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有趣:跟着二十四节气过日子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自己也并没有从实用主义角度上去想过学习这些要做什么,只是觉得有趣而已。如今看来这些投入过的精力和时间都太值得,所发生的最大改变,便是更加接近自己的内心诉求。 中国人从一而终地信奉自然,在自然面前人们虔敬、本分,相信土地、天空、四时,相信宇宙万物生息繁衍、生死枯荣、悲欢离合都是顺应平衡之道。 从农耕活动到民俗、饮食、养生、诗词、文人雅事,节气与人、天象、花草果蔬、万物,每一个相连的节点,都令人回味无穷。 竺可桢在《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一文中说:“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物候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 风雅便是抛弃世俗名利之心,以平和细腻之心去感知自然、感知天地——赏时令风景,吃时令食物,饮时令茶,这时令花草入室,感受季节流转之美。 立春三候:一候东风解冻。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二候蜇虫始振。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三候鱼陟负冰。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日,阳气初生,春江水暖,百草回芽,万物生发,大地一片勃勃生机。塞北东风解冻,江南菜薹掐上桌,插枝梅花便过年。 那里有一株白梅花生得更僻静,傍着屋檐,于湖边背阴处,自顾自悄悄地开着,远远看去似一团小粉蝶。 要在开春梅花感知暖意盛放后,赐一场恰如其分的雪——不能太厚重也不能太轻薄,厚重会压落花瓣,轻薄则留不住,唯有不厚不薄,如晶莹的粉霜一样轻轻压在梅花上才好。 民国时期的贺天健,有一番评论甚为隽妙:“排列如豆瓜,无锡梅园之梅也;枯秃如老桑,苏州邓尉之梅也;欹瘦如剥皮松,江宁龙蟠之梅也;攒处交错如荆榛,杭州孤山之梅也;放旷高骞如散人,江西大庾之梅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时节,细雨斜斜,春风脉脉,春兰吐蕊,绿柳如烟,万物萌动。 雨水三候:一候獭祭鱼。此时节,水獭开始捕鱼了,将捕起的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二候鸿雁来。雨水过后五天,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三候草木萌动。 “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兰花的品德,在于这种隐匿于山谷间,即使无人问津,仍独自芬芳,保持自我高洁的品性。 荠菜可以和大酱一起榨成荠菜酱,可以包饺子,还可以和土豆一起炖汤。 惊蛰,春雷乍动,气温回暖,阳气渐升。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动物和草木虫蚁感于春季温暖,被春雷惊醒而出。 惊蛰三候:一候桃始华。惊蛰头五天,桃花的花芽在严冬时蛰伏,于惊蛰之际开始开花,阳和发生,自此渐盛;二候仓庚鸣。惊蛰后五日,仓庚嘤其鸣,求其友。仓庚即黄鹂,黄鹂鸣叫,动物开始求偶;三候鹰化为鸠。 惊蛰时分,桃花红,杏花粉,李花白,菜花黄,海棠酡颜。山中春笋破土,人间有味是清欢。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正一片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不同于梅的“横斜疏瘦”,杏花会热热闹闹、盈盈满满地开遍枝头。 赏杏花应在将开未开之际,那时的杏花红粉相映,白里透红。那模样,是唐代吴融的“粉薄红轻掩敛羞”,是杨万里的“才怜欲白仍红处,正是微开半吐时”。 记忆中的杏花,总是与江南沾衣欲湿的春雨一起,点染开江南的早春如诗的画卷。 唐代志南的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写尽杏花中春雨的点点轻柔;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一夜春雨后深巷中的清幽;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深深浅浅的杏花中的村落,多少行人买醉浇愁的远眺;《声律启蒙》中的“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则是收尽杏花春雨的小园即景。 早晨的薄雾与轻烟中的杏花,傍着炊烟与薄雾浸染开来,宛若云霞。 明代陈子龙的“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雾落五更钟”写尽薄雾中的杏花的缱绻;北宋寇准的“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描绘了杏花与轻烟一同推开晨曦的薄纱;南宋陈与义的“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更得意境;南宋韩元吉的“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则多了一份愁思寸断。 杏花若是在微风中吹落成雪,又是一番纷纷落落的美态。