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战:夷陵之战(2)伐吴的逻辑链条,两头堵的无奈选择

早在220年年底,曹丕刚篡汉后,蜀中就流传出了一个大新闻,献帝被曹丕弄死了。

刘备方一片哗然,跳脚骂街,与曹贼不共戴天!

实际上这则新闻报道严重失真,人家献帝活的好好的,而且在封国内还可以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作为一个被禅位的皇帝,献帝的待遇比后面那些小可怜们强太多了!

那么为啥会流出这样一则报道呢?

因为曹丕用的是“禅让”的形式将献帝的法人资格拿来的,这代表着献帝这个老刘家的末任董事长自己是“心甘情愿”的,是走完一整套合法程序的让出了“天命”。

这是合法的!

曹魏代刘汉,人家有老天爷的认证了。

你刘氏,国祚尽矣!

这就让刘备方面很被动了,他这宗亲成匪首了,这辈子最响的奉诏讨贼的口号彻底成扯淡了,刘备必须说献帝被他曹丕弄死了,他是篡的汉,他的手续才是不合法的,他这个西南角的大汉宗亲才有继续自己集团发展的合理性。

公元221年四月份,曹丕篡汉后半年,刘备在成都武担山即皇帝位。

他要在谣言穿帮前,把“天命”给抢过来。

两川重峦叠嶂,百姓对外的消息闭塞,说啥都是靠政府大喇叭宣传,本国封锁住消息谁能知道真相是怎么回事?

随后,理论上,汉王朝的倒数第二位皇帝,继位了。

官方名字叫“昭烈皇帝”,史称普遍为“先主”。

历史是魏晋主流书写的,给出的态度很明确,你刘家的江山,真的完了。

你是“先主”,益州之主。

你不是“先帝”,并非蜀汉之帝。

刘备继位之后,做了件非常出乎意料的事,他没有给他亲自发丧的汉献帝去报仇,而是要去给他“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关二爷报仇。

这就很政治不正确了,因为你刚刚把“天命”夺过来,宣布曹魏是国贼,你咋能掉头就抽跟你有过节的吴老二呢?

他吴老二再不是东西,对面是把你家祖坟抛了的仇人啊!

理论上,自打曹丕篡位后,你蜀汉就再没有第二个敌人了,因为吴老二再特么不是东西,你也得喊上吴老二去打曹老大了!

这就是政治定位问题了,你根本不能选错。

结果刘备就是选错了。

先别骂老刘,老刘此时和二爷在拿了假节钺后怎么做都是错一样,国际局势变幻的实在太快,老刘打吴老二是不得不去干的一件事。

当初老刘在二爷死后迅速又听说了老朋友曹操的离世消息。

这两个劲爆消息传来后,老刘做出了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一件事。

刘备这辈子第一次向反了一辈子的曹魏递出了橄榄枝,派使者韩冉带着外交国书前去吊唁,并随了个份子。(备闻曹公薨,遣掾韩冉奉书吊,并致赙赠之礼)

老刘为啥要这样干呢?

很明显,他要缓和双方的矛盾,联系曹丕给他家二爷报仇。

但是,他没有想到曹丕此时已经准备代汉了,曹丕命令荆州刺史砍了韩冉,我爹都让你家关羽把油熬干了!跟你刘备势不两立!(文帝恶其因丧求好,敕荆州刺史斩冉,绝使命)

等曹丕即皇帝位后,第一个打的就是刘备,迁夏侯尚为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带着徐晃和孟达打回了上庸,平东三郡。

曹丕这边作为新升起来的黄太阳,一点不给刘大爷面子,双方断绝了任何可以缓和的可能。

曹丕称帝后,孙权方面迎来了第一个好时机,因为此时刘备和曹丕没有了任何和解的可能,不仅仅是曹丕夺了东三郡,而且此时刘备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

此时关中方面仅仅只有曹真、张郃的兵力,帝国的所有压力全部压在东线,刘备有着非常好的出兵时机,理论上应该是兴兵北伐的。

这也就意味着,刘备无论多恨他吴老二,都应该和他恢复盟约,双方继续一致对付北国。

孙权迎来了摆脱之前称臣曹魏的解套机会以及修复与刘备弥天大恨的讨论空间。

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讲,他应该对老刘示好,继续寻求合作的可能性。

但是,他早已经把路走绝了。

他自打背盟偷袭了荆州,就没打算回头,奔着弄死老三的道路一条道走到黑了。

他在拿下荆州后将刘璋封为了益州牧,放到了秭归招降纳叛当政治符号。(孙权杀关羽,取荆州,以璋为益州牧,驻秭归)

效果不错,陆逊先后通过诱降等种种方法讨灭干掉,招降纳叛了数万人。(秭归大姓文布、邓凯等合夷兵数千人,首尾西方。逊复部旌讨破布、凯。布、凯脱走,蜀以为将。逊令人诱之,布帅众还降。前后斩获招纳,凡数万计)

他还在刘璋呆的那地方专门分了宜都郡的巫县和秭归二县为固陵郡,拜潘璋为太守。

啥意思呢?

