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笔记:《海上钢琴师》

梁东方

这是个老电影了,以前也好像看过;这次回家看望父亲,在电视上偶然看见在放电影,便重温了一次,好像又看出一点新意,至少是第一次看的时候印象不深的东西。

有一串长长的名字的海上钢琴师1900作为一个轮船弃儿,从小在轮船上长大,从未踏足陆地,更没有见识过普通人在大地上的生活,却有几乎是天生的钢琴能力,直接可以用钢琴来表达自己,来表达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描绘与看法。在某一次终于决定下船,走到舷梯最后几节的时候,又突然改变了主意。他好像想通了什么,好像领悟到了什么,决定继续保持自己终生不下船的习惯,一直到船被炸碎的那一刻,也还是不下船,毅然决然地选择与船同归于尽。

这部电影表面上看是说一个钢琴音乐家的传奇,实际上可以看做一个人用艺术抒发人生感怀的惬意与超然。人间本没有新鲜事,艺术可以使人在这些一再重复的旧事之上滑过,不被纠缠,这也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活明白了的生活。

这样活明白了的生活,像是另一种出家修行,像是隐居山林,像是终老寺庙。既看清了人生,又与人生保持距离;不同的只是他还能表达人生、还在表达人生,而出家人连这最后一条也已经寂灭于无,在还活着的时候便用不着一词的方式决绝地和人生告别了。

其给人的启示就是,在你拥有一种能力来表达自己,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观感和看法的时候,你不仅有可能藉此获得人生在世的被认可,还更可以获得纾解自己内心往往无以纾解的全部激情与痛苦,抑或欢欣的方式;只属于你自己的方式。

电影中精彩的地方是两个人搞音乐决斗的那一段。钢琴弹得精彩,又有点漫画式的人物细节表现。还有看见心仪的女孩以后,随手弹出的爱情乐章;以及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的疯狂爵士舞曲……从这个角度上说,这的确是一部钢琴电影。钢琴在整个电影里是一个最主要的元素。可以笼统地归为音乐电影,在电影的全过程中不断做着音乐展示,把音乐和人生融合,把演奏和生命的内在逻辑镶嵌。将电影的一大功能,音乐、影像、故事充分融合的功能,发挥到了很好的水准上。

这部音乐电影讲述的既是故事也是人生,是人生在世的意义与况味。最后决定与船同归于尽的一大段独白,就是这哲学化的道理阐释。不过,这一桥段,将一个长期隐藏在废旧船中应该吃穿都成问题的钢琴师,装扮得显然是刚刚洗澡更衣穿着笔挺的西服套装的样子,虽然明显脱离了情境,从而显得有虚假的味道,但是对于一部基于哲理故事的电影来说,有这样的破绽也算是可以不必深究的了。

看电影的评论,观众中有被电影中黑人锅炉工收养弃婴的行为感动,有为爱情的产生与碰撞刚刚燃起又很快熄灭而叹息的;我却觉着钢琴师准备下船一一与朝夕相处的船上众人拥抱告别的场景,更为动人。

船上众人很多都是看着他在船上长大的,无父无母的他实际上和大家已经形成了一种类似血缘亲情的关系。人们在和他告别的时候,互相都明白其中生离死别的意味,所以真情尽显。这种靠着日积月累形成的互相认同的友谊,不激烈却更接近非故事的真实,接近于普遍人性。

这时候背景中依然有音乐,有钢琴声,但是不论是观众还是他们自己大约都都已经处于一种置若罔闻状态,听不到声音更看不见演奏,他们所能感受到的就只有这样人生一场于此永别的不尽之意。这不仅是音乐的最佳状态,也是情感的最高境界,更是电影的真正高潮所在。

好电影是值得再看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