那是王安石的“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也是范成大的“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更是北宋寇准的“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以及唐代韩偓的“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 我个人更偏爱毛笋一些。切成大块儿放少许酱油、油和糖焖一下,咬一口下去,清甜如梨,淡香如兰,让人浑身熨帖。 在江南,早春的杨柳是南宋僧人志南《绝句》中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贺知章《咏柳》中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长安近郊,早春的杨柳是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关外,早春的杨柳是唐代李益笔下的“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马多”。在巴蜀,早春的杨柳则是刘禹锡的“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春分有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春分时节,莺飞草长,辛夷如火,海棠依旧,暖日暄暄,出门俱是看花人。 春分时节的香椿最嫩,这样一茬一茬地吃,吃到谷雨,香椿芽叶就老了。 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华。清明时节,桐花始盛开;二候,田鼠化为鴽。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鴽鸟开始出来活动。田鼠化为鴽,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三候,虹始见。虹为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清明时节,天清地明。桃花红,菜花黄。路上行人欲断魂。小山前,河水边,田野上,纸鸢飞,秋千荡,蝶儿忙。 唐伯虎笔下的《桃花庵歌》多的是“及时行乐”的神气:“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间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本草纲目》中说可将桃花“收花拣净,以绢袋盛,悬檐下令干用”。 艾草做的青团,皮子颜色偏深绿,咬一口,可以看见丝丝缕缕的艾草纤维,散发一种独特的清香。 谷雨三候:一候萍始生。谷雨之日,“萍始生”,萍水始相逢;二候鸣鸠拂其羽。鸠即布谷鸟,鸣鸠预示着春将结束,此时田野里处处回荡“种谷”的呼唤;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又称鸡冠鸟,谷雨五日后落于桑树,预示蚕将生。 谷雨时节,自此春日渐归,牡丹花荣,蔷薇满架,紫藤垂丝,浮萍渐生。落红化泥,绿林成荫,雨水渐多。雨季一过,一年中绿肥红瘦的夏季就来了。 最惦念的赏蔷薇的地方,是苏州的艺圃。暮春时节,拎着一只篮子,带上茶具去探访。进门,转过粉墙,犹如坠入一团粉粉绿绿纷繁的梦境。石板路两边的墙头各自攀爬着繁盛的花枝,正沐浴着午后的斜晖,曼妙摇曳。立在花下,眯着眼睛仰着头细看,脸上不知何时已挂着明媚的笑意。 立夏有三候:一候蝼蝈鸣。立夏鸣的据说是一种色褐黑的蛙。随着青蛙鸣叫声声,夏天的味道浓了;二候蚯蚓出。由于此时地下温度持续升高,蚯蚓由地下爬到地面呼吸新鲜空气。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阴物,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不耐烦了,出来凑凑热闹;三候王瓜生。王瓜这时已经开始长大成熟了,人们可以采摘,并相互馈赠。 立夏时节,草木葳蕤,百果结子。卷帘低垂,团扇轻摇。熏香袅袅,新茗酽酽。新麦熟,蚕豆香,酒酿甜。芍药、绣球、青梅、樱桃,人间孟夏天。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青梅,给人的感觉就是充满小儿女的青涩和天真。青梅的味道,也有着初恋的感觉,酸酸,涩涩,懵懵懂懂。 把酸涩的青梅用来煮酒,是中国人发明的不辜负时令味道的最好方式。 青梅可以解五毒,其酸味能生津止渴,开胃健脾。在助消化方面素有“北山楂、南青梅”的美誉。 将满未满,最是让人心胸开阔。海纳百川,积极向阳,犹如易经里的“未济卦”和“谦卦”所表达的境界。如果阳气炽盛,万物反而要开到荼蘼了。小满,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向上力量的时节。 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埤雅》以荼为苦菜。多年生菊科,春夏开花,感觉火气而生苦味,嫩时可食;二候靡草死。靡草是荠、葶苈之类枝叶细的草。葶苈三月开小黄花,四月结子。因至阴之所生,到了入夏不胜阳气,便枯死了;三候麦秋至。再又五日则“麦秋至”。此时虽夏,于麦则秋,夏麦可以收割了。 小满时节,樱桃红透,桑葚玫紫,枇杷熟黄。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 民国黄岳渊、黄德邻在《花经》中说:“果中惟枇杷备有四时之气,秋萌冬花,春实夏熟;树干高大,枝叶婆娑,凌霜不凋,花冠霜雪而愈繁;初夏果熟,色作正黄,外披茸毛,汁多如蜜,江南之名果也。” 对于荔枝的描写,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最为生动:“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芒种三候:一候螳螂生。