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论竟然是“系统思维模型”的终极解题神器?
“认知”到底是什么?
认知就是您头脑中的“模型”反映客观世界的准确度。
我们的所言所行、所解决的每一个问题,都取决于头脑中的“思维模型”。
“你的财富,都是思维模型的变现”。
思维模型如此重要,我们对“思维模型”本身的研究,当然要重视起来。今天,科技千里眼为大家全面深度解析一套极为高级有效的思维模型——“系统思维模型”。
本文内容,主要来源于对两本著作的精华提炼与有机结合——
“系统思维”与“控制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本是《11堂极简系统思维课》,是罗辑思维万维钢老师倾情推荐的,并在《精英日课》中作了重点解读;另一本是看似毫无瓜葛的《控制论》,简言之是与我们的理工通识“自动控制原理”类似,但是将研究的对象扩展到了“系统”(包括生物系统、社会组织系统),因此也称为“系统控制论”。
有理工背景的读者将对于本文的理解可能更为到位,并且有所启迪。建议认真阅读并收藏。
什么是“系统思维”
系统(System),简言之,就是一些元素的“结构化组合”,其关键特征在于元素之间存在着“关联”(Connection),而不是独立的、无关元素的集合。
系统的强大在于“结构”(关联)
系统,按研究的问题可以自由划分,系统中包含子系统。比如工程上,一台机器是一个系统,机器上运行的软件称为“软件子系统”;组织上,一个公司是一个系统,一个部门就是一个子系统。(系统的元素,就可以称为子系统,父子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解释系统思维,可以从解释简单的“线性思维”说起。
举个具体例子吧:关于扶贫政策。西方的扶贫事业也并不是没有大力投入,也做过许多尝试,最简单的政策模型就是线性思维的模型:贫困是因为没有钱,那么发给他钱,是不是就不再贫困了呢?显然不是,用不了多长时间,贫困就卷土重来了,线性思维往往治标不治本。而中国扶贫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政策深刻地应用了系统思维,地区是一个系统,个人也是一个系统,政府的投入,不是在于直接改变贫困人口所拥有的财富,而是改变了中国系统对于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生态建设,甚至改变了每家每户及个人的致富思维,让贫困人群有渠道、有信心、有方法地参与到财富的创造活动中来,从系统内部发生结构化改变,结果就是实现了被称为世界奇迹的超大规模人口脱贫。并且我们毫不夸张地预测,中国的贫困人口一去不复返,并没有反弹的可能。
为了小小村落而花巨资修路——用基建改变致富的生态系统
例子有点长,为中国的伟业感到激动。想说明一个观点:
简单的线性思维对于复杂的系统问题是无能为力的,暂时压制症状并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系统思维的特点,是看到了系统内部的结构(子系统间的关联),通过修改系统来控制行为结果。
系统问题典型误区
解决系统问题,有几点重大误区,看看是否入坑:
“先换掉再说”——只更换元素,不修改关联,换汤不换药
系统出了问题,如果只看到表象,我们常常会把矛头指向元素,比如那个人不行,比如那个元件不行,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封建帝国改朝换代后,政治体制没有变化,系统内部的关系没有改变,总归还是老问题。
所以,更换了元素,还出同样的问题时,必须要仔细想想,是不是系统内部的关联出了问题。
“齐头并进”——系统缺失重心
如果组织的领导说,我们要“齐头并进、整齐划一”,大概率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因为对于一般的系统来说,每个子系统相同权重地发展,绝对不是系统整体的最优选择。
系统内部,元素间的关联,就决定了某些元素要更重要一些,而且重要性往往是特别集中的。
“没有时间了,先解决眼前问题”——缺少系统思维,治标不治本
凡是系统问题,第一要点就是“分析系统”;如果看到症状后,没有耐心定位问题,只是匆忙解决眼前症状,问题早晚还会复发。
“磨刀不误砍柴功”,对于系统问题,首先要冷静,理清系统内部的关联,定位问题所在,然后修改或重新构建系统,以绝后患。
动机正反馈:如何用系统思维让孩子写作成绩提高
还是上一个最简单具体的例子,看看系统思维的应用——如何让你的孩子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呢?
小孩子不喜欢作文,是多少家长都头疼的事儿。怎么办呢?普通家长自然会想到,从量的角度,督促他多写呗,要求每天写一篇,完不成不能睡觉;从质的角度,花重金请作文老师,对作文打分,写得不好陪着他一起重写。
这些办法效果好么?家长累吗?
写作文怎么这么难?
有位聪明的家长,他只用了一个办法,让他的孩子强烈地热爱上了写作,作文水平远超同龄人!
什么办法呢?其实就是给他的孩子开设了一个公众号,让他的孩子在上面写作并发表。
效果就是,小孩子开始因为好奇写了几篇,然后同学老师会关注他,并对他作文中好的地方评论留言,他提高了兴趣又认真写了几篇,评论更多了有一些陌生的朋友也关注了他,甚至还有一些打赏。不用多说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根本不用家长督促,小孩自己再忙再累,抽时间也要认认真真地写用心写作文。
作文水平还怕不提高?
“谁也不能阻止我的写作!”