原来的双方的版图是这个样子的。

然后孙权非常挑衅的在你的国门边也整出来了一个相同的名字。

实在是有够嚣张。

史书中已经写明了,孙权已经想要打到成都去了,周泰都被封为了汉中太守了。(后权破关羽,欲进图蜀,拜泰汉中太守)

所以老刘在二爷死后的一系列国际局势演化流程如下:

1、收到二爷、曹操的丧信,得知荆州被孙权偷袭了。

2、孙权杀了人,夺了地,还声称打到成都去,将原来的益州领导放在国门边强力制造摩擦。

3、老刘找曹丕方面寻找合作可能性,被打脸。

4、曹丕称帝,派兵夺蜀汉的东三郡。

5、老刘无可奈何要迅速将天命接过来,编了献帝被杀的理由,承担了要给大汉报仇的巨大政治压力。

至此,老刘面临了两头堵的尴尬境地!

如果老刘带着倾国之兵北伐了,当时按照孙权那个架势,那是一口气捅死你的架势!

孙权这么牛X是个啥意思呢?

大概率是想通过表示强硬,吓唬住老刘。

我就杀了你的人,夺了你的城,怎么地!老子还得抓你这老小子了!别跟我来劲哈!

孙权这样做明智吗?

并不明智。

1、老刘是吓唬的住的人吗?

曹操这么猛的人,老刘东躲西藏的大半生都吓唬不住!现在你杀了他最重要的臂膀!你还拿刘璋搁那刺激他!你的种种做法就是在逼老刘出手!

如果人家老刘真来打你了,北面曹丕要是同时发兵浑水摸鱼,你扛的住吗?

2、因为曹丕那边刚刚上位,蜀已经打完了,拿回了东三郡,人家要是再想干出点政绩肯定不会翻山越岭的去打汉中,从军团配置就看出来了,西线只有曹真军团,人家更可能的是打你的长江一线,而且一直没停止对你开火!

你真的有能力在曹丕陈兵长江一线后仍然能派重兵上搠长江去消灭蜀汉吗?

几乎不可能!

所以你现在这么牛X真的不明智。

你应该不去刺激老刘,将荆州防线像二爷那样经营成老刘根本不敢动心思的铁桶,然后等老刘死,和下一任领导班子达成和解。

六十的人了,他还能活多长时间!

结果221年四月,老刘当皇帝的同时,孙权方面发现自己对老刘的外交强势把自己逼向了非常险恶的境地。

因为曹仁又打回了襄阳,荆北压力骤增。

打回了襄阳是什么意思?襄阳不是一直在曹魏手中吗?

曹丕刚继位的时候,因为樊城已经被二爷打残了,所以曹仁屯兵襄阳,但是又担心被孙权在汉水断了归路,而且大战一年后,襄樊已经没有粮食了,曹丕命曹仁带领荆州军撤到了宛城。(会孙权帅兵西过,朝议以樊、襄阳无谷,不可以御寇。时曹仁镇襄阳,请召仁还宛)

孙权作为整个襄樊会战的最大受益者,在二爷死后仍然享受着这份伟大遗产的光辉,中国之腹的第一桥头堡不战而得,孙权派陈邵据襄阳。

这个位置太关键了,卡死了这里荆州北部的压力将骤减!

但是,一年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曹丕称帝后派曹仁去夺回襄阳,曹仁和徐晃轻松拿下,又抢回了这个南下的桥头堡,随后迁走了汉水以南的老百姓们。(诏仁讨之,仁与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阳,使将军高迁等徙汉南附化民於汉北)

孙权方面极度轻松的就丢了扼住北军南下的嗓子眼!

本来扬州战区就紧张,国境线已经被推到长江边了!

现在荆州战区也将面临着曹魏随时可能出现的大兵压境!

老刘迎来了虽不政治正确,却极度军事正确的时机。

老刘打曹丕,孙权这小子照着现在这缺德样,大概率会偷袭你;

老刘打孙权,北面基本不用担心,因为秦岭是运粮噩梦,曹丕还随时有可能在长江全线对孙权进行打劫。

东面已经被曹魏压到长江边了,已经触及了孙权的底线,倒是西边荆州仍有谈判的余地,还记得当年的湘水之盟吗?

老刘当年为啥心甘情愿谈判了呢?

因为担心面临双线作战。

总之老刘此次出兵,从理论上来讲,不仅没有危机,还有好多潜在利益点:

1、打击孙权方面的嚣张气焰。

2、打击孙权荆州的统治力量。

3、逼孙权走到谈判桌前吐出部分荆州的红利。

4、给二爷报仇,出恶气的同时打给兄弟们看!

