像是孩子,而沸水则是生活的磨难。糯米拉着白丝的黏是亲情,甜美的滋味如同美好的日子。
尽管龙生九子,子子不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但是的亲情会把他们紧紧地黏在一起。在父母之爱的包裹下,才能经受得起生活的磨难,让日子变得美好。
(二)
想到这里,我的记忆一下子,回到了遥远的家乡。
我的家乡位于,河北省赤城县,这里盛产一种农作物,叫做黍子,黍子剥了皮后,叫大黄米,它比小米大一些,呈金黄色。大黄米可以用来做糕,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在我的记忆里,每到端午节,母亲就会把一口袋子的黍子,大约有二十几斤,放到碾盘上,把黍子皮碾压掉,得到的成品就是大黄米,把米浸泡一个晚上。
第二天,再把泡好的红枣、花生、还有提前煮至八成熟的红豆,用宽宽苇子叶包好。
然后把包好的粽子,全部放到大锅里煮,两个小时之后,带着自然清香的粽子,就出锅了。
剥开粽子蘸上白糖,蜂蜜,更加的香甜可口,回味无穷。
诗经里有这样的诗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意思是:田鼠啊、田鼠,不要来吃我的黍子。
看来华夏子孙,在遥远的古代,就非常喜爱黍子了。
( 三)
我曾经去过南方很多地方。到了端午,南方人喜欢包糯米肉粽子、糯米咸蛋黄粽子……
形状也有很多种 ,三角形的、四方形的,菱形的。
吃完了粽子,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喝茶。女儿在我怀里撒娇。
突然她睁着,圆溜溜的眼睛问我:“妈妈为什么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呀?”
我放下茶杯,给她讲起了屈原的故事。
在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痛恨大王不接受他举贤授能,联齐抗秦的建议,还遭受奸人的诬陷被流放。
在人生低谷时期写出了《九歌》、《离骚》等杰出的作品。
后来楚国被秦国灭掉,屈原不甘心做亡国之人,怀着忧愤的心情,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壮烈地投入了汨罗江。
当地的百姓怕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就纷纷划着船,把糯米投入到江里,最后慢慢形成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粽子的棱角,多像屈原刚正不阿的性格;雪白的糯米,代表着他高贵清洁的品质;而裹在糯米中的红枣、红豆、花生正是屈原爱国爱百姓的一颗红心。
等我的故事讲完了,女儿已经在我的怀里睡着了。
我把她轻轻地放在床上,然后走到书架旁,拿了一本《生命的价值》仔细地阅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