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买了医疗险,还要买重疾险?

大家好,我是飞飞。

四周年投保有礼活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有个朋友留言问:感觉重疾险作用不大,直接买百万医疗险,保额高,不限病种,价格还便宜,为啥要花那么多钱去买保额只有几十万的重疾险呢?

这其实是个很常见的问题,之前也写过,不过现在来了很多新朋友,可能还不太了解,这次趁着活动的机会再给大家说一遍。

为什么买了医疗险,还要再买重疾险?这两类保险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我刚进入保险行业,当时的领导就给我任务——写一篇重疾险的科普文章。

我看了不少内部资料,也在网上查了很多,总结起来就是:

重疾险能解决医疗费不足的问题,以及弥补医疗费以外的损失,包括营养费、疗养费、康复费用、收入损失…

我当时就晕了:什么鬼?看病不就解决医药费就行了吗?怎么还有这么多问题?

在当时我的阅历中,遇到的都是小病,住院花个大几千就感觉已经不得了了,根本想象不到大病到底有多重?对家庭造成的影响有多大?

即使网上都在说:「大病要花好多钱」「有很多额外的费用」,大脑中依然没有任何概念。

然而,当我继续在网上搜索,看到重疾险是如何被开发出来时,我好像有点悟了。

1983 年,南非著名医生 DrMarius Barnard (巴纳德),给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进行了肺部癌细胞切除手术,因为是癌症早期,手术又特别成功,在他看来,这位女士至少可以存活 10 年以上。

但两年之后,巴纳德医生回访病人,发现她还是死了。

事后他才知道,患者是一位单身母亲,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看病已经花掉了她大部分积蓄,术后来不及充分休息,就不得不重新投入工作之中,这才导致疾病复发。

巴斯德医生感到深深的无力,作为医生它可以治病救人,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命,却无法解决病人缺钱而无法正常休养的问题。

因此,他经过一番努力,与南非当地保险公司合作设计了一款保险,病人被确诊某些疾病后,就能获得一笔保险金作为治疗、康复及弥补收入损失的费用。

这就是我们今天重大疾病保险的雏形。

现在,保险经验积累越来越多,我对重大疾病理解更具体、丰富。

大病不像小病,早上排个队下午就能回家,而是涉及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医药费,自然不用说,这点大家都能感受到。除了医药费,其他开支可能更大:

大病不可能很快就好,治病期间要频繁跑医院,1-2 年内身体状况都不允许工作。

那工作怎么办?有多少家公司能等我们两年?工资还发得下来吗?

大病住院,需要照顾,那要不要请护工?请护工的钱能负担吗?

如果不请,让另一半照顾,那他的工作怎么办?不工作收入从哪儿来?如果是让父母照顾,父母身体能吃得消吗?

如果当地治不了,要去大城市,来往城市之间的交通费需要自己出;住院以后,家人不可能天天住医院,是住酒店还是租个医院附近的房子?都是开销。

可能家里还有房贷,孩子还要上学,日常开销一样不少,工作收入却锐减,家里的积蓄能支撑多久?

……

以上这些,不管哪一项,医疗险都是无法解决的。

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生病的医疗费,却没看到疾病背后整个家庭为之付出的巨大努力。

军事上有种策略,战争中不打死对方的士兵,而仅仅是打伤。因为打死一了百了,伤兵却能拖垮整支部队。

重大疾病就是这样。

重疾险最大的作用,以及和医疗险最大的区别在于:重疾险是给付型的,医疗险是报销型的。

举个例子,

张三买了 100 万重疾险,不幸患了癌症,保险公司一看材料,符合条款,赔钱。

100 万就直接打到账户,至于这 100 万怎么用,没人管你。

国内医疗条件不行,要去国外治,可以;

不想治了,拿着钱周游世界,可以;

病治好,还剩50万,留着给孩子念书,也可以。

这就是给付型,符合条件就给钱。只跟当初「保多少」有关,跟「治病花多少」没关系。

还是张三,买了 100 万医疗险,不小心被车撞了,花费 20 万,找保险公司报销。

他就要提供医院的单据流水,住院费/手术费/药费/护理费……每一样都有赔付的标准和比例,对应保险条款,看看最后赔多少。如果张三实际花了 30 万,那最多赔 30 万,赔的额度不能超过张三的实际花费,也不能超过医疗险的保额。

这就叫补偿型,要看实际的花销,跟「保多少,花多少,花在哪儿了」都有关系。

所以,只有重疾险才能覆盖疾病治疗以外的费用,而医疗险最多实报实销。

保障期限上,也是有区别的。

重疾险大部分都是长期的,能保终身;医疗险大部分都是短期的,不能保终身。

虽然现在的百万医疗险一直拉长保障期限,平安也出了20年保证续保的产品,但仍然没有保终身的产品出现。

这不是保险公司不想做,而是真的做不了。医疗费用通胀是很厉害的,涨价速度比一般商品更快:

根据世界最大的人力资源机构美世咨询发布的《2018年全球医疗趋势》,中国2017年医疗通胀率高达9.5%,接近总体通胀率的3倍。

目前百万医疗保险公司负担重,长期经营风险高。

现在百万医疗险1万免赔额能帮保险公司降低理赔率,如果把时间拉长到人的一生,随着通货膨胀,越往后免赔额的作用就越不明显,如此高的保障、大量理赔涌入,这对整个保险行业都是难以估计的风险。

所以,医疗险很难有长期保障。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我们想要终身的、稳定的健康保障,现阶段能选的只有重疾险。

重疾险可以重复买,我可以在 A 公司买 50 万,在 B 公司再买 50 万,得了重疾,两家都赔,可以叠加。

如果对比两个产品,特点不同,纠结不已,最后各买一半,也是个法子。

医疗险也可以重复买,但是不能重复赔。

举个例子:假设老王在 A 公司买了 2 万医疗险,在B公司又买了 2 万医疗险。

a)老王住院实际花了 1 万。他到 A 公司报销了 1 万,就不能再到 B 公司理赔了。

b)老王住院实际花了 3 万。他先到 A 公司报销 2 万,然后还可以到 B 公司再报销1万。

c)老王住院实际花了 5 万。他到 A、B 公司各报销 2 万,剩下 1 万就只能自己掏了。

医疗险的实际情况其实还要复杂,比如有社保的,还要先去掉社保的部分。有社保和没社保的报销比例也不一样。还有免赔额,就不细讲了,总之指着多买点医疗险占便宜是不可能的。

重疾险和医疗险,虽然保障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都能为我们提供健康保障。

重疾险和医疗险之间也是可以重复赔的。

100 万重疾和 100 万医疗都买了,得了重疾住院,既可以拿到 100 万的重疾理赔金,也可以用医疗险报销住院的费用。

所以,配置这两类产品时,最好两个都有,花个几千块乃至几万块买完重疾险,再花个几百块来个医疗险,保障就妥妥的了。

下面是本篇文章的思维导图,回顾一下:

没看够?想看更多医疗险:

各种医疗险之间,到底啥关系? / 如果只买一份保险,我选它 / 两张表告诉你百万医疗怎么选 / 高端医疗,就是花钱买品质、买资源 / 孩子生病看门诊,怎么报销? / 买了百万医疗险,记得加份特药险

想看更多重疾险:

重疾的标准高吗?是坑吗? /  买了重疾险,可这辈子没得大病咋办? / 当年买多次重疾的人,已经理赔了 / 早一年晚一年买重疾,到底有什么区别? /  哪些情况下重疾险会拒赔?/  重疾到底要不要加身故?

上一篇:
加不加,就这一个原则
(0)

相关推荐