这里不仅仅是介绍了一种具体的方法,而是在讲如何用“系统思维”去解决问题。这位家长聪明就聪明在,把孩子写作活动当成一个系统,他自己有自己的写作动机,动机弱时,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刺激,系统本身的反应也不会强烈,但是,公众号的设置给了写作行为一个正向的反馈,写得多反馈多,写得好反馈好,动机越来越强烈。这就是所谓的“动机正反馈”,细观成功人士莫不是找到了自己的“正反馈回路”。
系统反馈回路图
上述这个过程,可以大致画出一个简要的“系统模型”——
孩子写作行为系统模型图
该图清晰地展示了,正向反馈对于系统的意义。
“系统模型图”就是大脑中系统思维的具象化,对于系统问题,首要的就是绘制系统模型图,让元素间的关联一目了然。
从工程控制角度讲,正反馈往往是危险的,因为系统自我激发的能量太大,容易造成所谓的失控。但对于个人而言,你是否也能建立自己的正向反馈,增强驱动力,激发潜能,强化自己的热爱呢?
所谓全世界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费曼学习法”,是想象着自己的学习系统有一个输出节点,其实在当今时代,还需要去想象么?我们完全可以自建输出反馈系统,让学习的乐趣越来越大!
由上图引出,更为常见的是一套“负反馈回路系统”——
常见的“负反馈回路系统”
这一类系统有一个想要实现的期望,通过比较结果与期望的不同,来决定下一步怎么做。可以说,无论是个人、组织、还是系统中的子系统,往往都可以套用这种模型图。
时间系统效应:为什么我老是容易吃多?
减肥塑身是无论男女都为之长期奋斗的目标,可以我们常常发现一个问题:我怎么一不小心就吃撑了?这还怎么减肥了?
我怎么又吃多了?
2017年《英国医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糖尿病肥胖患者饮食速度对体质指数变化的影响:对纵向健康检查数据的二次分析》,论文中的一项结论是:与快速用餐的人相比,正常速度的食用者或慢食者的腰围分别小了0.21厘米和0.41厘米(P<0.001)。
简单地说,慢点吃饭不容易发胖。我们从系统思维模型的角度来试着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大致画了一个系统模型——
解释一下,人有饥饿感就会去吃东西,有了饱腹感自然就不再吃了,当食物吃得多时,消化产生的血糖就会让人产生饱腹感。但是,这里的关键在于,消化并感知血糖上升的过程是要有时间的,这个时间大约需要20分钟,当你吃得太快时,人体系统还没有来得及感知到血糖,自然会觉得“还没饱”,一不小心就吃撑了。
所以有一个说法是,对于减肥的人来说,尽量慢点吃,吃过20分钟自然就有点饱了不会再吃太多了。
这就是系统内部子系统的“时间效应”,这种效应会让系统整体产生误判,在工程中常常称为“延迟”,其实在商业系统中,也有“感知延迟”、“回应延迟”、“交付延迟”的概念。
其实,在各类时间系统中都要注意考虑延迟的影响,有些很好的政策遇到一些阻力要理解子系统是有惯性的,不要急于求成,而应该“做时间的朋友”。
警惕期望下滑——系统崩塌的开始
还是这个模型图,无论它描述的是个人还是组织,我们要警惕期望的下滑。
严密注意系统中的“期望”
期望就是系统的目标,比如某部门今年的计划业绩,或者就比如个人这个月的读书任务。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本月没有完成上个月的读书任务,下个月的期望是否要向下调整?
系统思维模型一定会告诉你,慎重。
因为,系统结果不仅是行动导致的,更深层次,它是由期望导致的。期望下降,决策与行动会“自适应”地调整,万一完不成,还会再继续调整,最后导致整个系统的崩塌,可能一年过去了还是没有读几本书。
期望的下降,是对系统的信心不足,最后结果不佳,补一句刀“你看,我就说不行吧”,这其实不是不行,这是“自证预言”的原理所在啊。
反而是古训在理——“求乎上,得乎中;求乎中,得乎下”,期望高,则决策与行动就自适应调整,不要小看“系统内驱力”的影响。
当然,期望太高也不一定是好事,人性对于那些自己能力不可及的事物往往就不再努力,这再正常不过了,比较恰当的方法是,以实现过的最佳表现为期望并坚持如此。
父子系统的目标要一致
当把公司看作一个系统时,老板经常会想,为什么部门员工的行为与我想的不一样呢?所以就三令五申,增加员工行为规定,利用奖惩机制。但是,其实从系统思维角度上应该反思一下这件事——
老板的目标与员工的目标统一么?
或者说,系统的目标与子系统的目标统一么?
目标都不一样,怎么能要求行为统一呢?
老板作为公司系统的设计者,决定了系统的效能
思想要是能统一当然是最好的,但是这多难呀。如果能让目标一致,那么子系统自动就会自我升级,还用得着老板去要求么?
有些老板还奇怪,为什么组织内部产生了对公司不利的内部竞争,他们就不能以公司的大局为重么?其实,从系统思维可以去想想,你设置的子系统目标是什么,画一个模型图,是不是清晰可解了。
总结
“思维模型”是人生最重要的武器,不学习不读书的人抱守着简单粗糙的思维模型终其一生。每一个阅读此文的读者,都应从此重视“系统思维模型”的强大力量,做一个聪明的能够解决系统问题的强者。
科技千里眼头条号,长期致力于以最易懂的讲解诠释科学技术知识,与中国所有自我教育者一同学习、理解科技、认识世界。已发布专栏包括线性代数、微积分、概率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MATLAB、有限元、多物理场、材料科学等各个方面,抓住核心思想,提炼学科精华,重构知识体系,用生动极简的语言,极速理解理论力学学科精要,轻松掌握学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