虽如此,但有一部分同志在劝谏。

比如老兄弟赵云。

子龙很明确的跟刘哥说了:“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灭了魏,孙权自会归顺,曹操死了,他儿子窃国了,我们应当顺应民心,尽早夺取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利于征讨凶顽叛逆,函谷关以东的义士一定会箪食壶浆的来迎王师的。

我们不应放弃曹操去打孙权,打起来就不那么好结束了。(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

啥意思呢?

子龙后面还有话,没展开说。

老二跟老三打,“不得卒解”之后,就是把国力都搭进去,人家老大轻松就推了你们俩了!

但是,子龙这话就是那种理论上的正确,却并不太符合当时的实际。

因为随着吴老二背刺荆州的这一年多嚣张表现,刘老三根本顾不上什么长远大局了!

不仅必须打孙权,而且从孙权的出牌惯性来推断,老刘根本不能再等了!

因为孙权一直在北面跪着舔,西面吹牛X,此时他襄阳已经失手,荆州门户洞开,按照他的做人准则,一定会再度服软给曹丕,联合曹丕联合攻蜀。

曹丕那是可以认怂的,因为他没有政治压力,刘备这是对你有深仇大恨的!

而且心理学上来讲,背信弃义的施暴者往往最为仇视受害人。

这就和当初说庞涓和孙膑时一样,受害人会时刻提醒他们有多丑陋,不要相信良心会发现,良心被拷打后,最直接的反应往往就是怒火中烧,一了百了。

老刘现在也是皇帝,自古天无二日,以孙权的手腕更可能将曹丕诱惑过来打他!

一旦曹丕攻打汉中,孙权搠江入川,老刘将面临极其被动的双线作战!

与其这样,还不如我先下手为强的表态去打孙权,牵制住孙权的荆州力量,让曹丕看到有机可乘,于是南下伐吴,随后将孙权逼到割地赔款的谈判桌前!而且万一我在荆州大胜了呢!

而且老刘此时已经六十岁的人了,岁数上也不能再等了!

不光他在变老,这伙百战老兵也在变老,现在打孙权,也许趁着二爷在荆州的恩信大行还能有着民望红利,再等几年,这口气也许就缓不上来了。

综上所述,刘备东伐孙权,根本没有选择!

1、既没有缓和的可能性,因为对面一直嚷嚷要弄死你!

2、也没有等待的可能性,因为孙权可以投降去换曹丕的合攻蜀汉,越拖越被动,再说他已经六十高寿等不起了!

随着老二不在乎诗和远方后,老三也只能忙于眼前的苟且了!

有些时候,悲哀就在于,弱者无论怎么选,都是错的!

之所以强者恒强,原因就在于弱者们只能通过报团取暖去博弈老大。

这其中只要一个弱者选错了一步,逻辑链条的推演就开始变得弱者们相互倾轧,强者等待收割。

天命这杆政治大旗,有时候真的好神奇。

你既然以献帝被害死的名义当上了刘家皇帝,你就没有选择的要顺天而行给你家宗庙社稷去报仇。

这样老天跟祖宗的在天之灵才有可能去护佑你。

这样全世界的老百姓才有可能去觉得你还算是兴复炎刘的王师。

刘备的运气自打一宣布伐吴不伐魏,就开始大盘跳水的狂跌!

老刘六月份宣布御驾亲征去打孙权,刚命三爷带着自己的万人部曲从阆中会师江州,之前被三爷暴力执法的张达、范强就把三爷暗杀了,坐着船就投奔孙权去了。

老刘之前经常教育老三:你平时杀伐过重,鞭打完人家还让人接着在身边,这不是找倒霉嘛!(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三爷打人打几十年了,仗着自己万人敌,孙策的教训从来不当回事,结果刘备刚一要打孙权,人家就把你家老三弄死了。

你要是打曹丕也许三爷还死不了,因为他得一路北逃。

蜀道有太多关卡了,他是跑不出去的!

现在倒好,忍这么多年了早就想杀你,你终于跟孙权宣战了,人家找艘船顺着长江就奔孙权去了,速度不仅快,而且中间就白帝城一道关口,你追都不好追。

仇越结越大了!

此时此刻,曹丕也迎来了着自赤壁之战后,最好的一次干掉孙权的机会!

虽然曹丕最终没有抓住好机会,但不能否认,孙权偷袭荆州的这个决定,其实给了曹魏一次巨大的破局收天下的机会!

所谓的“三国”,其实刚开始就差点玩不下去了!

很多人问,丞相这个时候在干啥?有啥表态吗?