螳螂在去年深秋时产子于林间,此时感受到悄然而生的阴气,破壳而出;二候始鸣。即伯劳,“伯劳以五月鸣,其声然”,以声命名。枝头上的伯劳声声是别春之离愁,暗示酷暑已至;三候反舌无声。“反舌”即百舌鸟,能够学习其他鸟叫。 芒种时节,黄梅雨季,大雨时行。榴花照眼明,枇杷半坡黄。五月节,悬艾于户,香囊随身,兰汤沐浴,龙舟竞渡,粽叶飘香。蛙鸣庭草,田畦农忙。一钩新月天如水,两点雨滴山如眉。 夏至,日光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鹿的角向前而生,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二候蜩始鸣。蜩为夏蝉,俗称“知了”。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生在仲夏的沼泽地或者水田,生于阴阳半开半阖之时,治的也是半开半阖之病。 夏至,夜至短,昼至长。塘头荷花开,庭院有蝉鸣。竹扇、布帕携手游,细雨庭院嗅茶香。 石板间花开两株,亭亭玉立,袅袅娜娜,夕阳染尽天边,火烧云映衬着湖面,那橘红色的花朵融入这光影中,格外生动。 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温,暖也。南方火旺,温热之风至此而极矣;二候蟋蟀居壁。蟋蟀似蝗而小,黑色有光,如漆,有角趐,即今之促织,生于土中。《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是说在小暑时由于天气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安家到人类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三候鹰始挚。“鹰,鸷鸟,挚,犹搏也、击也。 小暑,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木槿花荣,茉莉吐芳,薄荷散清凉。鱼儿嬉戏游浅底,断续蝉声传远树。林下青苔入书房,对坐夏风啜瓜瓤。偶闻雷鸣山前雨,时有热浪滚滚来。坐卧竹席摇竹扇,心静自然凉。 大暑三候:一候腐草为萤。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的头五天,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这正是一年观赏萤火虫最好的时候;二候土润溽暑。大暑节气的第二个五天,天气闷热,阴气渐长,土地开始潮湿;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采得莲蓬归,案前坐剥莲子忙。帘外蝉声切切,帘内清茶氤氲。燎沉香,消溽暑。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脱壳儿而出的莲子白嫩脆甜,一只一只地剥着,吃着,夏天最热的日子也这样慢慢消磨过去了。 沈三白《浮生六记》中记载:“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从立秋开始,风已不同于暑天的热风了。刮风时,气流中隐约带着股凉意,尤其是晚上的风,会让人感觉到凉爽;二候白露生。立秋节气的第二个五天,大地上早晨会有白色露水产生;三候寒蝉鸣。
旱黄瓜长得要圆头圆脑一些,表面没有一粒一粒小疙瘩,微呈现果子成熟后的那种淡黄色。表皮有些干,咬一口,水分没有那么大,但有种蜜兰香一般的甘甜。怎么吃好吃?当水果一样生着吃。
黄瓜切丝,配上干豆腐丝、葱丝、粉皮、红辣椒丝,摆成绽放的花形,淋上糖、醋、酱油,味道清爽鲜美,夏日食之最为畅快。
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处暑第一个五日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二候天地始肃。第二个五日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三候禾乃登。第三个五日,稻子高粱等开始成熟。
处暑,一度暑出天渐凉,稻子泛黄秋始来。山中汲泉沏乌龙,竹亭对坐赌茶欢。披星戴月菏笠归,萤火点点绕田畔。
凤仙花不起眼,花儿像蝴蝶,有深红,有粉白,带着一根细细的尾巴,开在田野间,小路边。
白露,天气转凉,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白露,天气转凉,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鸿与雁,是两种鸟,按照古人的说法,鸿大雁小。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二候玄鸟归。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三候群鸟养羞。
白露,竹竿摇,打核桃,满地金,扁担挑。芦苇荡起千层浪,鱼儿逐叶知仲秋,竟室有凉风。醇和不过白露茶,甜糯不过白露酒。
