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学论语(3):说好话,会来事,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作者曰:
《论语》,可谓是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圣经》!
但现代中国人却几乎不读了!我也不例外。当年学过的几篇文章,早已淡忘,只留下模模糊糊的只言片语,也似懂非懂。
如今我已年过四十,有了些人生阅历,也略懂些中国的历史文化了。我想,现在是时候,再好好学一学《论语》了。
我打算跟随历史学家钱穆的《论语新解》,一句一句去领略这数千年来中国人最精妙、最睿智的人生智慧。如果你也有兴趣,那就一起吧。
(一)学而篇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就是花言巧语。对人说好话,讨人喜欢。
“令色”,一般解释为和善的面目。和颜悦色,也是讨人喜欢。
“令”,本意是命令、发命令的人,引申为尊敬,如令尊、令堂等等。
因此我认为,“令色”,应该是让人觉得被尊敬,倍有面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会来事”,善于处理各种事情,让人满意。
“和颜悦色”也好,“会来事”也好,本质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避免冲突,以达成友好相处的表象。
“鲜矣仁!”
前面讲过,“鲜”,很少。“仁”,人群相处之道。
但正常的说法应该是“仁鲜矣”。“鲜矣仁”将“鲜”提到前面,是特别强调“鲜”,意思是很少很少!
很少很少,否定的语气很强烈!
“仁很少很少”,基本就不是仁,不是人群相处的道理。
人群相处得好不好,直接的判断标准就是:有没有冲突?冲突大不大?
“巧言令色”,会说话、会来事,讨人喜欢,就可以避免当下的冲突。
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为解决人群相处的“仁”的问题,“巧言令色”就会是大家提出来的首当其冲的解决方案。
然而,孔子的这寥寥数字,非常严厉地指出,这是错误的!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1.3】孔子说:“说好话,会来事,虚情假意,讨人喜欢,这并不是人们友好相处的道理。”
这是《论语》的第三句,指出了追求“仁”时,最容易走错的歧途。
为什么是错的呢?
因为人们“巧言令色”,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虚情假意,表面上友好相处,却掩盖了问题,导致问题不能被发现,更不能得到解决。
表面上的友好,使得暗藏的矛盾没有得到化解。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反而可能爆发,造成“作乱”的人间惨剧!
这就与儒家的追求完全背道而驰了!
儒家追求的“仁”,是要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虚情假意是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
所以“巧言令色”是一条极容易走错的歧途!
《论语》的第三句,孔子马上就非常严厉地指出这个错误,可见儒家对这个问题是多么地重视。
我们常批评儒家虚伪、假仁假义。但从这句话看,我们错了,孔子是反对虚情假意,赞同真诚的。
不过,另一个方面,“很少很少”,并不是完全没有。孔子并没有对“巧言令色”彻底否定。
“巧言令色”,可以避免当下的激烈冲突,这也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
这样就可以将矛盾推后,留出时间,可以去寻找更合适的、更缓和的解决办法。
孔子反对的,是一味地“巧言令色”。
上篇我曾提到,不应一味地“孝顺”,意思是相似的。
各位朋友,本文一半是参考钱穆的《论语新解》,一半是我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如果有不当之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