史书并没有说此时丞相的态度,只记载了这样一句话: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在夷陵大败后,丞相叹息道:要是法正在,就一定能拉住老刘不去东行,就算东行,肯定输不了这么惨。

从这句事后诸葛亮的话中是很难看出丞相当初是个啥态度。

但此时已经怎么选都是错了,丞相又能怎样呢?

老刘最后输哪了呢?

一个是三爷,三爷要是没死,后面老刘在布阵江北时肯定会让三爷去独当一面,最后一个靠谱的顶级参谋黄权就会留在自己身边,估计最终不会让陆逊偷袭得手,甚至可能奇谋败敌。

另一个,就是丞相哀叹的法正。

公元220年,算是蜀汉政权的彻底转折,不仅第一神将关云长没了,刘备的贴身小棉袄法正45岁年纪轻轻的也走人了。

他成为了刘备铸成大错的关键性人物。

因为他如果在的话,真的如丞相所说,谁赢谁输还不一定呢!

法正自从加盟刘备后,刘哥的整体技战术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郑度劝刘璋坚壁清野,法正说刘璋那怂货不会干的。

在葭萌关宣战后,指导刘备一路战败蜀中诸将南下围攻雒城。

军围雒城时给刘璋写信杀人诛心。

他对于刘备,类似于郭嘉对曹操。

知人心,断人性,出奇谋,最后还招领导喜欢。

尤其这最后一点,非常重要。

法正在刘哥阶段性革命成功后成为了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

掌权后的第一件事,开始了自己人生的反倒清算。

哪怕一顿饭的恩情,法正也去报答。

哪怕瞪一眼的矛盾,法正也得报复回来。

很多人找到了丞相,说总理你得管管,跟咱书记提提这事,孝直同志最近我们看见他就哆嗦。(法正於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

咱丞相是古往今来的好眼光,会做人,是这么回答的:

主公之在公安也;(我资格老,很有话语权)

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老刘这些年太难了,连跟媳妇睡觉都睡不踏实)

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多亏了人家法正帮着辅佐才让领导飞了起来)

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怎么能卸磨杀驴呢!)

这段话最终会起到两个效果:

1、丞相将来在法正这甭管啥事都不会有阻力。

千万别在背后说人坏话,没有任何悬念人家肯定会知道,说了就是结仇!

要多说好话,不怕传不到人家耳朵里,法正肯定会通过种种环节最终知道这件事,从而体会到丞相对他的尊重与示好。

法正会明白,丞相是懂他价值的!是尊重他的!将来再有啥丞相不好说的事情,孝直那肯定会帮忙的。

2、法正事后会有收敛。

丞相大庭广众的表态说“老法继续造!兄弟我挺你!

如果后面法正要是还“於蜀郡太纵横”,丞相也要受连带的名誉责任!

很多事,一个大分量人物给你面子后,你通常会反过来给人家一个面子,法正这么聪明的人,不会让丞相面子上不好看的。

后面的打汉中,是法正力主劝刘哥的;

砍死夏侯渊是法正下令黄忠老兵突击的;

曹操后来到了汉中,很是纳闷刘备咋能想到变阵定军山,砍死夏侯渊的,听说是法正的布置,心里安慰的说:我就说刘备没这个本事,闹半天有人教的嘛!

虽说这里面有砸老刘咖位的动机,但人家法正在这里仍然是相当重要的,这么大的兵团打了一年老刘都没送温暖,你说人家法正有多厉害。

法正在刘备为汉中王后,法正是尚书令,护军将军。

尚书台和禁军的一把手,老刘心腹中的心腹。

结果二爷死后没多久,法正也死了,老刘哭了很多天,随后令人震惊的迅速给了法正“翼侯”的谥号!

“刚克为伐,思虑深远”“翼”,评价非常高。

这也是老刘时代唯一给谥号的同志。

不是说老刘对二爷的感情浅,是因为无论什么原因,丢失国土都是需要问责的。

有功必赏,不然黄忠不会到那个位置。

有过必罚,二爷这么冤屈这么大的腕儿,只要你丢了国土,都不能这个时候给谥号。

法正死了,老刘第一时间就送他的孝直进名人堂了。

老刘这辈子,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道这个人的价值有多大!

二爷永远是独当一面的司令;丞相自打入职就当做总理培养;黄忠和魏延都是他从下层选拔出来的军官立下大功,法正更不必提了,这么难过除了感情的因素在,人家是真有本事的!

曹操和法正的前后脚过世,对六十高寿的老刘产生了不可逆的毁灭性影响。

前者让老刘瞬间觉得天下再无敌手,最可怕的那位终于走人了!

后者让老刘的大兵团作战和临阵奇谋水平再度回到了建安十六年之前。

关羽(219)、张飞(221)、法正(220)、黄忠(220),大量的顶级军官在夷陵之战前匆忙退场,结果老兵不死的刘备只能自己士兵突击了。

结果确实老兵不死

也确实只剩凋零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