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杨浦、虹口两区的纪念路,究竟“纪念”什么?
纪念路是一条以逸仙路为界,东西向横跨虹口和杨浦两区的马路。在上海含“纪念”字样的马路大概有两条,一条是一二八纪念路,另一条就是纪念路。前者冠以“一二八”数字,显然是为纪念“一.二八淞沪战争”命名的。而后者则没有冠以特定名词,那么此条纪念路,有没有特定的含义?如果有,又是“纪念”什么呢?
今纪念路路景
说来话长,这又是一条见证江湾地区历史的老马路了。纪念路东起杨浦区武川路,西越淞沪铁路至车站西路,全长约1005米左右,建筑于1911年,最初的路名为体育会路,因为路的东端就是万国体育会会场,显然体育会路就是连通江湾火车站和万国体育会会场之间的一条马路。
但是没多久,体育会路便改名体育会纪念路。因为万国体育会会场东西两侧又出现两条南北走向的东体育会路和西体育会路。为了区别,便将此条体育会路改名为体育会纪念路。
今东体育会路路景
万国体育会会场又名江湾跑马厅,是由浙商叶贻铨于1908年集股兴建的,也是第一个由中国人创办的跑马厅,其规模效益足与租界跑马厅媲美。当时的跑马厅设跑马圈三个,外圈铺成草地,设有3个赛台,赛马每月举行1次,全年税收近百万元。而四周三条马路的兴建更是方便远近前来赛马的有闲人士。尤其是乘火车从江湾火车站下来的人,沿体育会纪念路向东可直达跑马厅。而江湾火车站也因江湾跑马厅而变得繁荣兴旺。
昔日江湾跑马厅大门
1927年5月,江湾火车站对面的车站西路上建造了国立劳动大学,这是一所颇具规模,面向平民招生的综合性大学。校大门坐西朝东,面对火车站,入门穿过庭园即为2层西洋古典式主楼,主楼楼顶有一高耸的钟楼。国立劳动大学自然也成为这一街区的“地标”。
昔日国立劳动大学主楼
1929年10月10日,一座高约10米,带基座的孙中山雕像在劳动大学主楼前落成,基座正面镌刻有“总理奉安纪念碑”字样,背面刻有谭延闿和蔡元培的题词。原来此雕像是江湾镇居民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自发募款建造的,在当时是一件引发人们普遍关注的“新闻”。
昔日劳动大学内的孙中山雕像
每当走到“体育会纪念路”西头,就能看到了“孙中山先生”,因此人们便将体育会纪念路改名为纪念路,专门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当时的逸仙路还叫中山北路,因此纪念路与之十字相交,就蕴含着“纪念孙中山”之意。可见,从体育会路到体育会纪念路,再到纪念路,意义截然不同,记录的是江湾镇一段特别的人文历史演变过程。
但是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中,劳动大学被日军的炮火焚毁,江湾火车站也变得面目全非;没隔几年,在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争中,江湾跑马厅又被日军占领,成为日军的养马场和军用农场,曾经豪华的跑马厅也就渐渐成为破败荒芜的园地。
被日军炮火炸毁的劳动大学
被日军炮火炸毁的江湾火车站
1945之后,遭受重创的江湾镇虽然有重整街市的规划,无奈财力有限,繁华难再。1949年之后,在跑马厅的旧址上,人们兴建了工厂、学校。武川路将跑马厅分成两半,西北部有上海自行车三厂,西南部为江湾机械厂,东北部为建材学院、手表厂,西部为上海铸锻厂,南部为建筑机械厂。同样,江湾火车站也因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纪念路两侧成为工厂、仓库的集中之地。门前冷落车马稀,纪念路不少地方路面狭窄,还有大水塘。五、六十年代,纪念路曾经历多次改建,直至1982年以后,填没水塘,拓宽路面,才成今状。
1990年之后,随着逸仙路和轨道交通3号线高架道路的建设,纪念路周边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从东到西,纪念路上有三湘世纪花城、欣逸家园等现代化住宅小区,不少工厂仓库已经转型为创意园区。纪念路是一条集住宅、宾馆、科技园区、商贸办公兼观光的马路。