秋季万物逐渐萧落,植物纷纷把精华之气注入种子,为来年的生机勃发储备能量。 鸡头米晒干了便是中药材中的芡实,是补益脾胃的名药。大名鼎鼎的四神汤中,芡实便是重要的一味。 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二候蛰虫坯户。“坯”在这里是“培”的意思。虫类受寒气驱逐,入地封塞巢穴,提前告别残秋,准备冬眠了;三候水始涸。 秋分日,秋色正中分。膏蟹肥,瓜果实。帘外秋雨瑟瑟,满园桂花甜香。劝君莫悲秋,秋高气爽,宜凝神静气,心怀常乐。 “桂为百药之长。”桂花性温,泡茶或者浸酒内服,有温中散瘀、暖胃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 好的味道真是要看人看天,也要看做食物的人的心情。能够相遇,也要看食客的缘分。 我们待食物以真诚,食物便回报我们最纯粹的滋味。 秋梨膏,是一道经典汉族药膳。以秋梨为主要原料,配以止咳、祛痰、生津、润肺药物精心熬制,用于因热燥伤津所致的肺热咳嗽、劳伤肺阴。 寒露三候:一候鸿雁来宾。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二候雀入大水为蛤。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三候菊有黄华。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日,露凝结,鸿雁来,人敛静。袅袅凉风动,依依秋露冷。天高云淡,月朗星稀。菊有黄华,芙蓉展酡颜。闭门即是深山,一杯寒露茶,书房卧游天地宽。 石榴多子,所以中国人把石榴视作多子多福的象征。 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兽。豺捕到了野兽后,先陈列出来再食用,仿若祭祀;二候草木黄落。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此时节草木枯黄,落叶满地;三候蛰虫咸俯。准备冬眠的动物开始藏在洞穴,不动不食,准备好过冬。 霜降日,气肃而凝,露结成霜。醉人枫红与桐黄。百草尽谢,菊华独芳。柿红枝重,蟹肥膏黄。东山橘子红,荔浦芋艿肥。天凉好个秋,寒烟暮雨,记得添衣。 柿子味甘、涩,性寒,归肺经。柿果、柿蒂、柿霜、柿叶均可入药。 冬天想起来便会流口水的,还有绵绵蜜蜜的柿饼子。柿饼子外面挂着甜甜的糖霜,皮很有咬劲。咬开皮,肉质却带着溏心,外韧里嫩,这种口感的对比很曼妙。 中国农人严格遵守节气时令耕种收成。二十四节气尊重时令的天人合一精神,在山野乡间被中国人最好地秉承着,印在祖祖辈辈传承的血脉里。 橘普茶泡出来的汤色浓厚,口感鲜醇,既有陈皮的果香,又有普洱的醇厚,可疏肝润肺、消积化滞、宜通五脏、健胃降脂。 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立冬第一候时北方水已能结成冰。进入千里冰封的冬季;二候地始冻。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这与寒露时“雀入大水为蛤”同属古人的美丽误解。 立冬日,水始冰,地始冻,万物始收藏。枯木寒枝,溪桥青石凝霜。围坐火炉煮老茶,闲话旧时文人诗家。 小雪三候:一候虹藏不见。由于气温降低,北方以下雪为多,不再下雨了,雨虹也就看不见了;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三候闭塞而成冬。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小雪日,雨遇寒而凝雪,落土即融。江南户户酿米酒,寄来年。三两好友烹新茶,一人独坐对霜雪。 许多人家过年前都要做一两缸米酒,用来新年的时候招待客人。所以又叫作“腊酒”或者“春酒”。 大雪有三候:一候鹃鸥不鸣。鹃,多指小巧的鸟。鸥,多指水鸟。天气寒冷,听不到这些鸟儿的鸣叫了;二候虎始交。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三候荔挺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山茶的好,在于花期的长久。从头年的十月,一直可以开到第二年的五月去,尤以一月到三月花最盛。从秋到春,有山茶花园子就不会寂寞。 荸荠以苏州的苏荠、杭州的余杭荠、桂林的马蹄和宣州的大红袍最著名。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大如年”。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传说中阴曲阳伸的蚯蚓,仍然能感受到自然界的强盛阴气,在土地中蜷缩着身体;二候麋角解。属阴的水泽之兽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三候水泉动。深埋于地底之水泉,由于阳气初生,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日,昼至短,夜至长。九九消寒图初展,三两围坐,蘸胭脂,点梅瓣。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小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俗话说“小寒胜大寒”,按节气来讲“三九寒冬”正是在小寒时节。 小寒有三候:一候雁北乡。虽然是冰天雪地,但是阳气已动,因此候鸟大雁感阳出现向北飞的迹象;二候鹊始巢。禽鸟是最早得知气候变化的。此时的喜鹊已得来年之气,开始衔草筑巢,准备孕育后代;三候雉始鸲。羽毛漂亮的雉鸟也被称为“阳鸟”。 小寒日,数九寒冬,至此盛。苍松翠柏迎霜雪。推开小园,忽闻蜡梅幽芳。人静藏。寒夜听琴何为伴?一盘佛手一枝梅,一柱奇楠香。 大寒三候:一候鸡乳。大寒以后阳气上升明显,母鸡就可以开始孵小鸡了;二候征鸟厉疾。大寒时节鹰隼之类的征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寻捕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三候水泽腹坚。气温降至最低,北方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冰层也达到最厚。 大寒日,一年至此还。岁朝清供,照波水仙。风雪连夜游子归,一家围坐团圆饭。打尾牙,祭灶神,除旧布新,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声中一岁除。展望来年。 朱一龙:且待春和款款行 | 春分 为你读诗;朱一龙 - 《为你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