今纪念路路景(三湘世纪花志)
今纪念路路景(欣逸家园)
今逸仙路路景
纪念路8号,是占地面积颇广的“上海财经大学国家科技园和上海财经大学金融谷”。园区是在昔日军用工厂厂区上建设的,保留了大部分老厂房建筑,并加以内部改造,赋予新的功能和用途,是一所兼有科技园,又突出以财经服务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产业园。
今纪念路路景(财大科技园)
今纪念路路景(财大金融谷)
园区内景
园区内景
园区集国内最具实力的财经智库,致力于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培育、财经服务企业专业化发展及规模型、总部型企业集聚发展服务,打造上海乃至全国一流的现代金融服务业发展平台。
园区内啼
园区内景
纪念路、逸仙路东南角曾是上海市汽车九场的停车场。如今变身为上海久事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逸仙路停车场。流线型的现代化停车场为纪念路带来了新气象。
今纪念路路景(逸仙路停车场)
今纪念路路景
过逸仙路往西,宝隆宾馆和宝丰联大酒店相对矗立,这两幢建筑都是1986年左右兴建的,当时都是设施先进的宾馆酒楼,如今外观不免有点暗淡陈旧,但它们是纪念路上最早的现代化大厦,多少也印证着纪念路的历史。
今纪念路路景
今纪念路路景
今纪念路路景
再往西纪念路400号曾是上海饮食冰箱厂,而今却是“凯司令食品有限公司”,只见西端门店外墙上挂着著名的“凯司令”商标,醒目而又特别。
今纪念路路景(凯司令食品有限公司)
“凯司令”是一家以生产“栗子蛋糕”著称的西点店,成立于1928年,以纪念北伐战争胜利凯旋的将士,故名“凯司令”。“凯司令”很长时间内在常德路和南京西路设店。著名女作家张爱玲曾是“凯司令”的常客和拥趸。“凯司令”的栗子蛋糕常出现在她的小说中。吃栗子蛋糕曾经是品位和浪漫的代名词,更是一种身份象征。那么,“凯司令”大本营又是何时搬到纪念路来的?
“凯司令“商标
原来“凯司令”是中国人经营的第一家西餐馆,1932年曾打破洋人垄断,运用独特的裱花技艺将栗子蛋糕制作得风味独特、鲜甜可口,以至栗子蛋糕成为“凯司令”的拳头产品。1956年“凯司令”在市中心的石门二路50号建立制作工厂,1966年改名“凯歌食品厂”,1981年恢复老字号。1996年搬来纪念路,将原冰箱食品厂厂房翻建为公司大厦。如今“凯司令”有几千平方米的生产基地,有三十多位专业技师,18家专卖店……这一切都是在迀移纪念路之后才有的发展。
“凯司令”门店
“凯司令”再往西又是一座外观并不显眼的九层大厦,但是门口插着国旗,挂着“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的门牌却又让人感到不一般,这种“跨省市”的管理局座落纪念路,正好显示了纪念路这块地域曾经的地理特殊性。
今纪念路路景(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
今纪念路路景
而“凯司令”对面的上海“爱思旅游用品有限公司”也值得一提。此公司是上海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以生产旅游箱包著称,是上海改革开放最初的印记。如今门口花坛草坪上的石碑和石亭仿佛是一道微缩的景观,凝固了历史的一个瞬间。
今纪念路路景
今纪念路路景(爱思旅游用品有限公司大门)
今纪念路路景(爱思旅游用品有限公司门口纪念碑)
如今纪念路上虽然没什么历史景观和遗物了,但是马路是构成街区空间的通道,蕴藏着许多历史记忆的符号。透过时间的帷幕,尤其是纪念路、车站西路口这条中国第一条铁轨,很自然会让人联想到“中国铁路第一站”江湾火车站以及国立劳动大学、孙中山雕像……纪念路仍有许多值得“纪念”的事物,而纪念路本身也值得“纪念”,您说呢?
今纪念路路景
今车站西路路景(国立劳动大学遗址处)
今淞沪铁路铁轨
今纪念路路景(纪念路、广纪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